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玄武门之变

换源:

  李建成正盘算要不要继续往武德殿走的时候,忽然临湖殿旁边的草丛中,闪过一道亮光。

那是初升的阳光照在钢刀上的反射。

“哎呀不好!有埋伏!”

二人勒马掉头,就要往武德殿赶。

远处二十米处,闪出一人来,那人头戴软脚幞头,骑着一匹高头俊马,正是李世民。

李世民的身后,跟着走出来六、七十人,当先三人正是尉迟敬德、长孙无忌和房玄龄。

“太子、齐王,怎么掉头回去了,咱们一起去面见皇上吧!”

李元吉大喝道:“好秦王,你竟然在宫内埋伏甲兵,你不怕杀头吗?”

说罢,李元吉抽出佩弓,搭上羽箭。不想由于李元吉突然遇险,心情激荡,拉了两次,竟没有拉开弓。

李建成大叫道:“常何害我不浅……”

就要打马向着玄武门的方向逃窜。李世民张弓如满月,一箭射出。羽箭挟着破空急掠之声,瞬间而至,正中李建成后心。

李建成哼都没哼一声,一头栽下马来。

李元吉看到李建成被杀,吓得催马便逃。李世民拍马追了上去。

兄弟二人骑的都是俊马,片刻之间,就与尉迟敬德等人拉开了距离。

尉迟敬德见李世民追的急,在后面快步追上,大喊道:“大王等我!”

李元吉当先跑入一片树林当中。李世民追进树林,不想追得着急,一根树枝刮住了李世民的盔甲,摔落下马,整个身子无法动弹。

李元吉回头看见李世民失去行动能力,而他身后的那些护卫还没有追上来。心下窃喜,这可真是天赐良机。太子已死,只要自己在秦王府众将追上来前,杀掉这个二哥,那皇帝之位就是自己的了。

李元吉惶急的一跃下马,跑了过去。因为要见皇帝,所以没有带着佩刀,急忙之下,拿起弓弦,勒在李世民的脖子上,双手绞紧。

李世民只觉得呼吸越来越是困难,脸色发紫,眼珠外突,眼见就要命丧李元吉之手。

突然身后响起一声暴喝:“体得伤害我家大王!”

尉迟敬德从后面杀到,到了跟前,一脚踢开李元吉,顺手扶起了李世民。

李元吉眼见李世民救兵已到,自己再无胜算,匆忙向着武德殿的方向跑去。只要见到李渊,就安全了。

只是他没有想到,就算是皇帝李渊,此时,也只是一枚棋子罢了。

李世民见李元吉逃走,指着他嘶哑着嗓子对尉迟敬德说道:“别……别管我,别让……让他跑了!”

尉迟敬德捡起地上的长弓,抽出一枝羽箭,嗖的一声射出,正中李元吉后心。

李元吉身子又向前跑出三四步,终于扑倒在地上。

段志玄赶了上来,快步走到李元吉身边,伸出手来,探了一下他的呼吸,抬头说道:“齐王死了!”

李世民死里逃生,想想刚才的险境,也自惊出一身冷汗。

若不是尉迟敬德赶来及时,这时自己只怕已经魂归西天了。这个尉迟敬德,必须好好感谢!

“志玄,你马上到玄武门通知张公谨,让他速关城门,不准放任何人进宫!”

“敬德,你带刀持戟,速去保护皇上。看到皇上,你就说太子齐王谋反,已被我诛杀,请皇上放心。”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阴毒,低声对尉迟敬德说道:“如果皇上对此事稍有异议,你就……”

后面的话,李世民没有说,而是用右手做了个下斩的动作。尉迟敬德马上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这是逼宫,如果李渊有责怪李世民的意思,就由他尉迟敬德代替李世民完成杀掉李渊的责任。

尉迟敬德心狠手辣,做事毫不留情。他已亲手杀死了李元吉,也不怕再背上个弑君的罪名。

尉迟敬德脸现坚毅,冲着李世民点了点头。毅然决然的转身向着海池方向奔去。

如果李渊真的责怪李世民,他就要替李世民背负这个骂名。尉迟敬德知道,真的走到那一步,自已也是必死无疑。

就算自己与李世民关系再好,做为新皇帝,也绝对不会留着一个弑君弑父的人。

他一定会找个借口杀掉自己,为父报仇!

在这盘棋中,所有人都是一枚棋子,唯有李世民才是那个下棋的人。尉迟敬德知道这后面的道理,可他仍然毫不犹豫的担下来。

他这一生富贵都是李世民赠予的。他是李世民的死士,一个死士,应该付出生命的时候,就要义无反顾!

海池一艘舟上,李渊与宰相裴寂、萧瑀、陈叔达等心腹大臣正在谈笑。宫内厮杀的消息,还未传到李渊这里。

就见一员武将,身披铠甲、手持长矛,率兵直入海池。那人气势汹汹,满脸杀气。

李渊被来人吓得一激灵,带武器入宫见皇帝,那可是灭门的大罪。李渊强忍着恐惧,大声呵斥道:“来者何人,怎敢带武器进宫!”

尉迟敬德答道:“我是秦王府的尉迟敬德,太子和齐王谋反,已被秦王诛杀,恐惊动陛下,特来护驾。”

说完,虎视眈眈的望着李渊。

尼玛,这哪里是护驾,这分明是来逼宫的吗!

李渊望了几个心腹一眼,这些人的眼中,都露出了恐惧的神色。

众人都知道,李世民名义上说太子谋反,实际上是他发动了政变。现在,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极其危险的境地中。

李渊心念电转,这个尉迟敬德胆敢带着武器站在自己面前,说明宫中局面已然失控。

众人生死都在李世民一念之间,他既然能杀兄弟,自然也敢弑父。

李渊在心中长叹一声,大势去矣,自己这个皇帝只怕也就到此为止了。

萧瑀见局势已定,对李渊说道:“皇上,建成、元吉本也无大功,又嫉妒秦王功劳,如今已死,不如立秦王为太子,委以国事!”

面对尉迟敬德的武力威胁和萧瑀的劝谏,李渊只能答应。

“好,这也是我想的!宰相你即刻拟诏,建成、元吉谋反被诛,今立秦王为太子,军政体事,均由太子酌情处理。”

“自打晋阳起来至今,恍恍十余载,我也累了,今后就让世民来承担这副重担吧。世民天资聪慧,胆谋过人,他一定能把这个国家治理好的!”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