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瓦舍,夜,方腊

换源:

  不问不知道。

罗安良问过那些家丁,方才知道,李师师所在的青楼,距离此间尚有距离。

哪怕是快马,也很难在今晚见到。

罗安良干脆打消了见李师师的念头。

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随口问的一句话,却被蔡家的家丁记住了。

罗安良寻了一处人多的瓦舍,进入其中,并未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瓦舍里有表演皮影戏的,有唱曲的,有跳舞的……

最令罗安良好奇的是,有一个说书人,说起了方腊的事迹。

方腊起义,对于北宋朝是一件大事,大到深深影响了所有人的命运。

若是没有天幕的出现,也许方腊很快便会被剿灭,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可天幕的出现,宣告了北宋羸弱的事实,以及皇帝被金人掳走的预言。

这下好了。

很是鼓舞方腊等人的信心。

老百姓们在北宋的生活实在太艰难了,活不下去,为了得到一口吃的,加入了方腊。

可他们心里都没底。

造皇帝的反。

难。

更怕。

毕竟在耳融目染之下,宋徽宗赵佶基本是天子,代表着上天的意志。

谁敢造宋徽宗的反,就是违背天命,是极为严重的惩罚。

天幕出现,告诉北宋那些艰难求生的老百姓们。

什么狗屁天子。

被金人击败了。

迎头痛击的那种击败。

以至于被掳走,连自己的老婆和女儿都保不住。

满朝文武,无数公卿,一个个衣冠楚楚,人模狗样的。

还不是跪倒在金人的面前,犹如丧家之犬!

瓦舍内的说书人,身处北宋的都城东京,哪里知道千里之外发生的事情。

在说书人口中,方腊就是一个老魔头,这个魔头竟敢违背天意,实在可笑至极,不日就会身死。

“好好好!方腊那老魔头,最好立即死了,头颅悬挂在那城门之上!”

一个年轻且带着快意的声音传了出来。

罗安良循声望去,见到了一个面容颇有一番英气的女子。

梁红玉的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方腊的恨意。

她这么一喝彩,其他来瓦舍听书的人也跟着喝彩。

罗安良没有喝彩,而是走到说书人面前,从怀中取出一块银锭,放到书案上。

“你先起来,把地方让给我,借用一下,这块银锭就是租金。”

说书人第一次见到这么大的银锭,立即收了起来,生怕罗安良反悔。

罗安良坐到太师椅上,用一种平静且笃定的语气说道:

“方腊,不会这么轻易就结束的,只怕他的势力会更加壮大,一个不小心,让北宋成为历史也是有可能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不管是什么人,都不敢在公共场合这么说。

支持方腊,形同谋反。

那些跟随罗安良过来的蔡家家丁,也是楞在原地,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阻止罗安良说?

家丁们哪里敢阻止天幕使者。

任由罗安良继续说下去?

恐怕局面不好收场,更担心引起宋徽宗赵佶对蔡京的不悦。

梁红玉顿时怒了,上前一步,说道:

“方腊被大军围困,无力回天,你凭什么说,方老魔头造反不会轻易结束?!”

罗安良笑道:“方腊被轻易剿灭,那是世人畏惧皇权,畏惧皇位所代表的天意,可天幕出现之后,皇帝会落到什么下场,全天下的人应该都看到了吧。”

梁红玉不敢接话。

她怕了。

发自内心的害怕。

罗安良的一番话,使得梁红玉陷入了以往痛苦的回忆。

蔡家的家丁,分成两批,一批人继续保护罗安良的安危,另一批人则回去禀报蔡京。

罗安良从说书的太师椅上起身,没有继续说下去。

方腊会怎么样,他并不清楚。

天幕的出现,改变了太多。

有好的影响,也有坏的影响。

罗安良希望,他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影响控制在好的一面。

……………………

纸包不住火。

罗安良在瓦舍中说的一番话,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他的身份太过特殊。

天幕使者。

北宋建立以来,与士大夫共天下。

士大夫们获得了足够的利益,故而愿意支持赵家人做皇帝。

可天幕上播放的内容,预言了可能发生的事情。

一些野心家,平时只敢把自己的野心藏起来。

从天幕播放的内容出现后,就不一样了。

那取代赵宋天子的想法,就如同野火一般。

烧起来了。

白热化了。

控制不住了!

蔡京久居高位,明白大宋王朝是怎么运转的。

平静的水面下早就酝酿着怒涛。

天幕的出现,激化了一切,矛盾几乎到了爆发的那一刻。

罗安良的天幕使者身份,才能让矛盾再次被压制下去。

当家丁们赶来,向蔡京汇报了罗安良所说的话后。

蔡京沉默了。

他在思考,思考罗安良到底会支持谁?

支持宋徽宗?

还是支持方腊?

应该不会是方腊吧。

毕竟方腊才兴起短短的一年,就已经到了式微的陌路。

可使者罗安良的那番话,究竟是什么意识呢?

蔡京终究是没想明白。

归根结底,蔡京所接受的教育,以及他从小到大的经历,与罗安良是全然不同的。

次日清晨。

天刚蒙蒙亮。

蔡京便把三大车黄金,一大车名贵古玩字画,一大车珍珠翡翠,运送到了罗安良的临时住所外。

家丁带着蔡京的口信,敲响了罗安良的房门。

吱呀一声。

门被罗安良从里面打开。

家丁指着房门外的五辆大车,低声说道:

“一共五车物资,具体有多少,没有任何人知道,全由使者处置。”

家丁这句话,是蔡京要说的。

没清点过的巨量财富,堆放着,任由罗安良处置。

罗安良若是想的话,完全可以私吞一车的黄金。

毕竟,没人知道里面有多少。

蔡京会做事,能做事,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便把财物收集过来,并且给了罗安良拿钱的机会。

高明。

太高明了!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