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冬青带着众人回到京城,一路上心情复杂,难以言表。
她知道,这场对峙不可避免,而京城就是她命运的战场。
然而,她并不害怕,反而握紧了手中的银坠,心中的信念越发坚定。
京城的城门在眼前渐渐靠近,高大雄伟的城楼在夜色中显得更加庄严肃穆。
街道两旁的灯火依次亮起,无数双眼睛似乎在暗处窥视着她的一举一动。
郝静宜紧紧跟在夏冬青身后,脸上满是担忧,但心中对夏冬青多了一份信任。
“娘娘,我们怎么进去?”郝静宜低声问道。
夏冬青微微一笑,”
说话间,皇宫的大门已经出现在眼前。
守卫的士兵看到是夏冬青一行人,急忙上前行礼:“夏妃娘娘,您回来了。”
夏冬青微微点头,径直走进宫门。
皇宫的每一砖一瓦都透着威严与肃穆。
她穿过一道道宫门,最终来到了御书房前。
门口的太监见状,急忙进去禀报。
不一会儿,门内传来皇帝低沉的声音:“宣夏妃进见。”
夏冬青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衣衫,缓缓迈步进入御书房。
皇帝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不悦。
皇后站在一旁,嘴角挂着一抹得意的笑容,眼中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敌意。
“臣妾参见皇上。”夏冬青跪下,语气平和而坚定。
“夏冬青,你可知罪?”皇帝的声音冷冰冰的,如同寒冬的北风。
夏冬青抬起头,迎着皇帝的目光,沉着地说:“回皇上,臣妾并无罪。”
“哦?”皇帝的声音中带着一丝疑虑,“有人举报,你擅自调动军队,图谋叛乱,这作何解释?”
皇后在一旁插话,语气中带着嘲讽:“皇上,夏妃可是心思深沉之人,此事绝非毫无根据。她擅自调动军队,必定有所图谋。”
夏冬青心中明白,皇后这是在趁机挑拨。
但她并未慌乱,反而更加镇定。
她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呈给皇帝:“皇上,这是臣妾从年羹尧军队中找到的文书。这一切,都是年羹尧和皇后密谋的结果。”
皇帝接过文书,展开仔细查看。
文书上果然记录了年羹尧与皇后的密谋,字迹清晰,证据确凿。
他抬头看了一眼皇后,眼神中带着一丝怀疑。
皇后见状,脸色一变,急忙辩解:“皇上,这一切都是夏妃污蔑臣妾。年羹尧是臣妾的远亲不假,但他从未有叛乱之心。这文书,必定是夏妃伪造的。”
夏冬青不慌不忙地说:“皇上,臣妾不敢伪造证据。这份文书上有年羹尧的印章,他若是冤枉臣妾,为何不直接向皇上禀报,反而要密谋叛乱?更何况,臣妾身处险境,若非及时调兵,恐怕早已性命不保。”
皇后见状,气急败坏,却又无从辩驳。
她转向皇帝,声音中带着一丝哭腔:“皇上,您一定要为臣妾做主啊!”
朝堂上,气氛愈发紧张。
众臣见状,纷纷低下头,不敢多言。
苏培盛站在一旁,目光闪烁,似乎在等待时机。
就在这时,端妃缓缓走上前。
她一向聪慧隐忍,看出了其中的端倪。
端妃向皇帝进言,语气平和而坚定:“皇上,臣妾以为,此事关系重大,不可轻信一面之词。夏妃确有指控,皇后也有所辩解。皇上应当明察秋毫,不可被表象所迷惑。”
皇帝听后,眉头微皱,打量着众人,陷入了沉思。
一时间,朝堂上安静得连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见。
“皇上,”夏冬青的声音坚定而有力,“请皇上明断,还臣妾一个清白。”
皇帝沉默片刻,终于开口:“此事关系重大,需从长计议。夏妃,你先回宫,祖宗成法不允许女子参与朝政,但朕会……”
夏冬青紧紧握住手中的银坠,目光坚毅,心中已是思绪万千。
她知道,这场对峙只是开始,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她深吸一口气,微微点头,转身离去。
走出御书房的那一刻,夏冬青的脚步并未停下,而是坚定地朝前走去,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前路如何,她都要坚持到底,为自己,也为那些曾经伤害过她的人付出代价。
夏冬青听完皇帝的决定,心中虽有不解,但面上却未表现出丝毫的动摇。
她微微颔首,缓缓起身,恭敬地行礼道:“臣妾遵旨。”她的声音平静而坚定,仿佛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
走出御书房,夏冬青的脚步稍显沉重,但她的目光却始终坚定。
皇宫的长廊里,雕梁画栋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格外庄严肃穆。
耳边回响着脚步声,每一步都踏在了她内心的坚定上。
她穿过一道又一道宫门,最终来到了自己的宫院。
宫院内,郝静宜早已等候多时,眼中满是担忧。
夏冬青轻轻拍了拍她的手,低声安慰道:“放心,事情还没到最坏的地步。”她转身看向紧闭的宫门,内心却在飞速地盘算着下一步的计划。
皇帝的决定不过是权宜之计,皇后绝不会就此罢手
就在这时,婴儿龙的声音在她心中响起:“主人,接下来,我们要更加小心。”夏冬青点了点头,目光坚定,心中暗自思量着如何应对接下来的挑战。
她深吸一口气,转身走进宫院,准备迎接未来的一切。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