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换源:

  【战士们在庆祝之余,也开始从心底佩服钱学森院长的学识和能力。】

【此时距离钱学森回国刚好5年,距离两弹结合还有3年之约。】

【原子弹的实验进展也非常顺利,但研究核武器的团队,在炮轰物理实验阶段,却遇到了麻烦。】

【他们现在急需工程力学方面的专家,而且不仅要在技术层面上有一定的造诣,关键还必须要有一定的领导能力。】

【钱学森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自己的好友郭永怀,可对方却直接拒绝了钱学森的邀请。】

【因为现在全世界有良心的科学家,全都非常排斥制造核武器,这种毁灭性的武器一旦被研制成功,那么他将成为历史的罪人。】

【但钱学森却给了他一个必须去制造核武器的理由。】

与此同时,视频中插入一段影视中,钱学森和郭永怀的对话。

钱学森:“如果有一天原子弹投到华夏人的头上,我会后悔的,这不是危言耸听。”

“我曾经发誓,要用我的学识改变华夏人的命运。”

“你也说过。”

“我一定要华夏人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和导弹,哪怕它的存在带来质疑和争论。”

“但是我认为这是对抗侵略的准备。”

“手上没有剑和有剑不用,不是一回事。”

弹幕飞出:

“先生大义!”

“钱老,郭老,这盛世如您所愿!”

“郭老如果不出意外,华夏的实力也许还能更上一个台阶!”

“郭永怀1945年获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师从流体力学大师冯·卡门,与钱学森成为同门挚友”

“1956年郭永怀为了突破美国阻挠回国,为保护研究资料,烧毁未发表的手稿。”

“郭永怀提出的“上临界马赫数”,解决跨声速飞行器的激波难题,推动超声速飞行技术发展。”

“郭永怀创立的“奇异摄动理论”,成为国际公认的流体力学核心计算方法。”

“钱学森评价其成就:“他比我厉害,能抵得上美军10个师。”

“1964年,郭永怀全程参与中国首颗原子弹爆炸试验。”

“1968年12月4日,赴青海基地获取氢弹试验关键数据,返程前将资料手写在笔记本上,确保信息可随身携带!”

“1968年12月5日,郭永怀从青海返回北京时,因飞机失事遇难。遗体与警卫员牟方东紧紧相拥,用身体保护装有热核导弹数据的公文包,文件完好无损。”

“被追认为烈士,成为“两弹一星”元勋中唯一获此称号的科学家。”

“山东荣城设立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展示其手稿、实验设备及生前影像!”

【钱学森的话,就像一把利刃插进了郭永怀的内心。】

【最后他终于被说动,正当他们撸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刚好遇到了三年的大跃近时期和自然灾害,全国各地都在闹饥荒,全国人民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饿死人的惨剧。】

与此同时,视频中插入一段影视中,钱学森拿起一支红色铅笔问工作人员的对话。

钱学森:“这是什么颜色。”

工作人员回答道:“蓝色。”

工作人员:“院长他从来就没出过错啊,可能是营养不良,造成的色盲。”

【战士们已经太久没沾过荤腥,每天吃窝窝头过日子的科研人员,由于长期以来的营养不良,导致身体逐渐虚弱。】

【然而,就在这样艰苦的情况下,为了早日实现两弹一星,聂帅命令将最好的食材运送到科研基地。】

【为了保证科研人员的营养,每人每天必须配备一定量的肉类来补身体。】

与此同时,视频中插入一段影视中,钱学森和张工农同志的对话。

张工农同志:“这些配给品啊,是发给科技人员的,凡是部队体系的人,无论军师级干部,还是团级干部,一律都没有。”

钱学森:“那些士兵呢?”

张工农同志:“也没有。这是聂帅的命令,必须不折不扣的执行。”

【全国上下紧衣缩食,把最好的条件都给了科研人员,这让钱学森倍感压力。】

【士兵们可以不吃,但是作为研究院院长的他不能不吃,因为他必须要时刻保持最好的头脑。】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的古人震惊了。

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世界上会有这样的士兵,宁愿自己挨饿,也要把最好的条件留给科研人员。

在他们的这个时候,士兵基本都是兵痞,要么就是流放充军的。

基本上看不到这种,舍己为人的士兵!

【1962年3月21日,在东风一号的基础上,优化了很多改进方案,东风二号如期发射。】

【可遗憾的是,东风二号仅仅升空八秒钟,就出现了意外。】

【垂直升空的火箭突然失去动力,笔直的从天空砸向地面。】

弹幕飞出:

“1960年3月正式立项“东风二号”,目标射程1200公里,成为中国首型完全自主设计的中近程弹道导弹。”

“1962年3月21日?首次试射仅69秒即坠毁,钱学森率队收集残骸分析原因,发现弹体振动与控制系统耦合失效。”

【战士们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他们痛哭着跪在地上,埋怨着自己的不争气。】

【然而,当钱学森赶来查看火箭残骸后,他虽然心里也难受,但为了鼓舞士气,他依旧强装镇定地对着战士们说道,不就是天上掉下个东二嘛,今天掉下来,明天我们把它射出去。】

【但今天这个事情也教会我一点,一定要把一切错误消灭在地面上。】

【导弹绝不能带着任何的疑点上天,这个原则坚决不可以动摇。】

【为了找出这次失败的原因,每个在场的研究人员都说出了导弹潜在的问题,但这些都不是问题的关键。】

【就在这时,作为战士的老张却直接说出了问题所在,这让在场的所有专家全都震惊不已。】

【一个连小学都没有毕业的人,居然在导弹的专业知识上丝毫不比他们差。】

【然而,没人知道的是,他在背地里付出了多少个日日夜夜努力学习,就连钱学森都对这个大老粗开始刮目相看。】

【有了他们,我国何愁不能快速崛起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