高空天幕中视频刷新,一个新的视频出现:【一口气看完第一次世界大战。】
看到这个新视频标题,历朝历代的古人心头一震。
在先前视频中他们已经知道日不落帝国就是从一战开始走向衰弱的。
他们很好奇,到底是多少国家的战斗,才能算得上的世界大战。
古人他们对接下来视频的内容感到无比好奇。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的皇储,弗朗茨.费迪南和他的妻子苏菲公主,前往萨拉热窝访问。】
【当费迪南夫妇的车队,行驶在萨拉热窝的街头时,有七名塞尔维亚暗杀者,潜伏在人群中。】
【当皇室的车队驶过时,一名刺客向费迪南大公的敞篷车,投掷了一枚手榴弹,但被随行的护卫挡在了车后。】
【费迪南大公和苏菲公主因此幸免于难,避免了更大的伤害。】
【他们的车队决定改变原定的行程,然而这一事件并没有结束。】
【当费迪南的汽车行驶到一个拐角时,另一个秘密组织成员年,仅十九岁的普林西普向汽车连开两枪,费迪南夫妇双双毙命。】
【这就是震惊世界的萨拉热窝事件。】
弹幕飞出:
“巴尔干半岛因奥斯曼帝国衰落出现权力真空,奥匈帝国1908年吞并波斯尼亚引发塞尔维亚强烈不满!”
“塞尔维亚试图建立大塞尔维亚国家,其激进组织”黑手社”长期策划反奥匈行动!”
“斐迪南大公选择在1389年科索沃战役纪念日(塞尔维亚国耻日)访问萨拉热窝,并检阅以塞国为假想敌的军事演习,被视为公然挑衅!”
“19岁波斯尼亚学生普林西普(隶属黑手社)抓住机会连开两枪,斐迪南大公颈部中弹,其妻索菲亚腹部中弹,两人当场死亡!”
“此次暗杀本质上是由民族矛盾、帝国扩张和同盟体系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
【萨拉热窝事件的爆发并不是偶然的。】
【在此之前,欧洲列强之间存在着多重基本矛盾,这些矛盾逐渐积聚,使得一战的爆发似乎不可避免。】
【首先,法国与德国之间的仇恨源自,1870年的普法战争,法国一直渴望报仇。】
【与此同时,强大的德国不再满足于既有的世界格局,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引发了英国和俄国,在殖民地与贸易问题上的利益冲突。】
【在这些基本矛盾的背景下,各国为了捍卫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秉持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相互搭帮结派,签订军事条约,由此形成的两个庞大而对立的军事集团,分别是德、意、奥同盟国,与英、法、俄协约国。】
【刺杀事件后,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对刺杀者进行彻底调查。】
【奥匈帝国在最后通牒中开出十个条件,塞尔维亚只接受其中八个条件。】
【于是,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随后,德国、俄国、英国、法国等国,相继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爆发。】
【当时各国的力量对比极不平衡,德国工业强大,陆军精锐,但英、法、俄等国人口众多,财力雄厚。】
【1914年8月4日,德国为了实行施里芬计划,试图迅速击败法国,然后再面对东线的俄国威胁,派遣第二集团军,率领三万士兵,在比利时的烈日城爆发了第一战。】
弹幕飞出:
“19世纪末德国面临法俄同盟威胁,1891-1906年施里芬元帅主导制定该计划,旨在通过集中优势兵力实现“先西后东”的战略目标!”
“基于俄国动员需6-8周的时间窗口,计划集中87个师从比利时突入法国北部,以右翼包抄巴黎形成“镰刀攻势”左翼仅部署8个师防御德法边境!”
“兵力配置呈现右翼:左翼=7:1的悬殊比例,意图复制坎尼战役的歼灭战模式!”
“该计划预设6周内终结西线战事,但忽视现代战争消耗特征,也未考虑英国参战可能性,导致兵力分散与后勤崩溃!”
【烈日城是比利时的门户,拥有贯穿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与法国首都巴黎的重要铁路线。】
【德国控制烈日城,将有助于源源不断的向法国境内运兵。】
【战争开始,比利时军队善用有利的地形和坚固的城防设施,成功阻止了德军的前进。】
【德军经过三天的激战,伤亡惨重,却仍未能前进。】
【德军看到了前线惨烈的战况后,把攻城巨炮,大贝尔塔炮调过来。】
【这个超级大炮是德国克虏伯兵工厂,研制的420毫米口径的巨炮,大炮,射程可以达到12.5千米,长6.72米,重98吨。】
【大贝尔塔大炮的到来,成功帮助德军摧毁比利时防守要塞。】
【德军经过13天的激战,于8月16日最终占领烈日城,比利时的顽强抵抗打乱了德军的施利芬计划。】
【法军正好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固防。】
【1714年9月5日,法军总司令约赫将军领导法军主力,包括英国远征军在内,在马鞍河北岸,进行全面反攻,战争持续了一个星期。】
【在这场会战中,交战双方先后投入150万的兵力,伤亡人数将近50万以上。】
【最终,在法军的坚守和反击中,导致德军不得不撤退,法军成功的保卫了首都巴黎,史称马恩河战役。】
弹幕飞出:
“小毛奇修改原计划,削减右翼24%兵力并抽调部队支援东线,导致主攻方向战力不足!”
“德军第一集团军指挥官克鲁克贪功冒进,放弃合围巴黎转向东南追击,暴露右翼缺口!”
“巴黎卫戍司令加利埃尼通过侦察发现德军右翼空虚,力主第六集团军侧翼突袭,并动员600辆出租车连夜运送6000士兵增援前线!”
“霞飞抓住战机,9月5日下令全线反攻!”
“英法联军在200公里战线发起钳形攻势,德军因补给断裂(依赖马车运输)与指挥混乱陷入被动!”
“9月9日德军撤至埃纳河,施里芬计划的“6周灭法”目标彻底破产!”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