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章 老子之徒玄都

换源:

  数千年的那次惊心动魄的战斗,让人族对洪荒的畏惧深植心底,仿佛那是一场真正的末日之战。这些仅迈入修行门槛两千年的族人,遭遇此等情形,任谁都会心生恐慌。人族的庞大群体,使得这种集体恐惧难以迅速消散。对那些存活了两千多年的修行者来说,那日的场景无异于天崩地裂。他们不敢越雷池一步,生怕洪荒之中处处隐藏着毁灭人族的强大存在。即便时间已过去了近三千个春秋,那日的恐惧依旧刻骨铭心,每当忆起,心中都不免充满遗憾和恐惧,身体不由自主地颤抖。

人族之所以如此,也并非毫无缘由,毕竟他们缺乏应对这种恐怖的经历和准备。若能循序渐进地接触洪荒的奥秘,他们或许能更快地适应。然而,初涉修行的他们便遭受了信心上的重创,心中只有坚守东海之滨,方能避免灭亡的念头根深蒂固。

而那些未知真相的巫族,若了解了人族的恐惧,或许会嗤之以鼻。因为在这广袤的洪荒之中,那些令人闻风丧胆的准圣级存在,其实数量寥寥,不过数百之众。

洪荒的广袤无边,孕育了无数的生灵,但并非每个生灵都拥有令人敬畏的力量。

在如此庞大的生灵群体中,即便是准圣等高级存在,也仅仅是微不足道的尘埃。

即便是大罗金仙,其总数在洪荒的背景下也显得稀少。

相较于整个洪荒的规模,这些数字显得那么微不足道,人族因此不必过分担忧。

巫族担当守护者的角色,忠诚执行帝江的命令,对人族的迅速进步虽然感到好奇,却从未越界干预,他们深知这是女娲娘娘的杰作。

他们不敢轻举妄动,生怕破坏了女娲对人族的某种考验。

人族的修炼速度令人惊叹,巫族也由衷地表示敬佩。

千年时光流转,人族稳定发展,人口急剧上升,从最初的九天息壤和三光神水孕育至今,已有几十亿之众。

这样的增长并非不可思议,因为人族的起始与众不同。

随着人口的激增,东海之滨作为栖息地,已难以满足人族不断扩展的生活和发展空间。

因此,在这个时代,一群人族开始将视野扩展到东海边缘的诸岛之上。他们虽不敢冒险踏入危险的洪荒深处,但对于探索这些海岛,他们还是信心满满。人族对修行之道充满了极大的热情,这也使得追求修行的队伍日渐庞大。随着修行者数量的增加,为了满足他们对指导和组织的需求,众多宗门纷纷兴起。

几乎每个有些许天赋的人族都会选择投身于某个宗门,接受系统的修炼。与此同时,各种组织势力也应运而生,竞相吸引这些修行者,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实力的增强,自然也就意味着更多的地盘和资源被掌控。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人族的门派和势力如春雨后的竹笋,纷纷冒出。而不同势力之间的界限,自然也带来了冲突和摩擦,有时甚至演变为激烈的战斗。

老子,作为历史的见证者,经历了人族的兴衰变迁。然而,他对于人族的快速发展和所取得的成就,持有一种敬佩之情。他坦诚地认为,人族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能够发展到这样的程度,确实令人赞叹。

历经千年,老子始终怀揣着一个未了的心愿——寻找一个真正与他心灵相通的徒弟。通天教主在漫长的两千年时光里,一直默默观察着老子的行动,虽能揣摩其心思,却始终未能完全理解。

在通天教主看来,收徒之事简单至极,他坚持的是“有教无类”的原则,但前提是对方的资质必须达到他的标准。若是不合格,即便再是诚恳,他也断然不会收入门下。

在这一天,老子如常穿行于人间,目光忽然被一位看似平凡的年轻人所吸引。这位年轻人的天赋并不出众,甚至多次遭到各宗门的回绝。尽管如此,他并未放弃,日复一日地来到这附近的宗门,坚定地跪求一个入门的机会。尽管周围人的嘲笑和不解如潮水般涌来,他的意志却如磐石般坚定不移。这个年轻人虽然资质平平,但他的恒心和毅力却远超常人,连日来的坚持,早已超出了常人所能承受的极限。

自那日起,老子便持续关注着这位年轻人,岁月如梭,一载又一载地逝去。一岁、两岁、直至十年、百年,那曾经青春的容颜已刻满岁月的痕迹,化作了一位龙钟老者。尽管肉身受时光的重压,他那颗向道之心却始终坚定,日复一日地保持着虔诚的跪拜。

这一异常现象,终究引得宗门内的目光。对于他们来说,如此长寿的凡人实属罕见,但也仅止于好奇,毕竟修炼才是他们最为重视之事。

老子目睹此景,不禁赞叹这年轻人意志之坚。无数天赋异禀之人,他见之无数,然而意志力如此顽强之人,却是生平首见。老子内心泛起波澜,对此人颇感欣赏。

需知,这年轻人能延续百年生命,并非他本应有的寿命。实际上,自八十载后,他便已到达生命的尽头。然而,正是老子伸出援手,延续了他的生命。老子之所以如此,乃是因为对这年轻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要看看他是否能够坚持自己的选择。

结果令人惊叹,这年轻人展现出了惊人的毅力,让老子刮目相看,也因此决定支持他,见证他的潜力和坚持。

在寒风凛冽、雪花飘飞的日子里,那位青年再次踏着坚定的步伐,来到了宗门之前,哀求给予修行的机会。然而,门内依旧是一片沉寂,仿佛他的请求从未被听闻。他知道,自己在宗门弟子眼中,不过是一场笑剧的主角,他们的赌注对象,而非一个有梦想的灵魂。

年复一年,他的存在仿佛成了他们单调修行生活中的调味品。尽管几个人的赌局让他感到苦恼,但他内心深处明白,自己的坚持绝不应被轻视。

银白的雪花在空中起舞,美得如梦似幻,但青年坐在雪地中的感受却是另一番滋味——冰冷的触感贯穿全身。在这片寂静的雪国里,他的心跳声却异常清晰,每一声都强烈而有力。

咚!咚!咚!

随着心跳的节奏,他感觉到身体内部似乎有什么东西在觉醒,一股暖流在体内涌动,仿佛有一团生命之火在胸中燃烧。这股温暖驱散了严寒,连北风的呼啸声都变得柔和起来。

他意识到,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但内心的不甘仍然在沸腾。他不接受平凡的人生,他渴望的是一场非凡的旅程。

他曾经奋力拼搏,却遭遇逆境,一切努力似乎都化为泡影。

身心俱疲,他暗想或许应该歇息,承认失败。

然而,从他唇间颤抖出的词语却透露出不同的决心。

“请赐我最后一次机会。”

话音刚落,他感觉到身体轻如羽毛,仿佛灵魂即将升天,意识逐渐脱离躯壳。

死亡临近,他以为自己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却在最后一刻,耳畔响起一阵脚步声,一个声音在脑海中回荡。

“吾乃老子,你可愿成为吾之弟子?”

“我愿意。”

尽管他认为这可能是骗局,但已无力抗拒。

正当他放弃思考时,一股暖流涌现,流经四肢百骸,脏腑仿佛复苏,比以往更加强健。

他感受到身体重新找回的温度,眼皮重重地睁开,竟不由自主地从地上跃起。

他惊异地发现自己不仅恢复了年轻时的体魄,甚至更为强健。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难道之前的一切,不过是黄粱美梦一场?

他沉浸于一个延续了百年的梦境之中,现实与幻境的界限对他而言已模糊不清。

这种冲击让他无法分辨何处为现实,何处为梦境。

“刚才,是不是有声音响起?”

他急忙四下寻找,却一无所见。

四周的雪地只映照着他一人的足迹。

转身间,他察觉到了异常——本该是飘雪的天空,此刻却阳光灿烂。

这不合常理的现象让他愕然。

定睛一看,他发现空中有人影,金光正是从那身影散发而出。

他立刻跪地,向那空中的人影行了大礼。

“弟子玄都,拜见师尊!”

礼毕,他对着那金光中的身影说道。

“起身吧,自今日起,你将成为我人教的首席弟子,授予你道号——玄都。”

听到这,玄都的脸上露出狂喜之色,他百年的等待终非徒劳。

从此,他将踏入修行的道路。

“感谢师尊,感谢师尊!”

兴奋的玄都不禁再次磕头,对他来说,这是期盼已久的荣耀。

他多年的梦想终于得以实现。

从今往后,他将抛却旧名,以玄都为名,继续他的修行之旅。

玄都感受着新生的喜悦,自思新名号势在必得。然而,天空忽降一道威严身姿,那股强烈的威压让玄都不由自主地俯首拜倒。来者质疑道:“师兄,这样的弟子,你当真不再斟酌?他的天赋……”老子虽心中感慨,若非宗门之别,他们何至疏离。但他仍坚定回应:“他之心性,合我道心。”随即指向玄都,“玄都,这位是通天师叔,快行礼。”玄都忙端正身姿,恭恭敬敬地磕头行礼:“弟子玄都,参见通天师叔。”通天教主眼中闪过赞赏,虽觉玄都天赋不足,但对老子的抉择深信不疑。

“好,起来吧,今天是我们第一次见面,这东西就当做是我这个做师叔的见面礼吧。”

说着,通天教主手一指,一道虹光浮现,直奔玄都的双手而来。

玄都有些惊讶的看着对方,没想到才刚见面自己这师叔就要送自己礼物?

紧接着,一个先天灵宝出现在玄都的手上,玄都现在还是个凡人,自然不知道这礼物的贵重性。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