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是嘉懿第一次吃到江衍做的饭菜,如果真实评价的话,味道就不好不坏吧,牛肉炒得有点老了,嚼得腮帮子疼,不怎么下饭,但是为了不让江衍的劳动成果浪费,嘉懿很给面子地在吃了。
没想到在做菜这件事情上面,也是讲究一定天分的,如果没天分的话,可能需要后天的勤能补拙,可惜江衍两样都不沾。当然坐享其成的嘉懿并没有大言不惭地把这些话说出来,还是很给面子的吃了一大碗饭,并且餐后积极主动地把洗碗工作包揽了下来。
“我来洗碗吧。”
“你确实也该付出一点劳动。”
嘉懿本以为江衍会客气一下,结果他就这么直接地同意了,这让她有那么一丝惊讶,所以嘴巴比脑子反应还快,“你都不客气一下的吗?”
“嗯?所以你是虚晃一枪?”
“那也没有,就是觉得一个人洗碗收拾厨房好像有点累,我感觉我还正处于长身体的年纪,这也劳累会长不高。”
“这么多歪理,我来洗碗你去擦桌子吧。”
“你确实是哥哥中的典范。”嘉懿给江衍竖了个大拇指,就把一池碗筷留给江衍,拿着抹布屁颠屁颠地去擦桌子了。
擦完桌子回厨房的时候,她就看见江衍戴着手套正背对着她洗碗呢,他的对面正是一扇窗户,此刻外面正是一派绿树阴浓夏日长的景象,感觉有风在拂动,这窗外的一隅和此刻穿着清爽的江衍交织在一起,有一股清凉感。无论经过多少年,嘉懿还是能够清楚记得那个美好且梦幻的画面。
而江衍这个哥哥除了会在生活上照顾她,同时还能对她进行功课辅导,让嘉懿更加觉得有个哥哥挺好的。江衍的家教服务并不像某些公共品一样具有排他性,所以不是江家毓独享的存在,作为妹妹的嘉懿也同样获得了这一服务,并且体验感一流。
江衍在辅导嘉懿这个妹妹的功课的时候,全程没有丝毫不耐烦,即便是嘉懿脑子短路问了蠢问题的时候,也不会调笑她,而是耐心地给她解释,虽然有时候总是面带微笑,看着嘉懿犯错,然后残酷地告诉她那道题做错了,再给她讲解正确的解题思路,美其名曰吃一堑才能长一智。
“为什么你数学学的这么好?是不是男生在学习数学上就是比女生有优势,感觉我们要花很多时间去琢磨刷题才能达到的解题速度,很多男生轻而易举就能达到!”
“为什么要有这样的刻板思想,如果不同的人在学习数学时存在差距的话,那也不是性别造就的。学习属于你只要肯下功夫就能获得回报的事情,所以你只管努力就行,不要妄自菲薄。”
“嗯嗯。”
嘉懿就这么眼睛放着光地看着江衍,这一刻她觉得耐心宽慰他的江衍就是偶像般的存在,没有学霸看普通人的那种傲慢,有的是鼓舞人心的温柔。
“我感觉你很擅长给人辅导功课,你以前有没有给其他人辅导过啊?”她忍不住想起江家毓以及那个江家毓暗恋他的传闻。
“寒暑假的时候有给亲戚家的弟弟妹妹辅导过。”
“是不是有给江家毓辅导过。我们一个数学老师来着,而且我们都是数学课代表。”
“原来你俩这么有缘分。”
“是啊是啊,现在还有同一个哥哥你说是不是。”
“……”
“还不止呢,现在我们两个班还会一起上体育课,有时候我们还会被老师安排一起去器材室拿器材,但是她对我总是有点冷漠。她对你们也这样吗?”嘉懿故意装作失落的样子在江衍面前告了江家毓一状。
“她小时候挺活泼的,可能现在青春期有点臭脾气吧,你别在意。”
嘉懿还想借题发挥多说点江家毓的坏话,结果没成想被江衍一句话就打发了,撅了噘嘴只能继续跟数学题死磕。
嘉懿看到江衍书桌中间那个抽屉没有完全合拢,她通过那个缝隙得以窥见抽屉的一角,好像是一沓信,最上面那封粉色的,好像还有些可可爱爱的卡通图案,她瞬间秒懂了这是什么东西,应该是他收到的情书。
在学生时代,江衍这类男生就是那种很容易让女生心动的男生。初高中的女生总是容易对学霸产生滤镜,尤其是理科好的学霸,头上更是顶着一顶光环,如果这个学霸还不嫌弃你笨,愿意给你耐心地讲解题目,那必然会是班里女生争相抢夺请教的对象,每到换位置的时候,他旁边的位置必然紧俏的很,但凡有幸被分到这些位置的人,都是被羡慕的对象。
江衍也是会让嘉懿心动的那类男生。
因为他聪明,就像一个主治数学这一疑难杂症的名医,将万千有关数学的解题药方铭记于心,寻常题目只要简单看一眼,就知道如何对症下药。他也温柔,每次他跟嘉懿讲题的时候,总是十分耐心,态度不徐不疾,和学校里那些傲慢自大的男同学全然不同。
“你能跟我讲讲高中的生活吗?我们现在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天还要晨跑八百米,就因为体育中考要跑八百米。每次跑完八百米下来,我走回教室的时候脚步都虚浮,所以大家都殷切盼望着赶紧中考结束,好跟这八百米说再见。但是高中的日子就会比初中好过吗?”
“可以高中也还是要晨跑的,但是大学据说就不强制晨跑了,你要不放弃短期目标,树立中期目标,直接展望大学吧。”
“啊,展望大学也太久了。”
“……”
彼时尚且年幼的嘉懿不知道光阴如梭,此刻她正处在她人生中最无忧无虑的那几年,是多年后的她再也回不去的年少时光,即便是做梦,都梦不到几回。
而现在的嘉懿能够在江衍的身边近距离观察他的侧颜,他的鼻子侧面看特别硬挺,山根的坡度也恰到好处,像雕塑一样精美。换作她是江衍的女同学,怕是也会忍不住给他写情书的,哪怕收不到回信。
对比之下,自己作为他的妹妹还能享受被他单独辅导功课的待遇,可以说是三生有幸了。
可能对于江衍来说,他对嘉懿的耐心和温柔有一大部分原因是出于对这个重组家庭妹妹的礼貌与客气,是他从小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铸就了他这般的性格,但彼时年轻的嘉懿尚且不懂,她很轻易地就陷入了懵懂的喜欢之中,伴随着晕轮效应,情根深种。
嘉懿是很需要靠喜欢一样事物支撑自己的人,她时常觉得不快乐,比起因为某件即将发生的事情而期待之后某天的到来,她更多的是因为某件事情而畏惧时间的流逝,比起期盼,她总是在畏惧,畏惧周末返校,畏惧晨跑,畏惧体育课的八百米测试,畏惧每一个让她觉得孤独的瞬间。
她也很需要有个永远站在她身后支撑她,让她在无数个害怕的时刻想起来觉得安心然后坚持过去的人,从前是没有这个人的。
她所受到的教育一直以来给她传达的思想就是:成长就是得学会独自应对面临的问题,不能总想着去依靠别人。当她想要示弱的时候,妈妈总说你要靠自己,别人是无法帮助你的。
但其实她的示弱仅只是停留在字面意思上的示弱罢了,示弱的诉求仅只是想要得到语言上的鼓励和支持,需要一个强大的后盾在后面给她呐喊鼓劲,她才能坚定的迈出前进的步伐。
但妈妈却从来都不理解她,总把她这样当成懦弱和逃避的表现,非但没鼓励她,反而还会怪她不争气。
无意间闯入她生活的江衍完美地满足了她这两大需求。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江衍开始占据她的脑海,不只是在家里她会留意江衍的一举一动,在学校里的时候她也总会在空闲时候想起江衍,想他对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态度上有什么特别的。
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她才发现因为江衍,她在精神上得到了很多满足,曾经在学校里那些她觉得难熬的瞬间,因为有江衍占据她的脑海,所以她竟无暇去多愁善感了。
她开始期盼周末和假期的到来,虽然同住一个屋檐下,他们的家庭生活就如同每一个平凡的家庭一样,没有什么特殊事件,但在一起,她就觉得莫名的安心,她已经习惯了家中有个哥哥江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