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心宽道远

换源:

  蜈蚣百足,行不及蛇。

雄鸡两翼,飞不过鸦。

九节菖蒲能量磅礴,宵烛仅有横骨境修为,贸然全部吞下,只会浪费药力。

甚至有可能因猛烈毒素暴毙。

她量力而行,初时只吞下一节。

一股浓郁能量在体内游走,宵烛立即运转导引法,牵引这股能量游走全身。

药力洗炼虫躯,灵气增长法力。

毒素强化毒液,生机延续寿元。

更有一股玄妙力量滋养神魂灵觉。

山中无岁月,转首已十年。

惠风和畅,桃花绚烂。

洞中谷已恢复原貌,山壁藤萝葱郁,芝兰飘香,崖下菖蒲苍翠,柳树枝繁叶茂。

蝴蝶飞舞,蜜蜂忙碌。

伴着一道咔嚓声响,崖上一块冰块破碎,一只莹虫抖落身上冰屑,振翅高飞。

阳光下玄色虫躯通体如玉,熠熠生辉,体型修长,虽外表无太大变化,但气质更灵动,隐约间有几分出尘圣洁,威压更强横。

整座山谷生灵都蓦然安静,众多虫类匍匐在花草树木间,俯首称臣,发出各种波动。

“参见……王!”

“拜……见……萤王!”

除了莹虫族,还有蝶族蜂族。

这些波动是不同虫子的声音。

若非宵烛修为大进,先天灵觉更敏锐,根本辨识不出,不懂其中之意。

她发出一股特殊波动,三虫族都听懂其声音:“无需多礼,起身吧!”

收敛翅膀,落到崖上。

看着围绕自己翩翩起舞的三虫,宵烛心情不错,蝴蝶跳舞,蜜蜂伴奏,莹虫掌灯。

欣赏一段独特表演后,她命三虫退下,旋即落到一株菖蒲上,细心查看自身变化。

———

宝物难寻,机缘难求。

吞下那节菖蒲后,宵烛没囫囵吞枣,暴殄天物,而是细水长流地炼化。

十年消化,十年炼化。

她从中获益,进步斐然。

修为已横骨圆满,法力暴增数倍。

虫躯与神魂都有显著提升,毒素更是深邃,细心感知,连她都有种惊悚感。

且因她数次叩心关,经常擦拭打磨道心,又悟性出众,悟道顺遂,宵烛道基牢固,没因修为暴涨而根基虚浮,法力精纯。

甚至对水木一道都有了别样感悟。

幻术毒术等都跟着水涨船高。

梳理自身,对力量掌控入微后,一股饥饿感传来,宵烛一声令下,蝴蝶与蜂蜜立即送来各种花蜜,莹虫后辈也及时送来甘露。

食蜜饮露,宵烛表情惬意。

两样食物都远超普通花蜜甘露,不仅滋味可口,还有一股微弱灵力洗刷身躯。

对这种结果,她并不意外。

十年光阴,物是虫非。

四只妖躯血肉早就被消耗殆尽,仅剩下绿毛龟甲与河狸骨骼。

谷中三虫族经历数代演化,终于在四妖血肉力量耗尽前,孵化出妖虫一代。

生命力不同,妖虫数量不等:

【蜜蜂生命力顽强,孵化出五只妖虫,包括一只蜂后】

【蝴蝶生命力一般,孵化出三只妖虫,两雌一雄】

【萤虫生命力脆弱,孵化出两只妖虫,正好一雄一雌】

虽才出关,但宵烛始终留有一丝灵觉警戒,防止发生意外,自关注到三虫蜕变。

饱餐一顿后,她没厚此薄彼。

一视同仁,传授给众妖虫修行法。

柴多火焰高,虫多力量大。

修行越往后,越讲究法地侣财。

她无雄厚背景与丰富资源,没完整传承与名师指点,是地道草根、山精野怪。

只能靠自己奋发图强,卖力争先,抢夺地盘,积累资源,摸索修行,总结得失。

哪怕得了白龙馈赠,获得机缘,也只比其他山妖道途平坦些许,少走一些弯路。

实际上,考虑到虫族天生弱势,宵烛优势就变得不明显,大部分虫族寿命短暂,蜉蝣、莹虫等尤甚,哪怕踏上修行路,亦如此。

综合思量下,宵烛打算扶持本族与蝶蜂两族,众虫合力好过单打独斗。

若麾下有众多妖虫可供驱使,为她分忧解劳,宵烛就能在修行上更集中精力。

比如,打探消息、收集资源、提供食物等,随修为增长,他们可做之事会递增。

这算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侣!

故而,修行之余,宵烛会用心培养这些妖虫,相信他们未来会给予自己丰厚回报。

———

收敛思绪,莹虫振翅。

顺着洞顶天井,飞出山谷。

闭关十载,宵烛一直不曾动弹,如今静极思动,要游览孤山,放松身心。

修行做妖,都不能一味拧紧自己。

张弛有度,沉浮于心,才是上乘。

正因清楚这点,她才要遨游孤山。

既方便自己了解这座山脉,不做井虫,又能借锦绣山河,去除浮躁,陶冶性情。

环行孤山,穿林过谷,美景入眼:

振翅山坡,见草长莺飞。

游弋山溪,见烟波浩渺。

翱翔山谷,见百花盛开。

飞腾山巅,见云海雾霭。

前世困于病房,只能通过文字与视频了解大千天地,阅览锦绣山河,哪怕不出门,便见四方风景,领略寰宇风光。

可都流于表面,难以真正入心。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这次宵烛亲自游览山河,看春回大地,万物复苏,不由心旷神怡,气概豪迈,内心狭小天地逐渐拓宽,在腾飞中改天换地。

由一条普通山溪变化为百里孤山。

心远天地阔,心高大道宽。

心长一寸,路扩一丈。

游览过程中,宵烛得自然山水洗礼,心灵升华,内外蜕变,道心更纯粹,目光更长远,思想更成熟,格局更宽广,气质更沉静。

心有孤山,万物可见。

格局已开,大道显象。

宵烛从清晨飞到日暮,又由傍晚飞到深夜,见日升月落,看昼夜交替。

观漫天繁星照亮黑暗。

瞧遍地萤火点燃山野。

翌日清晨,日月交泰,昼夜更易时,宵烛脑海灵光一闪而逝,尽管速度很快,若流星匆匆,可不像初入道前那般溜走。

这次她抓住灵感尾巴,仰望星空黑夜,远眺云海旭日,低头沉凝,若有所思,隐约间对未来大道有了看法,找到方向。

可惜,感悟寥寥,最多算是抓到蛛丝马迹,对此,宵烛并不气馁。

自家虫知晓自家事。

满打满算,她仅修行二十载,积累不足,能有感悟已是不易,不能贪得无厌。

只能暂时将其压在心里,等底蕴足够,再博观约取,厚积薄发。

到那时,就是自己一飞冲天之日。

有志者事竟成,宵烛对未来充满信心。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