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我就去找母后

换源:

  “老三,你这分明是在和吕氏过不去啊。”

待吕氏离开后,常清韵才略显无奈地对朱棡说。

“不过是一个侧妃罢了,我根本不在乎。”

朱棡摆摆手轻描淡写地说。

“关键在于江南吕家,吕本怎会坐视自己女儿吃亏?”

常清韵用指尖点了点朱棡额头,语气带着几分不满。

“吕本?”

朱棡嘴角浮现一丝冷笑,“姐姐尽管放心,就算他知道,他也只会缩着不敢吭声。”

但如果吕本真的不知趣,朱棡倒也不介意先对付江南吕家。

“嫂子,你是太子妃,手中权柄绝不能丢,可一个侧妃凭什么能暂代东宫之权?”

“若她以此拉拢人心,把太子府的侍女招至麾下,姐姐可曾想过自己的处境?”

接着,朱棡又盯着常清韵,语重心长地说。

“不至于吧?”

听罢,常清韵虽心中有些忐忑,但仍皱眉质疑。

“嫂子,你该懂什么叫知人知面不知心,毕竟你嫁的人是太子,未来的皇帝。”

“等老大登基,你便是皇后,到底有多少人觊觎你的位置,你有考虑过吗?”

“再说,吕氏可是江南吕家嫡女,难道她真甘愿屈居侧妃?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看着眼前有些单纯天真的嫂子,朱棡只能摇头叹息。

在大明勋贵的女儿里,只有两家的女孩性格单纯,其余的个个都精明得很。

谢钰儿正是朱棡从小疼到大的那个单纯女孩。

“嫂子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常清韵虽然性格单纯,但读书不少,自然听得出朱棡话里的意思,于是转向朱棡问道。

“整个东宫的人事都要重新安排,全权交给你来处理,毕竟这是姐姐的权力。”

“再让师父派一个既机灵又忠心于你的丫鬟来照顾你的生活,帮你管理东宫事务。”

这样,弟弟在外头也就能安心了。”

这时,朱棡换了种称呼看着常清韵,稍作停顿后接着说道:“过几天,我会让府上的大夫入宫为姐姐仔细检查一下,防患于未然。”

历史上,常清韵在洪武十一年生下朱允炆之后不久就去世了,那时她才二十四岁。

因此,为了确保她的安全,朱棡打算让东宫外的大夫为她诊治。

毕竟历史众说纷纭,对于早逝的太子妃常氏的死因,后人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被害致死,另一种认为是生产所致。朱棡觉得两种可能性都有。

“好的。”

常清韵没有拒绝朱棡的好意,点头笑道:“最近确实感觉有些疲惫,正好想请御医来看看。”

“姐姐,有需要还是要请御医,不管他们怎么诊断,开什么药,都不能吃。”

听到这里,朱棡语气坚定,眼中透着深思熟虑的光。他再次看向常清韵,说道:“这样也可以看看这些御医的想法。”

“嗯。”

常清韵轻轻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温柔的笑容,“还是你考虑得周全,要是换成茂弟,肯定不会有你这么细致的心思。”

“再过些年头,我会把常茂带到太原锻炼一番,到时候姐姐就不用再为他操心了。”

提到常茂时,朱棡的脸上浮现出笑意。

“是啊,常家子弟理应报效国家,上战场也无妨。”

常清韵也完全认同朱棡的看法,毕竟常茂可是常遇春之子。

“我就知道你在这儿呢。”

话音未落,一阵爽朗的笑声从殿外传来。朱棡与常清韵回头一看,只见朱标已走进来。

“殿下。”

常清韵站起身施礼,而朱棡则懒得多动一下。

“清韵,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不必拘礼。”

朱标一把扶起常清韵,虽语气带着几分责备,可细品之下,哪有一点责备之意?

“嗯。”

常清韵这才作罢,随后与朱标一起坐在朱棡身旁。

“要是让那个小娘子知道了,岂不是要伤心欲绝?”

接着,朱标侧身对朱棡调侃道,话语中透着轻松的玩笑味道。

“我和钰儿一直通信,我明儿个就打算去看看她。”

朱棡摇摇头说道。

“随便你吧,不过记得带份礼物,毕竟谢成替你背了不少黑锅。”

尽管如此,朱标依旧笑着逗趣朱棡。

对于此,朱棡只是轻轻撇了下嘴说:“这不都是老爷子的责任吗?”

“那还不是咱俩的爹?”

朱棡话刚说完,朱标便有些不耐烦地瞪着他道:“你们父子三年不见,就不能好好说话?非得惹老爷子生气不成?”

“那你去找老家伙理论啊,关我什么事?”朱棡翻了个白眼说道。

“可他终究是我们爹。”朱标无奈地叹了口气。

“你是不是傻了,这还不明白,我是为了他好啊?”

正值交谈之际,朱棡猛然挺直身子,直视朱标说道:“那老家伙上次听了个半途就跟我闹腾起来,你莫不是以为我喜欢跟他拌嘴不成?”

“此话虽是不假,然则你……”

朱标目光转向朱棡,欲言又止,却被朱棡不耐烦地打断:“好了好了,你与那老头一伙儿,我便是那不肖子孙便是。随他去罢,这烂摊子我不收拾了。”

实际上,跟朱元璋对抗三年余,朱棡早已疲惫不堪,那顽固的老头实在难以动摇,不如就此作罢,为父子和睦计,也不再劝阻了。

自今日起,我撤了,这总可以了吧?

“谁说你不孝?不过希望你以后说话柔和些,莫要惹咱爹生气。”

朱标瞪了朱棡一眼,随即拉着他的手,语重心长地说:“你知悉的,咱爹好要面子,莫要让他太过尴尬。”

“唉……真是难伺候。”

朱棡苦笑着摇头。

“要不,你干脆……?太原那边有近二十万大军,保准你能登基称帝。”

言语之间,朱棡眼中闪过一丝热切,看着朱标道:“到那时,你可以让老头住进坤宁宫享福,由你掌理国事,我想这能省去不少麻烦。”

忽然,“咚”的一声,脚步声响起,朱元璋怒气冲冲地走进坤宁宫。朱棡竟毫无察觉,依旧滔滔不绝地对着朱标说话。

----------

“大哥,你这般沉默,莫非是在顾虑我会对你不利?”

“唉!咱们兄弟之间,你还信不过自己的亲弟弟?”

“罢了罢了!”

“等到了太原,我会把兵权全交给你,不过军中事务,你不可干涉。”

“等你登基之后,老弟相信你定不会亏待于我。”

朱棡正对朱标侃侃而谈时,朱元璋已悄然立于他身后。

片刻之后,朱元璋朝朱标和常清韵递去一眼,二人本欲起身行礼,却被这目光定在原地,心底默默为自家笨弟弟祈祷。

只盼莫打得太过狠辣……不对,莫伤得太重!

“咦?怎都不言语了?”看着东宫里的安静景象,以及噤声的朱标与常清韵,朱元璋眸中闪过一丝疑虑。

“无需顾虑,放手去做,早日登基。”

话说至此,朱棡也不再收敛,转头向朱标继续说道。

“若败了又如何?”

朱元璋再次瞥了朱标一眼,令其额前泛起阵阵寒意,硬着头皮问朱棡。

“你何时变得如此畏怯?”

听罢,朱棡挑眉看向朱标。不过他亦能猜到朱标心中有所忌惮,便安慰道:“你且安心,咱们打过多年战,兵法娴熟,徐叔他们那点招式不值一提,我定让你登上皇位,绝不会败。”

稍作停顿,朱棡又转向朱标道:“再说,即便失败,父王待你甚厚,难道还会取你性命不成?”

“那若是你呢?”

朱标此刻几乎要哭出来,额头沁出冷汗,却仍迎着朱元璋冰冷的目光质问朱棡。

“难怪,你这混小子竟想留老三在京,原来老三早已是你的人。”

朱元璋怒瞪朱标一眼。

这三兄弟情谊深厚,朱元璋心中明镜似的,却万万没料到他们亲密无间到这般程度!

真没想到啊,朱标这副忠厚模样,腹黑起来竟如此厉害!

今日若不给你们点教训,岂非误以为我老朱年迈无力,对吧?

你……

还妄想飞上天不成!

若你能登临高位,我们即刻便奉你为帝!

然而,朱元璋内心却轻松了许多。自家老三性格刚毅果断,凡事都替长子朱标考虑,甚至不在乎手中兵权。

这样兄弟间为了皇位拼个你死我活的事情,还会发生在他们家吗?

“老三,我求求你别说了!”

常清韵此刻真是愁苦万分,想劝又不敢开口,只能看着弟弟在那里展示才艺,是给想拉拢他的朱元璋看吗?这谁能受得了!

“我?”

“这事我没瞒着老二吧?”

好家伙!

朱棡话音刚落,朱标整个人都慌了!

原本跟老二没关系,现在连老二也被扯进来了,这局戏越演越热闹,朱标都不知道怎么收场了。

“父亲,您站在老三身后做什么?”

此时,一个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带着几分疑惑。

只见朱樉与王月悯站在门口,好奇地打量着屋内的情景。

听到这话,朱棡只觉一股寒意从脚下直冲脑门,脸上得意的表情瞬间冻结。

接着,朱棡僵硬地转过身,努力挤出一个尴尬的笑容,却发现嗓子像被堵住一样,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哎哟!”

“大哥,你害我!”

“小兔崽子,你也敢谋反!”

“你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

“就凭打败一个小小的北元就想跟我较劲,你也不想想自己够不够格!”

.......

“老头子,你再打我,我就要反击啦!”

“?”

“反击?你还想反击!”

可迎接朱棡的,只有朱元璋重重一脚,东宫随即传来一阵凄厉的哀号,还夹杂着朱元璋的怒骂声!

夜幕降临,明月高悬。三位皇子,鼻青脸肿地坐在东宫石阶上,互相对视,气氛沉闷。朱樉最先叹息,这个计划还没实施便已夭折,实在令人沮丧。洪武帝的手段太过阴狠,让他们措手不及。

“老大,有没有抽的东西?”朱樉问。

“抽的东西?这是什么东西?”朱标疑惑地摇头。

“算了。”朱樉摆手,心中遗憾,这里没有香烟,让他怀念起从前的生活。

“早知道就不回来了,这应天府什么都没有,哪里比得上太原的夜市热闹。”

朱樉又低声咒骂了一句。

“大哥,父皇今天怎么又发疯了?”朱樉继续问,“要是他无缘无故打我,我就去找母后。”

最冤的是朱樉,他什么都没做却挨了打,这样的父子关系也太不公平了。

“别闹了,去休息吧,找母后只会让你更惨。”朱标瞪了朱樉一眼,朱棡则轻抚朱樉的头表示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