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起灵上路

换源:

  柏清林是个身家很高的人,死去的他和陈金折、麻大吃、赵伟德。

也都静静地躺在了土地庙前,这如小刀子似的西北风,有个凛冽劲儿,刮得人脸上火辣辣地疼。

狼洞沟的人们都来了,准备给柏清林他们几个发丧了,可是左等右等这李半仙儿就是不来。

他打算,让人去到他家里找他,这时候李大仙,正在家炕上躺着呢,说是病得连炕都起不来了。

“出黑儿”的事他不能管了,听在场的人说,李半仙儿,昨晚在事故现场回来,吓得不行,说自己不如师傅道行高深。”

李半仙儿人在家里呆着,大脑里成了一锅糨糊,他是真的打怵了。这事情太蹊跷,也太诡秘了。

陈金折让车撞死了不说,麻大吃一个活蹦乱跳的大活人,倒地上一下子说死就死了,而且还死得那么脆生。

紧接着是柏清林,这一车又死了两个,柏清林的病是自己亲自看的。

小小的一个狼洞沟,就这么短短的几天,就死了这么多人,而且死去的,可都是自己身边的朋友。

“这到底是怎么了?自己这个“高人”怎么,连这么点事儿都没整明白?还咋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混呀??”

这一连串的事情太多太多,离奇古怪,让人无法相信。

这些怪事,就像劈头打来一闷棍,把李半仙,是彻底的打蒙了。

他哪儿还有颜面,当这“阴阳先生?”

他决定从今以后,就金盆洗手了,莫说是真的有了病,就是没病也不能去了。人们去请了李半仙儿好几趟,他就是死活也不去。

“这时候王念,给李大仙打来了电话,你想活命吗??也许我还能保你一命。”

“要是真的躲不过这次,我也救不了你了,我能力有限。”

原来李大仙,竟是王念的传承人,王念提前算到了,这李半仙儿会有此劫难,不过这个劫难,王念这次可能真的是无能为力了。

“这大半辈子都过来了,不过后世的事情我实在不应该插手,就让他们自己想办法吧!!”

而王念之前,就把事情的一切交给了自己的小徒孙辈分的李大仙儿。

现在事情都是由李大仙儿处理,而王念则说了几句,让李半仙摸不着头脑的话。

听着祖师说着莫名其妙的话,李大仙儿知道自己大限将至,也许这就是,他最后的机会了,除此以外别无他法了。

土地庙前,万大酒包在四具尸体之间来回绕,急得火冒三丈。

听说李半仙金盆洗手,他跳着脚大骂:“李半仙儿,你这个王八犊子!居然是的过河拆桥的人。”

“以前柏清林的屁大点事,你都跑跑颠颠,这回柏清林就差这么一步入土,你还端上架子了,这不是他妈的小人吗?”

“柏清林尸骨未寒,有谁看笑话的,还有你李宝库看笑话的?”

亏得柏清林,一口一个老叔地叫着,李半仙,你真的不是人揍的儿!”

李半仙儿窝在家中,万大酒包骂他的话,他也都听到了。李半仙儿自己明白,这事做的实在是不仗义,是有些对不住死去的老柏大侄子。

“可自己的苦衷又有谁能知道呀?就是这几天的惊吓,也得让他少活三年。”

他心里叨咕着:“我李宝库是白活一世了。”

“出黑儿”这活儿传到我这块儿算是完了。上对不起祖宗八代,下对不住家乡父老啊。

“麻大吃活蹦乱跳的,倒地上就死了,他竟然没看出劫数。柏清林的劫难是他亲手破的,吃人家的,手里拿人家的,过后人还是死了,居然一下子死了两个。”

这种丢他道行的事,自从出道以来还没经历过呢,这可真是憋屈呀!

“这活,我还咋能干下去了?李半仙儿到现在是真的,心里一点底气都没有了。”

这次看到柏清林这一死,更是让自己震惊,当场就吓得发昏了,连怎么回的家,他自己都不知道了。

“可谁成想这个李半仙直接开始吐血没过一会儿,这个李半仙就死了。”

“洞沟的人们,听到李半仙儿的老伴撕心裂肺地哭嚎,才知道李半仙儿也死了。”

“人们都说李半仙儿,是被鬼给吓死的。”

狼洞沟土地庙前的死人,还没发送出去呢。这边“阴阳先生”李半仙儿又死了。

在远近十里八村的,都找不到“出黑的”的先生了,倒不是没有这样的人,就是这样的活儿,实在是没人再敢接了。

万大酒包无可推托,他成了忙人,两头忙乎得满头大汗。那头柏清林他们四个的灵柩,停在了狼洞沟土地庙没有发送出去。

这边“阴阳先生”李半仙儿,又暴病身亡了,实在是找不来别的“阴阳先生了。”

万大酒包突然来了那股子虎劲,他模仿李半仙儿的样式,给所有的亡人都扎了一个引魂幡,用手掌,往自己那没有几根头发的天灵盖,猛击了三掌:“我万大酒包豁出去了,大不了我也死了,死了还能咋的?”

人不能在这土地庙躺着,好歹得入土为安呀。

大伙都听着,我万大酒包就不信那个邪,今天就当一把‘阴阳先生。’

“大伙莫夸我对,也莫责我错,人世间哪个行当也缺不得!”

各家晚辈大侄子们都给我过来,在前边给你们的爹引路,我万大酒包一起给他们哥们几个发丧送葬!”

天近午时,阴晦许久的天儿也放晴了。凛冽的西北风夹杂着,如烟似雾的雪雾。万大酒包一声喊:“起灵喽!我的好哥们儿,跟我走,上路哎!”

“悲壮的唢呐声,须臾间在狼洞沟的土地庙前,呜咽着响起……”

“一个老人,目视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阴阳先生吗?还是不当的好。”

王念大声念叨:“我的好小徒孙,你走好啊,王念的眼泪也留了下来。”

“这不禁,让他想到了以前的故事!”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