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知所起

换源:

  人确实不能同时拥有青春和对青春的感悟。

当苏禾真正懂得爱是什么的时候,却已很久没有再触碰过爱。

开心就好,开心就好啦。

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是很复杂的,不是只有能够形容出来的贪嗔爱痴怨。

“如果可以,我希望我们互相折磨到白头”。

但苏禾多想和蔡晓肩并肩,只是肩并肩聊聊可有可无的事情。

在暖暖的斜阳下,水波粼粼的湖面前,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能和她肩并肩。

转眼间,中考将近。

14岁的小朋友们如果知道这意味着可能到来的分离,或许就能够更加珍惜考试前的快乐日子,而不是对那段时光毫无印象。

是的,沉浸在最平凡而最伟大的幸福中无动于衷。

直到考试入场的前一秒,苏禾和蔡晓还在相互安慰和鼓励。

当然,语文试卷的作文里,苏禾写的主人公是蔡晓。

“我作文里写的是你。”

“猜到了。”

青少年时期潦草的收场,好像同时又热烈又闷响。

记忆里有她灵动的身影,香软的轮廓和彼此两颗赤裸裸的真心。

在清晨醒来的朦胧时候,苏禾眼前是被她紧紧抱在怀里的蔡晓。

在薄薄的毛毯下两个人你来我往,蒸腾着不可诉说的爱意。

蔡晓想听苏禾唱歌。

“好的,我唱一下。”

“其实很简单,其实很自然,两个人的爱由两人分担,其实并不难,是你太悲观,隔着一道墙不跟谁分享,不想要,你为难...

好好听啊宝贝!”

苏禾又开始得意洋洋,觉得自己是那么才华横溢。

是的,每一次苏禾都被蔡晓夸得“面目全非”。

苏禾紧紧抱着她,用尽全力地抱她。

如果时光可以停下来就好了,就停在14岁的那个暑假。

可为什么再一次,只有这寥寥无几的印象。

长达两个月的时间里,究竟在用什么方式表达爱意,表达思念,表达不舍。

竟然一片空白。

可能所有身处爱意之人,都应当学会预演分离,从而用痛感来教会在热恋中沉浸迷糊的人珍惜每一秒的平庸。

每一秒平凡的日子中大大小小的爱和感动。

从而不至于在回忆时觉得一无所有。

多多记住那些真地深爱的时刻。

苏禾爱她,是看向她时就会两眼只有她,并且满带笑意的看她,是看到她就会觉得无比踏实,想靠近她,是无论何时都相信她,都觉得她会和自己站在一边。

爱意总是在失去之后变得更清晰、更深刻、更细致。

随着一场场秋雨落下,高中生活悄然而至了。

这也是苏禾和蔡晓经受的第一次最疼痛的分别。

可这次的分别的背景色是爱,是想念,是疼惜。

不在一个班级,见不到的日子里,只有三餐的时间可以见一面,一路上简简单单地说笑,便回归“各自”的生活,这样的日子对于完全离开初中校园,离开蔡晓的苏禾而言犹如困于地狱之中。

在寄宿学校每个晚自习放学的时候,回宿舍的路上,苏禾像发了神经的跳蚤。

贴贴蔡晓。

逗逗她。

抱抱她,在上楼梯的间隙偷偷吻她的手。

就这样,好像度过了那段最难熬的陌生日子。

一个无比平常的尚不见天日的早上,已经洗漱完的蔡晓来到苏禾宿舍里。

两步三步的就到了苏禾在上铺的被窝里。

蔡晓一直吻着苏禾。

嘴巴里是牙膏的清香。

手掌间也是无尽的温柔和缱绻。

并且,两个人泪流满面。

思念的声音如此震耳欲聋,想念的疼痛如此刻骨铭心。

不可思议,只是没有在一个班级而已。

也不可思议,越是所谓“轰轰烈烈”,越是结束的悄无声息。

也许爱,真的应该,细水长流。

在未来分开以后的无数个夜晚,苏禾都会梦到蔡晓,仿佛她在怀里一样。

每个夜晚,要见到蔡晓才会安心,要吻了她的手背或额头才会睡得安稳。

是幸福得如同一幕幕放映着的偶像剧,但也戳破了最大的泡沫。

这一切或许不应该存在于青春时期,不应该存在于需要拼尽全力靠读书“逆天改命”的高中。

不应该让两个懵懂、幼稚而不知珍惜的小孩儿触碰如此盛大的爱意。

心痛、埋怨还有不忍释怀,都是因为你触碰了爱。

宁愿晚一点触碰爱。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