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该留还是不该留?

换源:

  几天以后朝廷开始清查女帝被刺杀一案。

涉案者多为一些平时对朝堂不满并且阴奉阳违的官员。

原本他们跟这些事情八竿子打不着。

但是朝廷之内官员不是谁的屁股都干净的,不查不要紧一查,那就兜不住了。

拔出萝卜带出泥,这一下可好,光是京城里面就查出来近百名的官员有问题。

这一下杀人的刀握在女帝的手中。

搞得京城里面这些官员们人心惶惶。

那些立场不坚定的马上趁着这个时候,改换门庭。

他们开始主动地向女帝示好,免得在这次风波之中殃及自身。

至于那些心中有鬼的,现在成为了真正的打击目标。

不过这些人也在心中盘算着自己犯的罪是轻还是重。

觉得有可能会逃过一劫的,干脆直接反水。

这时候在背后的大人物便冒出头来,那就是临淄王。

这位临淄王那是大有来头,是已故太上皇的亲兄弟豫王之子。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有资格继承为皇帝的。

太阳西沉。

女帝驾临孟府。

孟安带领众人前来迎驾。

让众人平身之后,女帝左右扫视一眼询问孟安。

“怎么不见唐立?”

孟安心中打了一个突,赶紧开口解释。

“回陛下的话,唐立没有身份,再加上他最近在操持海贸一事,如今不在府中。”

女帝听到这话轻轻点了点头开口道。

“没有想到他对于这经营之事如此的上心,这也是好事一件。”

听话听音,孟安马上就意识到女帝此行恐怕是为了自己这个女婿。

于是他一边招呼女帝,一边命人马上去请唐立回府。

晚宴过后,唐立这才匆匆赶回。

女帝见到他之后,脸上露出一抹笑容来,转头对孟小娴道。

“你们这次为朝廷运粮立下大功,我倒是想要听听这一路上的见闻。”

孟安一听这话,马上便躬身行礼。

他挥了挥手,让一众下人退去,自己也行礼告退。

孟小娴便开始讲了起来,见到女帝兴致缺缺,于是诉说得便简明扼要起来。

话已说完,女帝沉默片刻,忽然开口道。

“这一次的朝堂之乱,皆是因为临淄王而起。”

说到这里,女帝略微停顿片刻,这才继续道。

“今天朕不是以皇帝的身份跟你们说话,就是以朋友的身份闲聊。”

“你们有什么说什么,就算是有犯忌讳的话,出得你口入的我耳,绝不追究!”

孟小娴一听这话,心就不由得往下一沉。

她有些担心的看了唐立。

两人相处日久,她当然明白自己这位夫君。脑海之中有许多的奇思妙想。

当然说话这时也是没有什么顾忌。

好像在唐立的眼中就没有上下尊卑之分。

现在女帝又说出这样的话来,万一自己的夫君惹得女帝不喜,那岂不是平白招灾?

似乎猜到了她心中所想,女帝淡然一笑。

“人人都觉得坐在那龙椅之上,天下大权在握,日子便会过得,逍遥无比。”

“可是你们看看我现在过的什么日子!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只想着能够让这天下变得更好一些,不辜负先皇的期望,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这话说的算是推心置腹。

唐立当然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笑了一下,不答反问。

“敢问陛下,既然知道这事情是临淄王做的,为什么陛下迟迟不动手呢?”

女帝叹了一口气。

“不是我不动手,而是如今在皇室之中,能够有这般心思和能力的人不多了。”

“更重要的就是这样一来恐怕会引起动荡!”

这话里面的意思很明显。

女帝到了现在还没有子嗣,身为君王,自然要有长远的打算。

从这话里面就能够听得出来。

虽然说临淄王做出了这等事,当然是在女帝看来,这也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更重要的就是之前已经拿下了宁王,这时候再对临淄王出手,也会引起其他王爷的不安。

这话虽然没有说清楚,不过唐立夫妻二人也能够猜得出来。

这时候孟小娴开口道。

“陛下心中要是有所顾虑,不如找个别的由头处置临淄王。”

“等到将来时机合适,再秋后算账也不迟。”

女帝听完之后我以为点头看向了唐立有问道。

“你怎么看?”

唐立略微想了片刻,这才说道。

“我倒是有两个想法,一个就是斩草除根,永绝后患,因为这野心一旦有了就难以根除。”

“另外一个嘛,就有些不太好说了。”

听到这话女帝微微挑眉。

“刚才我已经说了,今日咱们只是朋友,没有君臣。”

唐立摇了摇头。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我的意思是说,如果陛下觉得临淄王是可造之材。”

“那还不如把他留在自己的身边,如果能用就加以调教。”

“如果要是不能用的话,临淄王取死必有其道,陛下又何必忧心呢?”

女帝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孟小娴则是心中大惊。

如果要是女帝采取第一种法子,那倒没什么,跟她所提出的建议差别不大。

一旦女帝采用第二种法子的话,那可以说搞个不好就后患无穷。

于是她赶紧开口道。

“像是这种野心勃勃之辈,就不能让他入京城。”

“如果将来临淄王在京城之中,联系其他朝堂官员,岂不会酿成大祸?”

唐立这时候则是开口反驳道。

“这世上有能之人,何其多矣,我觉得大浪淘沙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把他留在外面不便于掌控,还不如让他留在京城,待在陛下的眼皮子底下。”

有句话他没说出来。

很明显女帝心中有长远的打算,那就是为将来继承人选择做准备。

这种事情历朝历代都有教训。

储君选得好那么就能够保证政策的连续性,而且朝堂还会相对比较稳定。

虽然说女帝现在年纪还并不算太大,不过也是时候考虑了。

见到孟小娴开口想要说话,女帝抬起手来阻止看向唐立问道。

“那与你之间,临淄王该留还是不该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