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八章 唐立是有大功的!

换源:

  潘清白结结巴巴地把柳三娘的话说了一遍。

城主的脸上露出急切之色,表达的意思无非就是一切都是误会。

唐立可不管那么多当即便提出条件来,对潘清白说道。

“小头是他们的人,这笔账要算在他的头上,给出黄金五千两。”

“另外各色宝石十箱,还有各种香料,只要有便各来一百斤吧。”

“只要做得到这件事情我可以不跟他计较。”

毕竟将来还要打交道,所以他不仅把事情做得太绝,威慑一下你就行了。

城主听完之后连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不过他还提出了一个要求。

就是想要买他们的暗弩。

唐立不得不佩服这位城主的脑回路。

你这边偷自己的,还想要动手要挟自己,还想要买武器!

真是不知道是谁给他的勇气!

于是他直接回绝。

接下来交易进行的十分顺利,这就是武力的好处。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自己没有倚仗的本事,那就是任人宰割的鱼肉。

另外,唐立还索要了一张身毒的地图。

他们来到的是距离最近的一个地方,顺着海岸继续向下走,还有四五个。

这个消息可是把王夷清他们给高兴坏了,他不禁搓着手说道。

“大人这样一来的话,咱们这一趟可是算能够赚个盆满钵满了。”

唐立看了他一眼,开口道。

“不要以为他们傻这些国家,跟南邵不接壤,所以他们无法得到我们的商品。”

“每次出高价那也是因为其中有利可图,接下来你们在贸易这时要心里有个数。”

“如果一股脑地只知道卖,恐怕用不了多久就卖不上价钱了。”

王夷清点头如捣蒜。

“大人说的是小人,明白了,物以稀为贵嘛!”

等到他们赶到下一个地方的时候,当地的城主表现得极为热情。

而且也没有什么不规矩的举动。

很明显是他们在此之前的行为已经传开了,谁也不敢乱来。

反正得到了来自于东方的商品,他们就能够赚了更多的钱。

没必要在这个时候乱来!

还没走到一半,商品就卖光了,船舱里面装的大部分是粮食。

剩下的是黄金宝石香料等物。

这还是因为唐立强力要求。

要知道东壤和南邵刚刚平定,粮食紧缺。

如果全靠沿海的输出,这根本就不现实,要是从朝廷那边调运花费太大。

既然如此,多带一些粮食回去,也能够减轻朝廷的压力。

另外就是唐立命人绘制详细的海图,准备回去之后献给女帝。

毕竟这年头中原地区以天朝上国自居。

对于外面的情况了解得太少。

是时候让女帝睁开眼睛看世界了。

当船队返回港口,其他商人听说此行获利颇丰,那羡慕得不行。

原本有些不看好的海上贸易,现在重新火热起来。

而此时东壤和南邵那边也有银子源源不断地运来。

这是最近一段时间销售那些商品所分得的利润,要是这些银子就有将近四十万两。

另外他们提出的要求就是买粮食,让那些商人们又赚了一笔。

王夷清看向唐立的目光充满了敬畏。

这才是做生意,每个点都卡在要害之上,比别人看得更远。

出去一圈连吃带拿,回来光是卖粮食,就能够让他们增加一笔进项。

因此虽然唐立这边征收了将近一成的关税,这些商人们也是乖乖地缴纳。

毕竟在这些商人们看来,商道是唐立开辟的。

而且身毒那边的情况有极其的复杂,如果没有朝廷水师的支持。

他们今后的生意也做不安稳,多给一点也是应该的。

等到王夷清离开之后,柳三娘有些不解的问道。

“恩公,不是说要收三成的商税吗?现在怎么只收了一成?”

唐立笑眯眯的开口道。

“你怎么忘了?我不是说温水煮青蛙吗?现在只是刚开始。”

“看着吧,这些商人们赚到甜头,接下来就会不安分了!”

说到这里他伸了一个懒腰。

“出去走一圈,好累啊,接下来咱们继续游山玩水。”

柳三娘有些吃惊。

“既然恩公猜到这些商人们会有动作,怎么还有心思去游山玩水?”

唐立呵呵一笑。

“如果他们不闹出动静,我怎么好有借口下手呢?”

一听这话,柳三娘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色。

接下来的海上贸易回归正常。

大量的商品开始运送到沿海附近,等待装船出海。

而这一段时间唐立就真的在游山玩水,什么事情也不管。

把所有有关海上贸易的事情都交给朝廷派过来的官员。

虽然说现在海事局还没有真正的设立,不过架构已经起来了。

皇宫之中。

女帝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对孟小娴开口道。

“唐立果然是难得的人才,这么短的时间之内,不但平定了东壤和南邵。”

“而且还为朝廷开辟了新的商道,更为难的就是海事局收到的商税。”

“可是足足有五十万两,这还只有半年的时间,真是解了朕的燃眉之急。”

孟小娴眼中却是露出了担忧之色,放下手中的奏折,忧虑重重。

“这一次夫君提出来的,那些商人们肯定不同意。”

“近日朝中有大臣已经提出设立海事局,有与民争利之嫌。”

“如果此时提高商税的事情,一旦在朝堂上传开,必然会导致反对。”

女帝冷哼一声站起身来,冷声说道。

“这些人心中打的什么算盘,朕心里面一清二楚。”

“朝中有多少人没有接受过这些商人的资助?现在倒是站出来说这种话?”

“朝廷库房空虚的时候,怎么不见他们出来出主意呢?”

话是这么说,孟小娴心中却是担忧不已。

如果朝中这些大臣们一律反对,到最后事情会变成什么样也说不定。

关于反对势力太大,到了最后,这口黑锅很有可能会背在唐立的身上。

虽然说自己丈夫,志不在功名,但是也不能平白的清明受损。

此时女帝似乎猜到她想什么扭头道。

“你放心吧,朕心里有数,这件事情唐立是有大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