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党同伐异 【求鲜花,评价,月票!】

换源:

  至于不论是向上级还是向银行借钱?

地主家都没米啊!

这钱都是一半儿掰成两半儿花的,谁家都不富裕,以龙泉镇当前的境况,借个几十万和不借真没什么两样儿,反而,这借来的钱,好借不好花啊!

远远没有找一个投资商有性价比!

孙连城还想着忙完这段儿时间回汉东通过关系接触游说一下心中的几个人选,不过现在嘛,这封富伟倒也不是不能考虑的。

就是不知道他有没有这么多钱,这么大的魄力了!

毕竟,上杆子不是买卖,孙连城对游说投资商也没太大的把握,虽然后世的那几个人在汉东的商界都算得上独具慧眼的。

可是当下发财的门路又不止他孙连城这一个茶田!

对于那些能站在风口潮头的人,这个年代遍地都是金矿,哪有这只会挖煤的煤老板好忽悠!

“李镇,你和封总的秘书说,多余的荒山是没有了,不过能挣钱的买卖在当下的龙泉镇是不缺的,如果他有兴趣的话,那可以来镇政府详聊!”

李晓丹点了点头,她就知道是这个结果,以她观察出来的孙连城,这孙连城是不会把规划好的事情再推翻的。

不过,能挣钱的买卖?

“李镇长,有兴趣?有兴趣我给你说说!”

孙连城一看李晓丹的表情,就知道她对这能挣钱的买卖有些想法,至于背后是谁出钱,钱是从哪里来的,孙连城管不着,也不想管,只要是正当途径招标进来投资的,他都是保持欢迎的态度的。

毕竟这茶田可是在一个个村民的手中,他们只要提供茶叶的原材料就能把生活过的很好了,至于茶叶的二次加工,或者是深加工,村民们涉及不到,也太困难了。

什么人干什么事儿,一个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走上经商这条路,风险太大,也没必要,守着茶山就能保证几代衣食无忧,没必要趟这个浑水。

至于镇政府做这个事情?

并不是最优解!

他孙连城能保证自己不贪不占,他孙连城还能保证后来者?他又不是神!

最靠谱的解决方案就是。

多多引进投资商,越多越好,让龙泉镇的茶叶在市场化的作用下走向繁荣,投资商越多,那村民们可选择的余地也就越大。

选择的余地越大,那就越不会被压价。

不被压价,采出来的茶叶能卖出个好价钱,这就是孙连城为官一任,能为龙泉镇的百姓们考虑的,尽的最大的能力了。

“孙镇长,能说吗?”

李晓丹没想到孙连城这么好说话,她仅仅只是意动,孙连城就给她递了一个梯子。

“这有什么不能说的,坐!”

孙连城笑呵呵的,给李晓丹倒了一杯茶,递给她笑道:

“龙泉镇只要不出意外,那必然会成为汉东最大的普洱茶产出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茶叶基地之一,在这地方赚钱,说实话,商机太多了,能赚的钱也太多了!”

“不论是茶叶的杀青制作,或者是揉捻制作,亦或者是干燥处理,这些没有什么门槛的工作看起来不起眼,那能赚的钱在海量的茶叶下是恐怖的。”

“更别说不论是把茶叶定级,包装成什么级别,卖多少的价钱,批发给某些茶叶商,亦或者直接跳过批发商,自己零售,都是大有可为的。”

“只要把龙泉镇的普洱茶的名头打出去了,上上下下的产业链中,能产生的收益,能赚到的钱,都是海量的。”

孙连城的一席话,给李晓丹推开了一个新世界的大门,她先前还以为这么多亩的茶叶只能是种茶叶的人才能赚到钱呢。

没想到这赚钱的门道有这么多,也难怪周莹莹的父亲说孙连城是个生财有道的,她还以为孙连城在学校赚到的钱是侥幸呢。

但是现在看来,盛名之下无虚士。

“孙镇长,谢谢您!”

李晓丹郑重的说了声谢谢后,恭恭敬敬的把茶杯放到了该放的位置上,就出了门,和泉山煤矿的那个秘书转述孙连城的话了。

秘书一听,不敢怠慢,转身就向泉山煤矿返回。

透过玻璃。

孙连城看见李晓丹去了‘通讯室’,脸上露出了笑意。

太阳底下没有秘密。

这李晓丹知道了。

院子中的其他人会不知道吗?

院子中的人都知道了,那孙连城布置的这盘棋这不就活了吗!

党同伐异!

这个成语孙连城品味了半生才明白了其中三味。

细细思量,越思量,越觉得这个成语的含金量。

这镇大院儿看上去都不显山不漏水的,但是除去钱成山和周美兰这两个土生土长的龙泉镇人,有几个人是本地的?

没有,一个都没有。

可是,这些人为什么来这么偏僻的一个镇子,之前可没他孙来拿城做这些,那就只有一个原因,其背后都是聪明人,或者自己是聪明人,知道在什么地方能显现出成绩来。

并且,这些聪明人还得加一个前缀。

有政治资源的聪明人。

要不然。

这年月的分配规则可不是你想去哪就去哪的。

有资源,聪明人,孙连城不把这些人拉上他这艘船,那他岂不是不太聪明?

不仅仅要把这些聪明人要拉上孙连城的船,还有把其背后的人也拉上他孙连城的船,这样儿,在孙连城的治地下赚了钱了。

能不念孙连城的好?

这是什么?

这就是天然的同党!

与那位高教授门下的汉大帮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儿,孙连城给自己的未来,又打上了一层厚厚的地基!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