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殿内。
左文右武,文官第一排,站着的是几个老头儿,他们就是朝廷“四贵”!
武官最前面,站着的则是太尉杨素等大将。
至于靠山王,他一般不上朝,反正别人也不敢说,别人也不敢问!
最前面的那些人,都是先帝简拔以遗下来的老臣了。
朝会开始后,杨广就看着下面文臣武将相互喷个没完没了。
大隋这个时期,文官多为举孝廉进来的,每个人背后,都是世家的影子。
武将么,经过先帝多年治理朝政,留下来的几乎都是战场厮杀上来的。
比如杨素,比如斛斯政,比如杨林的那些太保们,他们要么是前朝降将,要么就是出自寒门。
出身的不同,自然也就代表了他们的立场不同。
于是,文臣和武将,从来都是合不来的。
这也是靠山王为什么不喜欢上朝的原因,他从来都是喜欢动手,不喜欢哔哔,能动手靠山王从来不叨叨。
“够了!”杨广听着下面闹哄哄的声音,实在是忍不了啦,天家的体统都不要了。
一旁的皇宫大匠元胄吓了一跳,这话应该他喊才对,圣上怎么能自己喊你?
“统统安静!”元胄赶紧扯着个公鸭嗓子喊了一句。
可是刚刚喊完后,元胄就要尿了,圣上都喊了,自己立马又喊?
这不是欺负圣上,威压圣上吗?
好在,杨广对此,并没有在意,直接开口说了一句,“从今天开始,早朝不搞了。”
说完之后,杨广就站了起来,向着后宫走去。
昨晚爽了一宿,现在还是去补一个回笼觉去的好。
百官直接懵逼了,就连百官中的太仆少卿宇文化及都懵逼了。
以前,圣上是喜欢各种理由不早朝。
但是现在,圣上直接不玩儿了,直接掀桌子了?
早朝不搞了?
自那位始皇帝开始,哪个皇帝没有早朝?
就是前朝那些傻子皇帝,都特么没有说过不搞早朝这样的话啊。
圣上,这是换人了?
宇文化及是真的懵逼,但是百官中不少大臣,在懵逼的同时,还带着一丝别的意思。
比如“四贵”。
比如太尉杨素,他就和尚书兵曹郎斛斯政,对视了一眼,露出了一个诡异的笑容。
下朝后,太尉府邸,密室中。
“杨大人,敬你一杯。”
“斛斯大人,还是本官敬你吧!”
杨素和斛斯政,正坐在一起喝酒。
这要是先帝时期,这两个人混在一起喝酒,估摸着第二天,他俩就有一个人要被贬官了,尤其是先帝晚年死了独孤之后。
不过现在么,就算不是在密室中,也没有事儿了。
而且看两人这么淡然的样子,估计在先帝时期,就早就混在一起了。
“太尉大人果然神机妙算,让下边那些将军们,跟那些臭狗屎吵个没完没了,圣上果然已经懒得理会朝政了!”
斛斯政一脸佩服地拍着马匹。
杨素摸了摸自己的胡须,道:“圣上还是太年轻啊,他确实是有着抱负,想要乾坤独断,所以大家天天吵个没完没了,他如何能够受得了?”
“他的皇位来的本身就不明不白,先帝突然暴毙,那四个老家伙,心中本就有气,大隋的气数,快要尽啦!”
斛斯政脸色突然严肃起来,“太尉大人,如今高相统帅百官,那位高相,可不是常人啊!”
杨素哈哈一笑,道:“哈哈哈,你以为最近,那些臭狗屎们,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和将领们吵架,是谁的授意?”
斛斯政眼珠子都瞪直了,道:“难道?”
不错,这一切,就是杨素和百官之首的门下宰相高颖布的局,其用意就是让杨广烦躁。
你特么也别天天找借口了,直接不要理会朝政,享受你的后宫美人去多好?
如今,现在杨广终于不再上朝了,那文臣的权力,不就落在了高颖的手中,至于军方的权力,不就落在了他杨素的手上?
至于靠山王?
新皇登基,靠山王身份本就高贵,你不避祸,你还敢出来节制天下兵马?
这也是靠山王不怎么上朝的第二个原因。
不过一山不容二虎,文臣和武将,究竟谁先造反,那就看谁先沉不住气儿了。
如此,也不怪人家隋炀帝会昏庸了,这尼玛,先帝简拔遗留下来的这么多辅政大臣,不是奸臣就是反贼啊,也真怪不得人家隋炀帝啊!
至少人家隋炀帝,还是妥妥的功在千秋呢!
宰相府邸。
朝廷“四贵”同样是聚集在一起。
门下宰相高颖。
度支尚书兼太子太保苏威。
京兆府京兆尹虞庆则。
朝廷广平郡王,司空,光禄大夫杨雄。
“相爷,如今圣上不上朝了,虽然合乎我等心意,但是我等作为老臣,更是先帝的托孤大臣,我等还是要劝谏一番才是!”
“不过,苏大人所言甚是,我等四人联名上书圣上,规劝一下方可,否则对天下人没法交代啊。”
高颖笑了,“是,规劝还是要的,毕竟这也是我等做臣子的本分嘛,将来也可以用此在民心中做对比嘛!”
杨雄沉声,道:“这一次,我等就是不惜官位,也要劝谏圣上。”
众人闻言,哈哈大笑。
杨雄这个“四贵”,昔日北周的上柱国,其人年轻时,甚为雍容华贵,举止有度,还被封为了广平郡王。
不过,在先帝时期,他就被猜忌,剥夺了兵权,拜为司空,光禄大夫。
虽然杨雄的职位颇多,但是其多为荣誉职位,毫无实权,所以他说这话,才被其余三人笑话!
你倒是好,你不要职位也要劝谏,可是你可不能拉上我们啊!
但是,杨雄的话,也让其余三人有些赞同。
他们四个真的不要官位了,整个大隋朝廷就无法运转了,所以他们真敢不惜官位,杨广一时半会儿也不敢罢免的。
而他们真要这么做,也不是为了让杨广回来继续上朝,无非就是给自己博一个名声罢了。
将来真要举事,还可以借此来博得坊间民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