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日,小皇帝在朝会后便派了太监送来了诏书,全盘同意了李无疾改造锦衣卫的计划。
锦衣卫组织架构改为四衙分立,除玄甲军编制另列之外,北衙、南衙、暗司下辖三处,一处负责人员的招募培养与管理,二处负责收集分析情报、三处负责具体实施抓捕、保卫、暗杀等行动计划施。
玄甲军分为三营,一营一千骑。
至于具体的人选,李无疾还在考虑,不过,负责北衙一处的都尉,他任命了毛德明。
还有玄甲军指挥使,李无疾也早已留给了谭武。
宣布改造组织架构之后,李无疾接下来的动作立即引起了骚动。
释放并召回受沈重案牵连入狱牢狱之灾的二十七人,流放的十一人与削官为民的七人也一并召回,优加抚恤了部分斩首锦衣卫的家眷。
而查实罪有应得的那些人,李无疾自然不会同情心泛滥。
李无疾用了三日时间拟定了锦衣卫各级官员名单,又用了一日时间与卫华做了讨论修改,最后经小皇帝同意,于第五日由卫华正式宣布了任命。
各级官员到位之后,各司其职,几乎停摆的大齐锦衣卫重新开始正常运转起来。
又过了三日,北衙指挥使魏显、副指挥使罗宽刚、三处都尉郭齐站在李无疾的书案前,神情都不轻松。
李无疾翻看着手中的卷宗,越看脸色越难看。
终于,李无疾将卷宗用力甩在了书案上,阴沉着脸质问道:“好一个吏部侍郎,这些年光收受地方官员的贿赂就有十余万两,这样的官员为什么还没抓起来送交大理寺,是要留着过年吗?”
魏显身为北衙指挥使,只好壮着胆子说道:“沈重当指挥使时,本就想拿下的,但太后派人传了口谕,不允许。”
原来是太后的人,那就更不能放过机会了。
李无疾直接下了令:“魏指挥使,让二处的放出消息,将吏部侍郎常平海收受贿赂的消息放出去,罗副指挥使、郭都尉,你们两个立即带人去抓人,坐实证据。”
见三人有些犹豫,李无疾声色俱厉的道:“若不能秉持公心,不畏强权,那你们也不适合待在锦衣卫,还是趁早离开吧。”
三人脸色一变,哪里还敢迟疑,抱拳一礼,各自前去办事。
李无疾将已成为自己亲随的孟唐叫了进来,吩咐他去给二处传个话。
所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有些职位甚至没有品秩,但因为手握着一定的权力,贪得无厌,危害巨大,搞得百姓怨声载道。
李无疾要求二处查实一批这样的小官,由三处尽快抓捕归案。
李无疾改造锦衣卫后的第一把火,便是下令北衙抓捕了一批贪官污吏,这些人中,既有吏部侍郎这样的大官,也有街道司的小吏。
用李无疾对小皇帝说的话来说,就是“打虎拍蝇”,大小贪官都要严惩。
当然,隐藏在这一次轰轰烈烈的肃贪行动背后的目的,是趁机再次削弱太后党。
不仅仅在文官系统,北衙也将几名军方的将领请去锦衣卫衙门了。
在上京的百姓看来,锦衣卫这次轰轰烈烈的肃贪行动,是打击贪官污吏,为民伸张,风评一下好了很多。
而小皇帝更是名声与实利都得了。
至于太后,证据确凿的事,也不好出面,更何况又不只是她的人被抓,只好独自郁闷着。
玄甲军的组建也还算顺利。
当年,李无疾于街口救下谭武几个人,终于在现在得到了回应。
面对救命恩人,谭武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下来。
救命之恩只是一方面,与名震天下的黑骑一较高下,光想想就令人热血沸腾。
在小皇帝、李无疾、海棠三个人的谋划下,北齐一边苦练内功、增强国力,一边冷眼看着南庆内部局势的发展。
锦衣卫渐渐走上正轨,开日展露昔日锋利的獠牙。
这把传承自大魏,由肖恩打磨出来的好刀,一旦得到了足够的信任与支持,便立刻将其专业与高效运用得淋漓尽致。
李无疾很满意,相信只要再给些时间,锦衣卫与监察院将再次齐名天下。
而李无疾并没有付出多少时间与精力,因为这具强大而精密的机器缺少的仅仅只是因为皇室的信任而放不开手脚而已。
他山之玉,可以攻石。
李无疾放手让手下去干,出了事自己兜底,做为锦衣卫实际的掌舵者,这样的作派,彻底让死而不僵的锦衣卫活了过来。
北衙整肃齐国内部,南衙忙着向南庆、西胡、北蛮,以及东夷撒网。
暗司则小心翼翼的开始缀着蛛丝马迹开始摸监察院布在齐国的间谍网络。
谭武带着几名北方边军的猛人在挑选训练玄甲军。
李无疾反而成了锦衣卫最闲的人,没事去畔山林听听曲,喝喝小酒。
因为闲了下来,小皇帝的肚子很快有了反应。
算一算,肚子大起来的时候,已是深秋与冬天,厚重的衣物正好遮掩一下。
至于海棠朵朵与若若,一个还不想怀孕,一个还不太好怀孕,李无疾凭借前世的记忆想了许多办法。
说到这事,李无疾为了确保小皇帝怀上的是儿子,没少根据前世的记忆折腾自己与小皇帝。
什么酸儿辣女,什么清宫查男查女表,甚至于连姿势与深浅都考虑到了。
现在,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天才到哪里都是天才。
叶红鱼与莫山山在天池边专心钻研,还真的利用李无疾提供的《金光咒》、《道德经》、奇经八脉、阴阳五行、太极无极、天人感立学说、人体宇宙学说创造出了一部分功法,尤其是身体大雪山融化的速度已经成倍的增加。
莫山山与叶红鱼造就了李无疾,李无疾也成全了莫山山与叶红鱼,一饮一啄,互为因果,便是大道之所在。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