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马看见什么,是人决定的

换源:

  随着岳云带领的背嵬军加入战场,孙策军顿时崩溃了。

原本以为自己是伪装成猎物的猎手,结果发现自己仍然是猎物。

这心里的落差,不是顷刻间能够消化的。

孙策立马就准备领军突围。

但想突围又谈何容易。

为了防止孙策向丹阳城逃跑,李默特意绕了一个大圈,来到了孙策军身后。

而孙策的前方是熊熊燃烧的军寨,

两侧均是河流,河道虽然不深也不宽,但也非人马可以淌过的。

孙策军几乎已经陷入死地。

众将也知道此刻的处境,黄盖大喊道:“义公(韩当),德谋(程普),我等三人为将军拖住敌军,孙郎你领亲卫穿军寨突围吧。”

韩当和程普两人也知道已经到了生死之际,丝毫不带犹豫的道:“正当如此!孙郎速走。”

若在平时,三人均称呼孙策为将军,而现在却称呼他为孙郎,这是在生死之间,将孙策视为了后辈,老主公孙坚的子嗣。

他们所为的,仅是对后辈的关爱,是想以死来报答孙坚的知遇之恩。

孙策两眼含泪,愤然道:“诸位叔叔休要多言,策今日不过有死而已,断不能独生。”

“孙郎糊涂,有你在,孙家尚可卷土重来。若你身死,又有谁能继承老主公的遗志?又有谁能为老主公复仇?”

“难道你已经忘了在老主公灵前所立的誓言么?”

孙策唇角被自己咬出了血,脸上的血与灰完全挡不住他铁青的脸色。

“孙郎切勿犹豫,当断不断,反受其乱。休让我等白白牺牲。”

黄盖是个急性子,见孙策还在犹豫不决,顿时红着双眼对着孙策怒喝道。

孙策闻言抬头,看着黄盖眼神中决死的坚定,点点头道:“策在此拜谢诸位叔叔高义。策在此立誓,他日必手刃李默,为诸位叔叔报仇雪恨。”

黄盖这才欣慰一笑道:“正是此理,孙郎速去。”

言罢,提起自己的双鞭,转身向敌军杀去。

“孙策休走,吃某一枪。”太史慈见孙策意欲突围,顿时大急。

“你的对手是我。”韩当挺枪杀到,拦住了太史慈。

一番厮杀后,三人发现孙策还未突出战圈,急道:“孙郎为何还不走?”

孙策急得快哭出来了,无奈道:“马匹畏火,不肯前行,为之奈何。”

程普颇有一番急智,大喊道:“马看见什么,是人决定的。遮住马眼即可。”

孙策闻言恍然大悟,即刻撕下大氅的一角,绑缚在马眼之上,其麾下亲卫也纷纷效仿。

这一次,在三将的拼死抵抗之下,孙策及麾下亲卫顺利的冲过大火,突围而去。

太史慈见状大恨,正欲向身前的韩当下死手。

却听李默在战圈外围大喊道:“众将士听令,休伤三将性命,给我抓活的。”

军令如山,即便太史慈再不甘,也只得听从命令。

在太史慈和岳云绝对的武力压制下,三将竟连自尽都做不到,不过一盏茶的功夫,便纷纷被击落了手中武器,被人拖下马来捆绑于地。

所剩的军卒,除少数跪地请降外,转眼便被屠戮殆尽。

岳云自去打扫战场,太史慈领人将程普韩当黄盖三人押至李默身前。

也不等李默出声,三人齐声破口大骂,翻来复去就是“匹夫”“贼子”“鼠辈”之类毫无创意的言词。

李默伸出小拇指掏了掏耳朵,半点没有跟这三人说话的兴趣,挥挥手便让人把这三个情绪激动的家伙拉了下去。

“主公,我等接下来如何行事?”

太史慈拱手问道。

这就是作为上位者的宿命么,总有人来问下一步如何行事。

“带上这三个家伙,我们去丹阳城走一趟。这军寨都烧了,先把住的地方给解决了。”

“诺。”

此刻,丹阳城下

孙策突围之后,绕了一个大圈,才领着百余名亲卫赶到了丹阳城外。

叫开城门后,看着迎过来的周尚周瑜等人,孙策再也绷不住了,一时间放声大哭。

眼泪与脸上的血水和灰烬混在一起,原本俊朗的面庞顿时变成了大花脸。

见孙策如此失态,周尚周瑜两人不由大惊,急问缘由。

听孙策断断续续陈述完毕,周瑜顿时伏败于地,也是放声大哭道:“此皆愚弟之过,竟陷兄长于死地,更是害了三位将军及众将士的性命。”

周瑜以头磕地,周尚虽不忍,但此事确实是因周瑜而起,倒也不好当着孙策的面出言安慰。

“吾自以为足智多谋,文武双全,不想却不过是个笑话。如今害兄长至如此境地,吾还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言罢,周瑜突然起身,抽出随身的长剑,就往脖子上架去。

孙策和周尚同时大惊,孙策再也顾不得发泄情绪,抢步到周瑜身前,一把就夺过了长剑。

“公瑾何至如此,实乃那李默太过狡猾,与公瑾无关。”

“兄长休要安慰于我,兄长乃是听了我的计策才有此大败。”

“公瑾,非是我安慰于你,那日你献策之时,我自付如果自己是李默,必然会中计。”

“况且当下时局艰难,为兄正要仰仗公瑾之谋,公瑾断不可轻言生死。”

周尚也赶过来帮腔安慰。

正在三人感叹之时,城上有巡城士卒喊道:“有兵马靠近,速关城门。”

闻言,孙策刚稳定下来的情绪顿时又爆发了。

“李默狗贼,阴魂不散,某这便和他拼了。”

说完便转身欲出城厮杀,被周瑜一把拽住。

“兄长勿急,你我先登城一观再做计较不迟。”

两人刚上得城墙,就见远处正逐步靠近的军阵之中,有一将当先而来。

正是太史慈。

只见太史慈策马奔至城下三十步左右便不再靠近,而是大喝道:“城上之人听着,某奉吾主之命,特来送信。”

言罢,太史慈取下马背上的长弓,弯弓搭箭。

“看箭。”

弓弦应声而响,嗖的一声,一支羽箭便扎在了城上门楼的柱子上。

“吾主之意已尽在书信之上,给尔等半个时辰。时间一到,我军即刻攻城。尔等切莫自误。”

言罢,太史慈便兜转马头,策马而去。

不多一会儿,便有士卒取下了缚在箭尾的书信,呈给了周瑜。

周瑜打开信纸一看,不由大喜道:“兄长,三位将军还活着。”

孙策闻言不由也是喜道:“当真?”

“那李默来信,欲以三位将领的性命换取丹阳城池。”

孙策闻言却是一滞。

如果这丹阳城是自己的,自己会毫不犹豫用来换取程普三人。

但这丹阳是周善的城池,连自己也不过是借着周瑜的光,客居于此。

自己不能慷他人之慨。

似乎是看出了孙策的纠结,周瑜笑道:“兄长勿忧,瑜正欲劝叔父撤离此地。”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