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对不起吴王殿下,这是陛下给的

换源:

  “用之于民,这也是你作为臣子该说的,

老东西,你居心叵测呀……”李恪不再客气,准备又开始开怼。

“你笼络人心想做什么呀?”李恪话语咄咄逼人。

“不是,老臣没没打算做什么?

我只是打个比方,

我只是把陛下给的隆恩,实惠于民而已。”长孙无忌感到一脸无辜。

“那你这是借花献佛,还是笼络人心啊!

老东西,你这是想做萧何那样的贤相,让陛下成胡亥啊,

难道你想谋反?”李恪直接给长孙无忌扣了一个大帽子。

“吴王,你……你不要血口喷人,老臣说错了,是替陛下把这些奖赏分发出去。”长孙无忌有点着急了。

说他什么东西都行,说他造反他不乐意!

在历史上,李恪知道这长孙无忌虽然对李恪这些皇子下手很狠,

但他确实是一位忠臣,辅佐两代帝王勤勤恳恳,

确实为大唐立下汗马功劳,这是不可否认的。

可人都是会变的,这大唐未来进入修真世界,

谁知道会怎么样。

“你不用再掩饰了,今天是你将功赎罪的时候,

看你愿意捐多少了,你捐出越多表示你对陛下越忠心。”李恪也是一副吃定你的样子。

李恪也看出来了,这长孙无忌想做老赖,打算一毛不拔,

如果你长孙无忌这么打算,

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就算你是铁公鸡,凭我李恪的手段也给你拔出一根毛来。

既然你长孙无忌想表忠心,那么我就以这个切入口撬开你的嘴。

“我……”

长孙无忌气得有点儿噎话,不知道怎么回答。

怎么就变成我想谋反呢,怎么就变成将功赎罪了?

李恪直接伸出了手,向长孙无忌讨要。

长孙无忌是眸光闪动,忽然脸色一沉,硬着头皮说,“吴王殿下,实在对不住,无忌真的没有钱。”

最后长孙无忌,两手一摊,一副你爱咋咋地吧,反正我就是没钱。

然后他自己开始默默的喝茶,

抬眼一瞥,发现李恪正在环视他的书房。

不知道为什么原本平静的心,突突直跳,

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李恪环视了一下,看了一眼他那个做工很漂亮的红木茶案,

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李恪轻轻的走了过去,并用手从一头抚摸到另一头,还伸出四指敲了敲。

“好,那我也不为难你,既然你没钱,我看这红木的茶几很不错,就拿那张茶几换吧。”李恪直接要抢东西。

说的时候,还是一副无奈的表情,眼神里还带着同情,“这种茶几我拿到拍卖行应该能拍卖个差不多的价格吧,

希望他们能给出一个和你赵国公身份相应的银两。

不然以后说出去,你赵国公没面儿呀。”

“这……这是陛下所赐,臣不敢轻易送人。”闻言长孙无忌嘴角先是一阵抽搐,接着便是灵机一动。

长孙无忌发现没别的招数,只能死死抓住李二这张牌。

长孙无忌就是要死皮赖脸,反正我就不给你钱,

李恪每索要一样东西,长孙无忌就拿李二来压他。

李恪无奈感觉还是要老爹的面子才能让长孙无忌出血。

李恪便拿出来一个看似很普通的金碗。

“陛下钦赐,奉旨筹集建造学院的钱粮!”李恪用手指敲了敲这个碗。

长孙无忌脸色变得有些难看。

他适才已经听看门护卫和副管家说过李恪仗着手里有金碗的事,闯进他们赵国公府的情况。

不过长孙无忌比较谨慎,随随便便拿到一个金碗就来忽悠,那么有些人可能会立马屈服,

但有些仗着自己腰粗未必会信。

“吴王殿下想要金碗的话,我府上也有几个,

皆为当年陛下宠爱臣赏赐的,

要不要臣下拿出来给吴王殿下看看?”长孙无忌并没拿这个碗当回事。

其实在此之前,长孙无忌派管家打探过,特地查探李恪向其他功勋能臣是怎么讨要钱粮的。

在长孙无忌眼里,很多人自然是处于攀附权势而直接给捐了款,

只有极少数使得李恪动用了这个金碗。

长孙无忌就寻思仅仅一个金碗,不能代表什么,

自然也想到了应对之策。

便将当年李二赏赐的金碗筷拿了出来,好让李恪知难而退。

可他没想到的是李恪又拿出来一个腰牌,这是一种秘制的腰牌,也可以说是令牌。

是李二暂时放权的一个象征,如同行军打仗所用的兵符一样。

看到这个令牌长孙无忌嘴角一阵的抽搐,心里那是一阵的咒骂,

咒骂李恪修行的路上,走火入魔,爆体而亡。

“吴王殿下,如真的需要老臣出养老钱,老臣只能尽力而为……”于是长孙无忌便命人从府里取出三千两银子。

李恪就摇了摇头,“不够,这一点怎么能显示右仆射的身份呢……”

长孙无忌脸色变得难看,“无极书院捐助之事不是随心而为吗?”

“其他功勋良将可以随心,唯独咱赵州刺史——赵国公不行!”李恪坏笑的看着长孙无忌。

“为何区别对待老臣……”长孙无忌内心郁闷,

长孙无忌知道这是李恪故意在找他的麻烦。

其实随着近些年李恪的名声渐渐升起,有贤王名称传出来的时候,

长孙无忌就对李恪有所防备,看他不顺眼。

之前长孙无忌以为李恪不会那么明白的对付他。

不会那么快针锋相对的,可以潜移默化的消除李恪对李承乾的威胁。

可是自从在大殿上被李恪打了之后,他在对李恪心生愤恨的同时,

也更加的抵制李恪。

也是从那一刻起,不管李恪做的事情是好是坏,他都要反对,这是长孙无忌在心里默默种下的种子。

长孙无忌内心颇为复杂,“这个小杂种,前朝的余孽,凭你也想继承大统,

想为隋复辟,门都没有。

别说你是为了复辟大隋,

即便是为了利益大唐千秋万代,

这好事也轮不到你。”

“就算我长孙无忌拼了老命,也要把你拉下水,

绝不能让你这种有前隋血脉的人当皇帝!”长孙无忌是铁了心要和李恪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