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只剩今天/怎么奢求以后/如果你发现我没藏好的那些牵强理由/我会练习有话直说”——《你不属于我》
当男友王森真的就站在嘉懿面前,她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了。明明这样的情况对她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她不是第一次被甩了。
她本想先发制人质问他为何一声不吭地就搬走了,但她明白王森这么做必定是有理由的,并且这个理由是她无法反驳的。她意识到在这段感情当中,她是没有资格担当兴师问罪那个角色的人,终究只能重重拿起轻轻放下,于是她把先导权给到王森,沉默等待其开口。
“分手吧。”很干脆利落的开场白,也是嘉懿意料之中的故事走向,这样的分手场景已经在嘉懿的生命里上演过很多次了,虽然她还是没有良好习惯,像第一次那般受到冲击。
“前天我就搬走了,这几天故意失联是我最后在你面前幼稚一回,毕竟一直以来你都让我有种挫败感,因为你从来没有让我感觉到我是被你需要的,好像有我没我对你的生活都不会造成太大影响,所以我想最后报复你一回。结果好像也没有得逞,你还是那么地理智淡定,没有为我破格做些什么,照常去公司上班,到了第三天才趁着午休才来找我。”
确实啊,男朋友失联到了第三天才找来公司确实有点离谱了,但是她正好因为妈妈的丧事昨天晚上才回来,这就有点阴差阳错了。嘉懿一时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但王森似乎也没有指望嘉懿回答似的,就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了,没有给嘉懿回答的机会。
“我对你其实是一见钟情,虽然你一直没有问过我原因,但我今天想告诉你。那天你一直很安静和沉默,跟喧闹的聚会现场一点也不搭,但是在昏暗的灯光下我居然留意到了你偶尔放空的样子,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忧郁,但是朋友跟你说话的时候,你又笑得很灿烂,眼里有光,让我想到了‘遗世而独立‘这句形容。你可能没留意到那天你旁边有盏灯亮得刺眼,但我却只看到了你。”
故事的开头总是极具温柔,王森开始娓娓道来他与嘉懿的故事,从初见到相恋再到破裂,想要将这两年多的交往用几句话简单概括。
“但随着交往的深入,我才发现你始终都不属于我。你从来没有跟我分享你的过去,也不打算和我共享未来,甚至我们一起经历的当下,你几乎也都在游离。你没有主动了解和参与我的社交圈,也不曾向我介绍你的朋友,我们之间仅有的一个共同好友是当初给我们搭线的闫欣。所以你看,我很轻易就能搬离你的世界。”
“到此为止大概是我们最好的结局。”果然这一切又和过去重合了。
“……”
“都要分手了,你最后就没有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如果有什么东西落下了可以联系我,我到时候给你寄过去,送到你公司楼下也行。”
“……你够冷血的。”
在回公司的路上,嘉懿坐在公交车靠窗的位置,望着窗外的街景,但她其实什么也看不清。她的脑子还在回想刚刚发生的一切,仔细回味王森的内心剖白,其中不乏诸多对自己的指责与埋怨,她一直没有为自己辩驳,只是欣然接受了王森的分手告知。
他们就这样结束了作为男女朋友的最后一次会面。该落泪吗?其实眼睛里有那种热气上涌的感觉,但她努力眨了眨眼憋了回去。
可能她在一开始发现王森搬走的事情以后,就已经预知到了这一结果,甚至也早就给自己做好心理建设了,找对方也只是想当面要一个结果,好给这一段关系划上一个句号,而不是试图挽回。
可能他们对于爱情的期许是存在分歧的,王森想要一个会依靠他、偶尔示弱,遇到事情第一时间想到他,能够让他觉得自己被需要、全副身心完全属于他的女友。但嘉懿从来都不是这样的完美女友,她的心破破烂烂,给不了任何人,只独属于自己。
至于为什么不作任何解释,大概也因为自己那关键时刻突然显现的自尊心吧,她觉得王森既然都已经搬走了,必然是抱着分手的决心的,二人的关系本就没有回头路可以走,她也没有必要白费力气在最后为自己美化一番,显得自己无辜一些,这样做很多此一举。
这种事情不是第一次了,也不会是最后一次。人生总是会有各式各样的离别。她努力安慰自己,人只能向前看,没有回头路可以走的。
她回到公司正常工作,到点打卡下班以后决定在外面吃好晚饭再回家,那个今后暂时只有她一个人的家她还不太习惯。
在喧闹的商场里面,大家在这个城市有着不同的生活、不同的人际圈子,但为着同一个消费目的,今天都共聚在这一个小小的商场里面,行色匆匆。有三两结伴的,也有独自一人的,这些都很常见,小小的空间里面人口密度极大,当混入人群以后,她觉得自己也并不孤单,反而有一种谁也不认识自己的自在感。
她进到了一家便利店,在买了一份饭加热以后坐到了面向墙壁的单人座位前,开始吃她的晚饭。
收银台有三个工作人员,他们在忙着手上活计的同时还有说有笑的,涉及的话题很广,从时事新闻跨度到娱乐八卦,话题内容也可大可小,大到当地新闻,小至家里长短,指点江山的同时还能自娱自乐,气氛十分融洽。嘉懿有些许羡慕,有时候一个人反而不会感到孤独,但身边一旦有了这种热热闹闹的强烈对比,才会切实感受到那份孤独寂寞。
突然,手机的消息提示音打断了嘉懿的遐想,是一条来自老家邻居的短信。
“嘉懿,今天有封寄给你信投递到我家了,怎么转交给你啊?你近期回不回来?”
“麻烦你了,但我近期不回来,能不能再麻烦你一下,帮忙把这封信快递给我啊?”
“可以的,你把地址给我下,我明天给你寄出。”
她把地址发给老家邻居以后开始思考这个时候还会有谁给她写信到她老家呢,还没有署名,难道是那个人吗?她的心不由地震颤起来,很想要即刻知道答案,她有点后悔让邻居用寄快递的方式把信传给自己了,那样肯定会在中途花费不少的时间,她应该即刻出发,亲自去老家取这封信,那就能马上知晓答案,而不是在等待的这段时间胡思乱想。
这么多年都没有联系了,当初分开的时候把话说得那么绝决,为什么会突然寄信来,是因为听说了她妈妈去世的消息吗?他写这封信的目的是什么呢?是觉得只孤零零一个人在这世上的自己可怜所以忍不住要来关心下自己吗?还是他觉得出于对曾经继母的尊重,即便是当初有过不愉快,在知道对方去世的消息以后,出于情义,也应该来信慰问下家属呢?还是,还是别的什么原因呢。如果是那个人的话,她很想马上知道,但如果不是的话,她想要晚些知道,好多一些时间保持期待。
会是那个人吗,一定要是那个人啊。
嘉懿是第三天下班后拿到那封信的,当她迫不及待地拆开信封,看到里面熟悉的字迹,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想太多,这里面的字迹分明是她自己的。是多年前和那个人去川渝游玩时,在一个时兴的邮政慢递店铺写的一封寄给未来的自己的信。当年的自己有些许幼稚,字里行间处处透露着年轻人不知者无畏的想法,想要独立,想要在大城市闯一番天地,想要与爱的人共享一盏灯火,成为芸芸众生中,彼此唯一的依靠。
“亲爱的嘉懿,不知道几年后的你过着怎样的人生,希望会是让你感到满意的人生。此刻提笔写信的我还是高中生,在学校里面有着学业的烦恼,生活上也因为妈妈的过多干预所以时常感到窒息,但是我坚信人生是美丽的,等我去到大学、步入社会,终有一天会迎来属于自己的独立的生活。
不知道到时候的你会不会是和江衍一起看这封信…”
但在现在看来,都是妄想,有着独属于学生的幼稚和不成熟。但不可否认的是,现今的嘉懿会怀念当初那个对未来抱有幻想,会做梦的自己,那是不可回去的年少时光。
“我们决定国庆去川渝五日游啦。”第二天一上班,李婕兴奋地跟嘉懿说。
“挺好的,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去过,那边很好玩,吃的东西很多,就是有点辣,不知道你能不能吃辣。”
“能吃,我可喜欢吃辣了!”
“还好我昨天决定好就把机票给订了,川渝那边国庆实在是太热门了,机票贵的要死,对着付款界面我一度下不去手,但最后还是狠下心了,想到能去玩还是很开心的,接下来的日子上班都有动力了。”
同事虽然嘴上抱怨着机票价格的高昂,但是字里行间还是处处流露出对这次旅行的向往之情,讲话尾音都是往上扬的,那幅期待的样子,让嘉懿想起了当初的自己,看着同事一脸幸福的模样,嘉懿不禁出神起来,曾经的自己也有过这样的模样吗?对一件事物充满期待的样子,很有朝气,而不是如现在这般死气沉沉,很多时候她都忍不住厌弃自己,谁又会喜欢一个总是很丧、毫无激情的人呢。
“所以你去过了,有没有什么必去的景点、必吃的美食推荐给我啦。”
嘉懿想了想,其实川渝之行的种种景点她已经记不清了,她唯一记得的,就是当时和江衍一起那份雀跃的心情,仿佛全世界都只剩他们二人而已,不需要躲躲藏藏、各种掩饰两个人的关系,可以在阳光下光明正大地牵手,当时那份甜蜜的心情,她直到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波澜无惊的内心有被带动起来。
她不想扫李婕的兴,所以还是尽力说了几样事物,“去四川的话,大熊猫肯定要去看一下的,一般人都去市中心那边的熊猫繁殖基地,交通比较方便,然后乐山的钵钵鸡蛮好吃的,重庆就吃火锅吧,你可以网上搜搜攻略,然后挑选些你们感兴趣的地方去打卡,现在川渝旅游可热门了,旅游景点和项目肯定也更新了,跟我当时去大不相同了。”
“好哦,我之前大致查了下,推荐的景点和美食差不多也就是你说的这些,等我再仔细上网做做功课,网上攻略还蛮多呢。”
“我会给你带特产回来的,期待下吧哈哈哈。”
李婕当即就打开网页开始做功课,结束了和嘉懿的对话。嘉懿准备开始今天的工作,但是打开文件以后,又无法集中注意力,忍不住想起那封信,还有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