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海禁政策,祸国殃民,朱元璋动杀心!(求收藏求鲜花)

换源:

  “朱祁镇身为皇帝被俘虏,给国家带来危难就够没用的了。”

“没想到,关键时刻居然跑去叫门添乱。”

“朕要是在他的面前,保准骂的他狗血淋头。”

纵观李世民的前半生。

要么是在冲锋陷阵,追杀敌人。

就是在杀敌的路上。

哪怕登基为帝之后,他也没消停过。

一直在保卫大唐,为大唐开疆扩土做努力。

也是因为他能打,才更瞧不上贪生怕死的朱祁镇。

“系统检测到唐太宗李世民气炸了的情绪。”

“窝火情绪值加6000。”

“恼火情绪值加10000。”

“……”

“幸亏关键时刻于谦指挥得当.”

“还有敢于承担责任的朱祁钰站了出来,亲上战场,振奋士气。”

“否则京师保卫战能否胜利,真的很悬。”

“这个于谦确实厉害。”

“是一代可歌可泣的贤臣。”

长孙无忌摸着胡子,满是佩服。

扪心自问,遇到如此危局,他都无法做到这么冷静。

李世民看向卷轴,眼中不自觉地流出眼馋之色。

于谦的作战指挥他看了,水平很高。

可以说,没有于谦,大明打不赢这一战,保卫不了京师。

像是于谦这种能文能武,又极为忠心爱国的大臣。

他是眼馋到心里了。

“大唐没有于谦真是可惜了。”

“但是朕还是愿意相信,大唐存在像是于谦这样力挽狂澜的人才。”

就在此时,皇后长孙无垢擦着眼泪走来。

“陛下,我们大唐的公主真的要送去北方和亲吗?”

李世民愣了一下,随即暴跳如雷。

“和亲?谁说和亲的?”

“朕要向突厥开战!”

……

朱辰府邸。

朱辰望着画面中,众位帝王和枭雄的表现。

陷入了沉思。

“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于谦靠着自己强悍的力量,硬是为大明续命近二百年。”

“他的事迹,也是享誉后世。”

“我朱辰佩服他。”

缓和了好一会情绪之后,朱辰点开了系统面板。

看到账户上的情绪值还在疯狂上涨。

眼睛火光跳跃,这下能买不少美酒了。

……

在家躺平多日,朱辰才去都察院上班。

没办法,当米虫吃吃喝喝的日子容易让人上瘾。

刚踏入都察院门口。

左都御史刘伯温看到朱辰打个哈欠,懒懒散散的样子,无奈摇摇头。

朱辰来到他办公的位置,趴在桌子上,刚想再偷懒睡会。

“中书省那边已经出台了海禁政策,皇上已经审阅过了。”

“打算这两天就对外公布。”

“很快张士诚和方国珍那些残部得不到补给,抢不到东西就等着自取灭亡吧。”

“不得不说,海禁政策这办法挺好。”

两名同僚从附近走过。

朱辰听到这些,倏地眼睛跳动火苗。

朱元璋要颁布海禁了?

大事不妙!

赶紧拉住其中一名同僚,询问一些情况。

然后在他们走了之后,朱辰抓紧坐回位子,提笔写奏疏。

上面只有短短十二个字。

“海禁政策,祸国殃民,遗祸无穷”。

写完,合上折子,踹在怀里,抓紧出了都察院。

刘伯温看着刚刚还认真提笔的朱辰,没过多久,就又走了。

气的胡子抖了抖。

“年轻人太放肆了。”

“居然把上班当儿戏。”

不过皇帝朱元璋都没说什么,刘伯温就更不会管了。

朱辰把这折子按照流程送上去,然后就甩着袖子出了皇宫。

坐着雪橇拽着绳子指挥狼王,往家的方向赶路。

“快点,大狼、二狼、三狼,今天回去给你们多准备点肉食。”

“呜呼!”

虽然寒风刮在脸上有点疼,但是一点不影响朱辰的心情。

反而很高兴的发出愉悦的声音。

因为他发现薅朱元璋情绪值的大好机会来了。

……

朱元璋中午专门去慈宁宫看望了马皇后。

回到文华殿,来到龙案旁准备处理政务。

桌子上放的奏折,是刚送来的。

坐下之后,拿起奏折批阅。

没一会就批阅了几本下去。

伸手再拿起翻开,看到上面浮现的十二个字。

海禁政策,祸国殃民,遗祸无穷。

相当醒目。

朱元璋太阳穴突突直跳。

脸色骤然弥漫恐怖的乌云。

一旁候着的太监王景弘吓得瞳孔紧锁,浑身汗毛竖起。

默默地垂首,想后退。

不用想就知道这折子里的内容肯定触及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锦衣卫千户二虎呼吸一紧,额头都有些冒汗了。

有些好奇,这折子里写了什么,惹得朱元璋如此不快。

“好大的胆子!竟敢上书反对海禁政策。”

“这可是咱钦定的政策。”

“咱倒是要看看,是谁敢忤逆咱的意思。”

朱元璋拿起奏折,看到署名居然是朱辰,愣了一下,随即怒火中烧。

将折子砸在地上。

气的胸膛剧烈起伏,胡子来回抖动。

“气死咱了,这个朱辰居然屡次三番忤逆咱的意思。”

“挑衅咱的威严。”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