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李白:酒后之言,也能传唱千年?乾隆:大清亡了?

换源:

  “太白兄,这天幕上所说的李白可是你?”

“天生吾徒有俊才,我可是听你说过的!”

就在李白痛饮之际,他的耳边响起了好友汪伦激动的呼喊声。

“天生吾徒有俊才……”

“咕噜咕噜……不错,这句是我酒后所说。”

李白灌了一口酒,不假思索道。

“传唱千年!”

“太白,你的诗传唱千年了呀!”

“这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光辉!”

听到李白的承认,汪伦立刻变得激动无比。

“呃……”

李白放下手中的酒,看了一眼天幕,又看了一眼好友汪伦。

脸色瞬间变得有些古怪。

酒后之言居然都能传唱千年?

还有。

就算是真的名传后世。

那……

应该高兴的也是他自己吧?

怎么这好友比他还激动?

“天生吾徒有俊才……果然是好句!”

“太白兄何不将全诗念诵出来,也让小弟开开眼界?”

“看看究竟是何等诗词才能传唱千年?”

汪伦一脸期待的看向李白。

“这有何难。”

听到汪伦的询问,李白下意识的就答应了下来。

下一刻。

李白却忽然发现。

他好像背诵不出全文……

“呃……我好像只记得几句了。”

李白脸色有些尴尬的说道。

听到李白的回答,汪伦脸上的期待瞬间化作愕然。

“太白兄!你怎么能这样!这等能传唱千年的诗句,你居然说你忘了!”

呆滞了一会之后,汪伦一脸愤慨的叱喝道。

“谁会把酒后说过的话都记得那么清楚啊?”

听到汪伦的批判。

李白瞬间郁闷了。

……

开元年间。

长安城,大明宫外。

“李白?诗句传唱千年?难道是朕的那位待诏翰林?”

唐玄宗李隆基看着李白这个名字,瞬间便联想到了自己曾经颇为欣赏的那位待诏翰林李白。

“陛下莫非是说那个曾经给我写过诗的李白?”

听到唐玄宗的话,贵妃杨玉环也是想到了那个曾经给自己写过“云想衣裳花想容”的李白。

“爱妃也觉得是他?”

唐玄宗眼中一亮,看向杨玉环。

“同名同姓,而且那位待诏翰林似乎也同样……嗜酒如命?”

杨玉环凝眉思索道。

“不错,李白文采惊世,若说他的诗句能够传唱千年,倒也不无道理。”

唐玄宗越发觉得天幕上所说的李白和自己的那位待诏翰林是一个人。

“天幕上有李白的诗词,陛下不妨召李白前来,两人是不是同一个人,一问便知。”

百官之中,宰相姚崇站了出来,谏言道。

“丞相所言有理。”

“传朕旨意,召待诏翰林李白进宫来见朕。”

唐玄宗当即命令道。

同时,唐玄宗心中也在暗暗想道,

如果李白的诗句真的能流传后世的话……

那他一定要让李白多谢一些赞美他的诗句。

这样的话。

他李隆基岂不是也能传唱千年?

“是,陛下。”

高力士领旨离去。

看着高力士离去的背影。

杨玉环脑海之中不禁回忆起了李白的样貌。

同时心中不禁有些好奇。

既然李白的“天生吾徒有俊才”可以传唱千年……

那李白写自己的“云想衣裳花想容”是不是也可以被后世传唱?

历朝历代纷纷猜测李白是何人之时,天幕上的画面也在继续。

李白:“那我报什么大学?”

“211,985随你挑,实在不行,国外也可以。”

李白:“国外就算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李白:“可是,我不想上大学……”

“那你想干嘛?”

李白:“当年皇上给我赐金放还后,我稀里糊涂的参加了安史之乱,这成了我李白心头的一个遗憾,我想重新报效朝廷!”

“大清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了,没朝廷了!”

……

清朝乾隆时期。

“李白之才,朕一向是欣赏的。”

看到天幕上关于李白的描述,乾隆自然是猜出了李白的身份,当下出声夸奖了一句。

“李白作诗不过千首,而万岁爷一生作诗四万余首,定然流芳千古。”

“后世对于万岁爷的评价,必当远胜李白之流!”

和珅听到乾隆的话,立即拍了一记马屁。

然而。

就在和珅发挥特长之际,他的耳边陡然响起了天幕中的话。

“大清已经灭亡了一百多年了,没朝廷了!”

下一刻。

和珅的脸色瞬间变得一片惨白。

“大清……亡了?”

他抬头看向乾隆,却看到此时的乾隆也是如遭雷击。

下一刻。

“这不可能!!!”

乾隆捂着胸口,满脸痛苦的喊道。

“皇阿玛!”

五阿哥永琪连忙上前搀扶。

“万岁爷!”*N

文武百官一片混乱。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

“就是大清造了朕的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