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天幕正中央。
一个身穿衮冕,面容威重的女皇缓缓走出。
【历史上唯一一位正统女皇,为什么要个自己立无字碑呢?】
【武则天为荆州都督武士彟次女。十四岁时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获赐号“武媚”。唐高宗李治时封昭仪,后为皇后,尊号“天后”,与高宗并称“二圣”。】
【#BGM:无字碑#】
……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面无表情的看着天幕。
随着天幕的不断播放,李世民身后的文武百官都是屏气敛声,大气不敢喘一口。
“我是唐高宗?”
听到天幕传来的声音,李治先是一愣,旋即大喜过望。
然而。
下一刻。
李治就感受到一道冰冷的眼神投射到了自己的身上。
李治下意识的抬头看去。
“孽障!你居然娶了你母妃?”
李世民捂着胸口,脸色铁青的看着李治。
“父皇,我没有!这不是我啊!”
听到李世民的喝问,李治瞬间从自己成了唐高宗的喜悦之中回过神来。
脸色一片煞白。
“逆子,你当朕眼瞎不成?”
怒上心头的李世民丝毫不理会李治的理由。
此刻的他,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天下臣民都在用一种古怪、奚落的目光在看着自己。
逆子!
你娶了你小妈也就罢了。
居然还在天下人面前,被天幕直播!
这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真是逆子啊!
“陛下息怒!”
见李世民震怒,文武百官齐声高呼息怒,同时低下头不敢再看天幕。
“父皇,儿臣冤枉!儿臣连武才人的面都没有见过啊……”
李治被吓得跪倒在地,一脸欲哭无泪的表情。
“哼,那你说,朕还有哪个儿子叫李治!”
李世民冷声道。
“这……”
李治不知道怎么解释,下意识的看向他的母亲长孙皇后。
想要求长孙皇后为他解围。
可长孙皇后此刻也在懵逼之中。
武媚娘是李世民的妃子。
武媚娘是李治的妃子。
李治是她的儿子。
李世民是她的丈夫。
那她和武媚娘是什么关系?
……
嬴政:“后世居然有女子可以称皇?”
曹操:“啧啧……这李治很像我么。”
杨广:“女人者,生我者不可,我生者不可,余者皆无不可。”
儒家夫子:“有悖纲常伦理!有悖纲常伦理啊!”
……
此时,视频还在继续。
【武则天善治国、重视延揽人才,首创科举考试的“殿试”制度,而且知人善任。】
【国家在武则天主政期间,政策稳当、兵略妥善、文化复兴、百姓富裕,故有“贞观遗风”的美誉,亦为其孙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之治打下了长治久安的基础】
此时。
愤怒之中的李世民才意识到。
卧槽!
李治!
你特码江山被一个女人夺走了?
“逆子,你给朕跪下!”
李世民看着跪着的李治怒喝道。
李治:“???”
“父皇,儿臣现在就是跪着的啊……”
李治弱弱的说道。
“呵呵,逆子,居然还敢顶嘴!”
李世民怒极反笑。
下一刻。
家法伺候。
……
【一种说法认为,武曌立“无字碑”是因为自知罪孽重大,感到还是不写碑文为好。】
【毕竟,武曌曾通过不光彩的手段,从“才人”爬到掌握大权的皇后,最后窃居皇位。】
【在位期间,武曌任用酷吏,杀了李唐皇族三十四人,自己亲人二十三人,朝廷大臣三十六人(不包括其走狗)。】
【另一种说法则是认为,武曌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立“无字碑”是聪明之举,功过是非让后人去评论,这是最好的办法。】
……
始皇帝时期。
“是非功过皆有后人评说么……”
始皇帝口中低声重复着这句话,眼中闪过一抹赞赏。
即使天幕之中是一位女皇帝。
但能够说出这句话。
就足以证明。
这人……
是条汉子!
……
三国时期。
铜雀台上。
曹操看着天幕中的评说。
神色复杂。
下一刻。
他的耳边响起了荀彧的询问声。
“主公也是在感慨那句‘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
曹操回过神来,看向荀彧,摇了摇头。
“不,文若。”
“孤只是在感慨,不能与此等女皇在铜雀台上交流一番,实在是此生一大憾事!”
荀彧:“……”
……
唐高祖时期。
看着天幕上一个个血淋淋的数字,李渊忍不住厉声怒喝道。
“老二,这就是你生的好儿子!”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