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假如给诸葛亮一个现代成都,能北伐成功吗?

换源:

  【排名第四:夏鲁奇(五代十国·后唐)】

【夏鲁奇是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名将。】

【此人原为后梁军校,归附后唐后成为庄宗的护卫指挥使。】

【关于夏鲁奇的勇猛,据《资治通鉴》记载,“裨将夏鲁奇等操短兵力战,自午至申乃得出,亡其七骑,鲁奇手杀百馀人,伤夷遍体,会李存审救兵至,乃得免。”】

【这说的是发生在贞明元年的事。】

【当时,日后的后唐庄宗李存勖率不足千骑被梁兵万余人重重包围。】

【危急时刻,夏鲁奇与大将王门关,乌德儿等人拼死决战,苦斗不休,一直等到援兵到来,梁兵才退。】

【就在此役中,夏鲁奇持枪携剑,独自捍卫李存勖,单人杀了一百多人,坚持到援兵赶来。】

【他这个百人斩战绩,还是在保护人的状态下完成的,堪称是华夏历史上最强保镖。】

……

“好一位忠心耿耿的绝世猛将!”

历朝历代众多古人看着高空巨幕,由衷地称赞道。

这夏鲁奇在需要保护自家主公的情况下,还能斩杀一百多个敌人,这份战斗力确实是强悍无比!

而且,此人还如此忠诚,就更令古人们欣赏了。

毕竟,在华夏古代,社会主流价值观是极为提倡“忠义”的。

“如此勇将,要是在朕的手下,朕必定会加以重用!”

在诸多朝代位面,不少皇帝感慨出声。

如此勇猛无敌且忠贞无比的护卫,他们非常想要。

有这样的人作为贴身保镖,安全感十足!

……

五代十国位面。

后唐位面。

李存勖看到这里,开口对夏鲁奇说道:

“邦杰,朕当初遇险,幸亏有你拼死守卫,才得以逃过一劫。”

“你救驾有功,朕定然不会忘记!定当保你荣华富贵享之不尽!”

李存勖的这番话,绝对是真心实意的。

当初遭遇此事的时候,他还没有称帝,势力弱小,夏鲁奇对他都能不离不弃,做到舍生护主,忠心程度绝对是极高的。

对于这样既有实力,又有忠心的武将,他自然要重用。

闻言,夏鲁奇恭声回道:

“陛下言重,护卫陛下周全,乃是臣分内之事,臣不敢居功!”

不得不说,夏鲁奇此人,的确是很忠诚。

在李存勖死后,也一直忠心耿耿地为后唐效力。

最后镇守遂州之时,被叛军围攻,援路断绝,兵少食尽,他直接自杀殉国。

……

【排名第三:冉闵。(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建立者)】

【冉闵身长八尺,善谋策,勇力绝人。】

【昔日石琨和张举、王朗率众七万来攻,冉闵则率骑千余迎战,冉闵“执两刃矛,驰骑击之,皆应锋摧溃,斩级三千”。(《资治通鉴·卷九十九·晋纪二十一》)】

【前燕名将慕容恪选鲜卑善射者五千人以铁锁连其马,并布置两支伏兵来攻打冉闵,“(冉)闵所乘赤马曰硃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余级。(《晋书》)”】

【这一战,冉闵以万余步卒对战数十万的鲜卑骑兵,最后身陷重重包围之中。】

【当时,冉闵已经“饥疲交至”,但即使在这样的情况下,冉闵骑朱龙马,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杀掉三百多人,还杀出重围。】

【这份个人武力,实在是令人惊叹。】

【不过,他最后未能战死,而是被擒受辱后被斩首,故排名于此。】

弹幕飞出:

“嘶!这战绩,简直是无敌!”

“好家伙,单人斩杀三百多人,冉武天王这武力值真是逆天!”

“有点过于离谱了,他杀的这三百多人,可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经过训练的敌方士兵,太猛了!”

“回复——确实猛,不过冉武天王更猛的,还是颁布杀胡令,三天杀光二十万胡人!”

“回复——这个是真牛,在五胡乱华的黑暗时刻,杀胡令的出现,直接拯救了当时岌岌可危的汉人血脉。”

“回复——就凭杀胡令,冉武天王就为我们华夏立下了大功劳!”

“回复——确实,当时汉人被各个异族杀得都快没了,幸好有了杀胡令以杀止杀,才保住了汉人血脉。”

“回复——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吧,他的杀胡令,其实是为了自己争权,出发点没有那么高大上。”

“回复——这事吧,论迹不论心,不管他出于什么目的,客观上他就是推出了杀胡令,就是对华夏有功。”

“回复——说得没错,冉闵当时到底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看结果就行了。”

“……”

十六国位面。

冉闵看着高空巨幕中的最后一句话,脸上的喜悦之色瞬间消失。

本来,他看到自己名列华夏最强十大武将的第三名,以及得到后世之人的诸多称赞,心中很是欢喜。

还想着举杯痛饮一番。

但,得知自己未来将会在与前燕的战争中兵败被擒,并最终被斩首。

他自然再也高兴不起来了。

对于这样的未来结局,他肯定是完全无法接受。

“幸好得到了后世之人的提醒!”

冉闵心中直呼侥幸。

要不是后世之人通过高空巨幕透露了他的未来悲惨命运,他的这一世只怕还会重蹈覆辙。

“这一次,我定要逆天改命!!”

冉闵在心中下定了决心。

他站起身来,快步走到挂着的军事地图面前,开始重新思考着与前燕之间战争的战略部署。

这一战,他必须要赢!

……

大明洪武位面。

朱元璋看着众多弹幕中对冉闵颁布“杀胡令”的称赞,点了点头。

他虽然因为年少家贫导致没机会读书,但他发达之后,一直发奋读书。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各朝的史书。

故而,对于五服乱华那一段异常混乱的历史,他十分清楚,并知晓当时许多异族胡人祸乱华夏,肆意残杀汉人的恶行。

再加上,大明就是推翻元朝这个异族政权的暴政而建立,他对于异族祸乱华夏这种事,心中更是痛恨。

基于这样的原因,朱元璋心中对于冉闵的“杀胡令”,是很认可的。

身处乱世,就该用铁血手段。

面对喜欢杀戮的异族敌人,就要比他们更凶残,杀得更狠!

作为从乱世群雄争锋中胜出的大赢家,朱元璋从来都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人。

从他的诗作“杀尽江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便可看出他的杀气之盛。

与此同时。

在南北朝十六国位面之后的其余诸多朝代位面。

还有很多皇帝有着与朱元璋相同的观点。

他们认为,在那个汉人饱受欺凌,几近沦为两脚羊的特殊时期,汉人就该用更加残忍的手段进行猛烈反击。

冉闵的“杀胡令”,非常好!

……

【排名第二:杨再兴。(南宋)】

【杨再兴,原是曹成部将,后降于岳飞,成为岳飞部将,跟随岳飞抗击金军。】

【郾城之战,金兀术得知岳家军分兵多处兵力不足,与龙虎大王突合速、盖天大王赛里、大将韩常率一万五千铁浮屠和拐子马对岳飞发动斩首行动。】

【在这场战斗中,杨再兴“以单骑入其军,擒兀术不获,手杀数百人而还”。(《宋史·杨再兴传》)】

【郾城大败后,金兀术顿兵十二万,于临颍卷土重来。】

【杨再兴率三百骑在小商桥突然与大批金军遭遇,杀死金军两千多人,其中包括万户、千户各级将官百余人,杨再兴则被乱箭射死,火化尸体时身上的箭头多达两升之多。】

【史书的记载是:“杀二千余人,及万户撒八孛堇、千户百人。再兴战死,后获其尸,焚之,得箭镞二升。(《宋史·杨再兴传》)”】

【之所以将杨再兴排在猛将第二位,有四个原因。】

【一是其杀敌多,动辄过百。】

【二是对手实力不俗,当时金国坐拥拐子马、铁浮屠等精锐骑兵,号称满万不可敌,杨再兴能单杀这样的对手数百人,足可见其勇猛。】

【三是郾城大战和小商桥之战只间隔数日,足见郾城大战中,杨再兴杀数百人也没受什么重伤。】

【四是被万箭齐发才战死,说明单挑群殴都杀不死他,只能靠放箭。】

……

“嘶!太强了!这是真猛将!”

“这也太厉害了吧!”

“如此战绩,真是太恐怖了!”

诸多朝代位面,许多古人看着高空巨幕,忍不住惊呼出声。

也不怪他们会极度震惊。

实在是眼前巨幕视频讲述的杨再兴的战绩太过逆天了!

要不是这些战绩是来自正史记录,又得到了数千年后的人的认可,他们真不敢相信世上有如此勇猛的武将。

强到这个地步的单体武力值,实在是太恐怖了。

“可惜,死于万箭齐发之下!”

不少古人无比遗憾地叹息道。

对于如此强悍无双的猛将来说,这样的死法,太过惨烈!

……

楚汉争霸位面。

项羽看到这里,再度激动地站起身来。

“后世竟有如此勇猛之将!”

“本王真想与其好好较量一番!”

项羽眼中迸发出强烈无比的战意。

说心里话,排名在杨再兴之后的那些武将,尽管战绩也很厉害,但除了七进七出的那一位让他颇有兴趣之外,其余的还真引不起他太多重视。

而杨再兴的战绩,确实是太厉害了,能让项羽战意沸腾。

“可惜,相隔上千年,无缘一较高下!”

项羽长叹一声。

不能与这样的猛将畅快淋漓地打一场,他心中无比遗憾。

遗憾过后,项羽带着期待,继续看向高空巨幕:

“接下来,就是本王了!”

他很有自信,最后剩下这个排名第一的武将,非他莫属!

他不是华夏武将的最强单体战力,谁是?

……

东汉末年位面。

关羽看着高空巨幕,心中依然不服。

同样是单人单骑冲阵,后世这个名为杨再兴的武将,虽然击杀了数百人后全身而退,但却未能擒下敌军主将。

而他,虽然没杀这么多人,但可是斩杀了敌方主将,然后从容退走。

一群喽啰兵,人数再多,也没法与主将相比。

这么一对比,关羽觉得显然是自己更胜一筹!

“哼!后世之人,有失公允!”

关羽冷哼一声。

……

东汉末年位面。

吕布有点忐忑不安。

前面九个名额都没他,这最后一个会是他吗?

如果不能成为华夏第一武将,那就意味着没有被选入华夏十大最强武将之列。

这无疑会是一件让他很失望的事。

这一刻。

不仅是吕布有着这样的想法。

在其余诸多朝代位面,还有诸如李存孝等许多猛将,都有着类似的念头。

……

南宋位面。

郾城之战后。

岳家军大营中。

岳飞以及所辖众将目光交错,脸色凝重。

就连高居华夏十大最强武将第二名的杨再兴,此时脸上也没有丝毫喜悦之色。

倒不是他们不看重这个荣誉。

而是他们眼下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因为根据眼前巨幕视频透露出的信息,金兀术马上就会带着十二万金国大军卷土重来。

并且,杨再兴会在小商桥意外遭遇大批金军,并战死在那个地方。

这就意味着,金军极有可能会从那个方向发起主攻。

而杨再兴战死,则代表着他们岳家军遭遇了失利。

因此,针对这场即将来临的战事,他们必须要尽快制定相应的应对之策才行。

否则,一旦被打一个措手不及,那就危险了。

“回帐,议事!”

岳飞环视了众将一眼,沉声开口说道。

事态紧急,他们没时间再看高空巨幕中的视频内容了。

……

【排名第一:项羽。(西楚霸王)】

【项羽,名籍,楚国名将项燕之后,身长八尺余,力能扛鼎。】

【随叔父项梁准备起兵反秦时,项羽在会稽郡守府拔剑杀郡守殷通“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慴伏,莫敢起。”(《史记·项羽本纪》)】

【汉军中楼烦勇士三次射杀楚军挑战者,项羽大怒“乃自被甲持戟挑战。楼烦欲射之,项王瞋目叱之,楼烦目不敢视,手不敢发,遂走还入壁,不敢复出。”(《史记·项羽本纪》)】

【垓下突围后率二十八骑被汉军数千骑兵围之数重,项羽“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史记·项羽本纪》)】

【赤泉侯追杀项羽格外积极,项羽“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史记·项羽本纪》)】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百人”。(《史记·项羽本纪》)】

【乌江一战,项羽将乌骓马赠与亭长后“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自刎而死。(《史记·项羽本纪》)】

【项羽是华夏正史上第一个百人斩记录者,并且“百人斩”正史记录就有三次。】

【所以,我个人认为,霸王就是华夏历史上武将单体战力的天花板。】

【那一句“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绝对是名副其实。】

弹幕评论飞出:

“有一说一,论个人单体武力,项羽的确算得上是无敌。”

“这个第一的人选,确实问题不大,霸王的个武力,真的猛。”

“实至名归!霸王之勇,天下皆知!”

“力拔山兮气盖世!项羽排第一,确实没毛病。”

“……”

楚汉争霸位面。

项羽拿起自己桌上盛满美酒的大碗,猛然饮下,口中大笑出声:

“哈哈哈,说得好!”

项羽非常满意“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个评价。

“后世之人,果然公道!”

对于后世之人对他的认可,项羽表示非常认可。

便在此时。

龙且、英布、钟离眛、季布等人一起举起酒碗,高声恭贺道:

“恭喜霸王!贺喜霸王!”

“哈哈哈,同喜同喜!”

项羽再度举起酒碗,与龙且等人共同一饮而尽。

范增等项羽饮完酒之后,上前一步,开口说道:

“项王神勇之名,流传百世,的确可喜可贺。”

“不过,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要尽快解决刘邦这个心腹大患!不能再重蹈覆辙!”

语气之中,杀意凛然。

闻言,项羽眼神一凛,他明白范增的意思。

这是提醒他,在原本历史时空中,他没听取范增意见在鸿门宴击杀刘邦,最后败在了刘邦手中,让刘邦赢得了天下。

“亚父,孤知道了。”

项羽沉声回道。

因为不喜范增凡事都要指手画脚,之前他心中已经对范增颇为不喜。

但自从在高空巨幕视频中得知自己未来的结局之后,项羽觉得,他还是极其需要范增的出谋划策。

这一世,他要是再输给刘邦,可真就愧对他华夏第一武将的名号了。

……

与此同时。

另一边。

刘邦看着高空巨幕,轻笑一声: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呵呵,后世之人倒是对项羽那个蛮子评价挺高!”

实话实说,刘邦虽然知道项羽勇武。

但确实没想到,项羽的个人武力能强悍到如此恐怖的地步。

竟然能被数千年后的后世之人评为华夏第一武将,成为华夏几千年历史中武将个人武力值的天花板。

如果一对一单挑,他的手下,还真没有能与之匹敌的人。

但那又怎样?

刘邦摇了摇头:

“再能打又有什么用?”

“出来争夺天下,是要讲战略、讲战术的!”

刘邦很清楚,几十万大军之间的交锋,个人勇武起不到太大作用。

项羽个人武力再厉害,能杀一百人,几百人,可他能杀一千人,一万人吗?

“原本时空,我能赢你!”

“这一世,我照样赢你!”

刘邦心中自信无比。

……

【以上,就是UP主个人认为的华夏正史十大最强武将。】

【最后再补充一个彩蛋。】

【看到这份名单,可能有人会问为什么没有李存孝?不是说“王不过项,将不过李”吗?为什么没有陈庆之啊?不是千军万马避白袍吗?】

【对此,UP解释一下。】

【在正史《旧五代史》中,对李存孝的武力值描述是:“阵中易骑,轻捷如飞,独舞铁楇,挺身陷阵,万人辟易,盖古张辽、甘宁之比也。”】

【也就是类比为三国时期的张辽和甘宁等人。】

……

“也就是???”

三国位面,张辽、甘宁听到高空巨幕中最后这句话,心中顿时不乐意了。

这语气,怎么充斥着一股上不了台面的意思?

他们在战场上也很勇猛的好不好?

怎么就让后世之人这么嫌弃?

过分!

后世之人实在是太过分了!

张辽与甘宁的心中非常不爽。

……

【虽然也十分骁勇,但距离和项羽并列,还差得很远。】

【之所以李存孝被抬到那么高的位置,是因为《残唐五代史演义》这类民间小说的夸张描述。】

【还有所谓的白袍神将陈庆之,领军战绩很出色,但个人武力确实不是很厉害。】

【事实上,如果算演义的话,那第一得是隋末李渊的儿子李元霸,一人锤杀百万大军,只能说是神仙了。】

弹幕评论飞出:

“说得没错,李存孝的个人武力其实真没那么厉害。”

“算上演义内容之后再评选,那第一肯定是李二的弟弟李元霸,那简直是人形高达。”

“回复——单人匹马双锤,在半日之间,把185万叛军杀得只剩65万,逼得隋末各路反王投降,哪个凡人能打出这样的战绩,太逆天了!”

“回复——李元霸可是金翅大鹏转世,别人就不是凡人,哈哈。”

“回复——不这么说,压根没法解释,战绩太过离谱了、”

“回复——嗨,演义嘛,都是瞎编的,看个乐就行了。”

“……”

大唐太宗位面。

李世民看着高空巨幕,直接懵了。

他要真有这么厉害的一个弟弟,当初大唐争夺天下哪用那么费劲?

直接让李元霸出马,谁不服就灭了谁!

当然。

李世民也知道,李元霸这个战绩,肯定是假的。

但问题是,李元霸这个人是怎么回事?

他怎么不记得自己有李元霸这么一个弟弟?

李世民不知道的是,李元霸是编撰的人物,历史原型是他的三弟李玄霸。

……

【好了,本期视频到此结束。】

【如果对UP主评选出的华夏正史十大最强武将名单有疑问的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发表意见。】

……

简短的结语之后。

整个视频播放完毕。

但在诸多朝代位面,许多古人依旧在不停争论着。

对于华夏正史十大最强武将的名单以及排名,他们有着各自不同的意见。

有人认同,有人不认同。

这很正常,各花入各眼,从古至今,凡是涉及排名的榜单,没有争议的,极少。

便在此时。

高空巨幕中。

视频刷新。

一个新的视频出现:

【假如给诸葛亮一个现代化的成都市,他能北伐成功吗?】

而通过这个视频,历朝历代的古人们,将会对数千年后一座现代化大城市的恐怖力量,产生极其深刻的认知。

毫无疑问,其强大程度,将会远超他们的想象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