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过后,英国得以保存下来,德军放弃了占领英国的海狮计划,将矛头转向东方。】
【1940年9月27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三国外交代表,在柏林签署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
【这标志着以德、意、日为首的法西斯轴心国,正式形成。】
【1940年12月18日,意大利袭击希腊,但遭到顽强抵抗。】
【1941年4月,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相继加入轴心国。】
【1941年4月6日,德军三十三个师攻入南斯拉夫。】
【6天后,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被德军占领。】
【攻占南斯拉夫后,德意联军顺势而下入侵希腊,于4月27日攻入希腊首都雅典。】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动进攻,代号巴巴罗萨计划,德军四百万人,从三个方向同时发起进攻。】
【北方集团军群攻,打列宁格勒,中央集团军群,向苏联首都莫斯科进发。】
【南方集团军群的目标是,占领乌克兰,而驻扎在苏联西部地区的兵力,超过200万人,后备力量有数百万人。】
【1941年6月29日,德国的两支装甲部队在明斯克附近会合,俘虏了三十多万名苏军士兵。】
【从1941年6月底到7月初,德军利用闪电战战术,攻占了苏联的大片领土。】
【1941年七月三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呼吁苏联民众发扬爱国精神,保卫自己的国家。】
【7月7日,德军在基埔地区实施了一场大型包围战,此战历时两个多月,共有665000名苏军被俘虏,16万人伤亡。】
【希特勒称之为战争史最大的围歼战,史称基辅保卫战。】
弹幕飞出:
“斯大林坚持“正面决战”战略,拒绝朱可夫放弃基辅、退守第聂伯河的建议,导致85万苏军陷入德军钳形包围。”
“古德里安装甲集群切断苏军退路,曼施坦因第11集团军完成合围。”
“苏军通讯系统落后,指挥官巴甫洛夫被处决后的指挥混乱加剧溃败。”
“此役暴露苏军机械化战争思维的滞后,斯大林过度集权决策与忽视机动防御的弊端。”
【1941年9月20日,德军的装甲部队再次重创苏军,被包围的苏军士兵越来越多。】
【9月30日,德军展开大规模进攻,代号台风行动,目标直指苏联首都莫斯科。】
【此时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决定坚守莫斯科,由此打响了莫斯科保卫战。】
【10月8日,天空开始下大雨,德军的车辆很快就陷入了淤泥里。】
【10月24日,此时的天气已变得非常寒冷,没有棉衣的德军士兵陷入艰难作战,德军的装甲车无法发动,枪械被冻住,很多士兵被严重冻伤。】
【由于恶劣的天气加上苏军的顽强抵抗,1941年的冬天拯救了苏军。】
【12月5日,苏军开始反攻,并在接下来的七天内连续猛攻,德军遭到了沉重的打击。】
【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海军舰队基地珍珠港,美国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战。】
弹幕飞出:
“日本因侵华战争陷入资源枯竭困境,美国1941年7月对其石油禁运后,90%的石油进口被切断。为维持战争机器运转,日本决定夺取东南亚资源丰富的殖民地,但美国太平洋舰队驻守的珍珠港成为其“南进”最大障碍。”
“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策划“Z作战计划”,意图通过摧毁美军太平洋舰队主力,为日本争取18个月战略缓冲期。其曾警告“若战争超过两年则无法预测结局”,但军部沉迷于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以小博大”的成功路径依赖。”
“1941年11月26日,日本联合舰队6艘航母、2艘战列舰等组成特遣舰队,选择冬季风浪较大的北太平洋航线隐蔽航行。舰队全程无线电静默,并制造假象伪装为训练巡航。”
“1941年12月7日(当地时间)清晨,日军分两波出动353架次战机突袭珍珠港。”
“首波攻击锁定战列舰与机场,第二波扩大打击巡洋舰与维修设施。”
“美军3艘航母因出航未归逃过一劫,成为后续反攻核心力量。”
“日本误判美国战争意志,未摧毁关键油库与造船设施,反激发美国工业潜力全面动员。1942年中途岛海战成为转折点,日本丧失太平洋主动权。”
【1942年,希特勒决定暂时停止进攻苏联北部,转而攻打苏联南部的油田,发动代号为蓝色行动的军事计划,一部分兵力进攻哈尔科夫以南的地区,夺取油田,另一部分兵力向顿河方向挺进。】
【此次作战,南方的德军进展迅速,苏联南线溃败。】
【1942年7月17日,德军逼近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由此爆发。】
【这是一场堪称人间绞肉机的战争。】
【双方共投入500多万兵力,200多万人伤亡,战场上的苏军士兵平均存活不足24小时,军官不超过3天。】
【战斗最激烈时,士兵存活时间不超过9分钟。】
【士兵存活一天是班长,两天就是排长,其惨烈程度前所未有。】
【作战初期,苏军被德军的进攻势头压制,作战节节败退。】
【7月28日,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下达一步也不许后退的命令,擅自撤退的军官和政工人员将遭到军法处置。】
【史称第227号命令。】
弹幕飞出:
“德军第6集团军突破顿河防线,苏军以每公里伤亡2000人的代价迟滞德军推进。”
“9月进入市区争夺,双方在巴甫洛夫大楼、火车站等地展开拉锯战。”
“苏军创造“强击群”战术(5-8人突击小组配合火焰喷射器),有效对抗德军装甲部队。”
“苏军集结110万兵力,从南北两翼实施钳形攻势,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约33万人。”
“被围德军日均仅获100吨补给(需求最低600吨),士兵冻饿交加致死率达30%。”
“1943年1月31日,保卢斯元帅投降,残余德军2月2日被肃清。”
“此役终结德军在东线战场攻势,苏德力量对比发生根本逆转,德军从此转入战略防御。”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