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元子正欲对鲲鹏施展杀手,然而心头忽生警兆。
这种预感瞬间成为了现实。
周围的五行大阵猛烈震动,镇元子立刻意识到情况有变。
在他还未及调动法力稳固大阵之际,一金光闪过,大阵顿时分崩离析。
空气中弥漫的圣人气息,让镇元子不禁皱眉,流露出不满之情。
“住手!”
一道命令式的声音传来,所有在场的准圣立刻静止了动作,目光纷纷投向那破碎的大阵之处。
一道威严的身影出现在众人视线中,全场为之寂静,众人纷纷跪地行礼。
“弟子参见道祖!”
来者正是至高无上的道祖鸿钧。
镇元子立刻收敛了对鲲鹏的杀意,心知此时绝非动手之机。
鲲鹏的身份非同小可,若在鸿钧面前有所行动,必定会遭到他的阻止。
更甚者,若因此触怒鸿钧,自己可能面临不可预料的危险。
毕竟鸿钧的心思难以捉摸,为了洪荒的安宁和他对未来的规划,镇元子这个不确定因素极有可能被他清除。
若真走到那一步,即便是镇元子,也将回天乏术。
在洪荒宇宙,圣人之尊无上,即便强如镇元子,对圣人亦心怀敬畏。即便是被认为圣人中力量最弱的女娲,也能轻易取镇元子性命。镇元子与鸿钧道祖目光相交,立刻低头行礼,自认是其门下弟子。
镇元子参见道祖!他如此说道,毕竟他曾聆听鸿钧讲道,称其为师并不为过。
见到镇元子如此迅速地行动,其他准圣急躁不安,担心他会先发制人,占据上风。
众人在行礼后,正欲向鸿钧道祖诉说,却见鸿钧轻轻挥手,都免礼吧。
众人欲言又止,无人敢在此时打断鸿钧。
鸿钧目光转向镇元子,眼中不掩问责之意,镇元子,你对这一切有何解释?
镇元子略一思索,答道:正如道祖所见,他们欲联手对弟子不利,弟子无奈之下才反击。若非弟子幸运,恐怕早已命丧他们之手。
鸿钧静观其变,他确信镇元子所言非虚,但即便如此,镇元子的行为在他看来仍显过激。
镇元子展现了其准圣级别的超凡实力,即便是对鸿钧而言,也堪称震撼。他一人可敌百,战斗中的表现令人叹为观止,即便有先天至宝相助,他人也难以望其项背。镇元子个人力量的强大,无疑是决定这场战斗胜负的关键。
帝俊召集的队伍虽众,但实力悬殊,指挥不统一,诸如元始天尊等强者自是不会轻易屈服,而实力较弱者,对战斗的贡献也颇为有限,导致妖族的凝聚力受损,这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尽管如此,镇元子的出色表现仍令鸿钧对他另眼相看,心中暗想,即便是自己当年,或许也无法与镇元子匹敌。加上那四座神秘的十二品莲台,镇元子所展现的逆天气运,确实配得上“天之骄子”的美誉。
而此时的镇元子,却无暇顾及其他,他的目光锁定在远方的鲲鹏,心中暗下决心,必须寻机将其铲除,以免任务失败遭受严惩。他清楚,必须秘密行动,不能让鸿钧洞察自己的计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镇元子沉思之际,周围颂扬他的声音已不绝于耳,赞誉之词充满空气。
“道祖,您要为我们的同道主持公道啊!镇元子手上染血无数,岂能容他如此横行?”
“正是,道祖,他的暴行您未能亲见,多少生灵无辜丧命啊!”
面对众人的指责,镇元子却只是冷笑回应。
鸿钧道祖眉峰紧锁,目光转向镇元子,问道:“你笑出声,难道他们所言有误?”
“回道祖,他们确实误会了!”
镇元子毫无惧色,坦然面对众人的不快。他们有鸿钧道祖在,就算镇元子再强大,也不可能翻天。
“嗯,那就详细道来。”
“弟子在东海之畔清修,是那鲲鹏与东皇太一存心挑衅,引我至此!”
“这些人,因对我的力量心生畏惧,便结盟意图将我围剿!”
“其首领便是元始天尊、妖族帝俊、东皇太一,鲲鹏则是幕后挑拨。”
鸿钧道祖洞察一切,微微点头,未置一词,示意他继续。
“这些人各有私欲,联手对付我,何谈无辜?若非我有所防备,怕早已命丧他们之手。”
“弟子敢问一事。”
鸿钧道祖直视镇元子双眼,“尽可直言。”
“设想道祖身陷围困,周围尽是企图将他置于死地的敌人,他是否会心怀怜悯,或是宽恕他们的过错?”
鸿钧闻言,四周陷入沉寂。即便有几人意图不明,欲继续辩解,却在触及他那强大的威压时,话语硬生生咽回了喉咙。
“事情我已经明了。”
仅仅一句话,便让所有人紧闭嘴巴。
“元始,接令!即日起,未成圣之前,不得踏出昆仑山一步,违者必受天雷轰击!”
鸿钧的声音在洪荒中回荡,将元始天尊钉在了屈辱的十字架上。
元始天尊听到这声音,面色如纸,只能朝昆仑山飞去。
他仅为准圣中期,距离成圣遥遥无期,却连一丝反抗的念头都不敢有。
“其他人,速速返回自己的道场,非必要时不得在洪荒中现身。今日之事,就此为止。”
“洪荒天机混乱,若不勤加修炼,日后恐成劫数之人,到那时,谁也无力回天。”
鸿钧的话语落下,众人虽默然点头,心中却各有思量。
对他们来说,还有什么比刚才的镇元子更令人畏惧?
显然,无有可比。
他以一己之力,诛杀了众多接近圣人之境的存在,若说这不是一场灾难,那实在是辜负了这两个字的意义!
显然,持有这样想法的绝不止一个准圣,在场的多数人目光都聚焦在镇元子身上。
镇元子露出的一抹笑容,却让众人感到脊背发凉,纷纷移开视线。
鸿钧深知在座的心中满是怨言,但如今木已成舟,再多言语也是徒劳。
若非他们自己被迷了心窍,主动招惹镇元子,又怎会落到如此田地?
他自认该说的都已言明,若还有人执意寻死,那也怨不得他。
对于这一结果,众人心中极不甘愿,他们原以为鸿钧至少年会责罚镇元子一番。
然而现在看来,鸿钧的态度似乎更偏向于镇元子,连他行为过激的批评都未曾出口。
尽管如此,在场的无人敢置一词,连元始天尊的门下都已受到警告。
何况是他们?若他们开口,只怕下场会更凄凉。
若被交由镇元子处置,那将是毫无生机可言。
冥河老祖与鲲鹏对视,彼此鼓励对方去与鸿钧理论。
但最终无人敢迈出这一步,因为镇元子的目光自始至终在他们身上徘徊,似乎在考虑着什么。
他们心中惶恐,是否已被他看穿了意图?
鲲鹏内心涌起一股不安,心知镇元子的报复必定狠辣无比,然而他却没有勇气去公开控诉镇元子,生怕自己会因此丧命。
他选择了沉默。
鸿钧环视四周的准圣,见众人皆无反对之意,不禁对镇元子那无畏直视自己的目光感到诧异。
这在洪荒中实属罕见,即便是尊贵的女娲圣人对自己也是敬重有加,这种近似平等的视线让他感到新奇。
镇元子此次竟未让妖族要员丧命,难道是有意为之?鸿钧内心警觉,决定今后对镇元子的行动多加留意。
思虑已定,鸿钧的心境重归平静,身形一晃,便消失无踪。
他作为天道的一部分,不宜在洪荒久留。
鸿钧离去后,众多准圣纷纷抬头,警惕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镇元子。
他们再次深刻体会到这位洪荒霸主的实力非同小可。
决定今后凡是与镇元子有关的事务,他们都选择避而远之,毕竟保住性命要紧。
当然,让他们产生这种想法的,还有其他诸多原因,其中就包括鸿钧刚才所提及的灾劫。
达到他们这等修为的人都明白,洪荒世界曾经历过的劫难,如那场致命的龙汉大劫,连祖龙、元凤这样的绝世强者都未能逃过一劫。
即便强如他们,一旦卷入这场大劫,在场的众人也难有几人能够存活。
唯有镇元子,似乎总能成为例外。
因此,诸多准圣决定听从鸿钧的指示,返回各自的修行之所,静心修炼,等待这场劫难的结束,再行在洪荒中游历。
他们心中既有劫后余生的庆幸,又对镇元子那独特的地位感到不快。
只要远离镇元子,似乎一切都将安好。
冥河老祖对此安排显然极为不满,这也难怪。
他曾模仿女娲造物,却招致九天神雷的惩罚,成为洪荒的笑柄。
他原指望镇元子能帮他挽回失去的法宝,如今这希望也破灭了。
更令他感到不公的是,连素来公正的鸿钧似乎也偏袒镇元子,这一点虽未明言,但洪荒众生皆心知肚明。
自与鸿钧相遇以来,冥河老祖似乎诸事不顺。
冥河老祖怒目圆睁,却不慎被镇元子那锐利的目光捕捉,后者虽是笑容可掬,但眼中透出的寒意让人心悸。他嘲讽道:“怎么,你不服气?”冥河老祖在这股压力下,不得不低头,随后化为一道红光,匆匆逃离现场。其他准圣见状,纷纷打消了逗留的念头,迅速散去,谁也不想与这位煞神有过多的交集。白泽带领的一众大妖对此情形感到不解,他们深知镇元子对妖族的特别待遇背后必有原因。白泽心中不安,礼节性地告别后,便带领众妖前往天庭。
镇元子对此情形并不意外,他清楚白泽的道谢之意,若非自己手下留情,妖族恐怕早已损失惨重。而鲲鹏则是基于一种不祥的预感,认为即将到来的劫难与妖族脱不了干系,因此选择独自返回北海的道场,以备不测。
原因很简单,他总觉得鸿钧所说的劫难和妖族脱不了关系,他有这样的直觉。
而且之前也有过数次这样的先例。
开天大劫中,是当时最强的盘古和混沌三千神魔,结果自然不言而喻,盘古陨落了。
道魔大战中,鸿钧和其他几位大战魔祖罗睺,将其斩杀。
龙汉大劫中,洪荒中但是最为强大的龙、风、麒麟三族都损伤严重,自此归隐起来。
这样对比来看,就不难发现贯穿其中的一个特点,每次应劫的都是洪荒中最为强大的那些人或者势力。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