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吹拂,心中满是感激。镇元子非但未取其性命,反而施以援手,启发其灵智。那尚未完全凝成人形的清风,怀着一颗赤诚之心,向镇元子诚恳地请求:“望上仙不弃,收弟子为徒,弟子愿为上仙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镇元子目光深邃,淡淡回应:“你对我又有何用?”
清风一愣,是啊,他尚不能自保,又怎能为人所用?但内心的渴望让他不愿轻言放弃。他对镇元子说道:“虽弟子尚未化形,但若得蒙上仙指点,必能精进神速。”
镇元子见其心诚,便决定给予考验:“既然你心志坚定,我便给你一个机会。”清风激动不已,连连磕头,口称感谢。
镇元子目光一凝,无形的力量让清风身形凝固,无法动弹。“三千年后,你至万寿山五庄观,我自会正式收你为徒。”清风虽被压制,心中却是充满了感激与期待,坚定地承诺:“弟子必定如期而至。”
镇元子轻展掌中,释放了那幻化的人形,一挥之下,纯净的能量如泉涌,注入了那虚影之中。
随着能量的滋养,那人形由虚转实,片刻之间,一位少年英姿挺拔,立于镇元子面前。
“弟子赵公明,感激不尽,愿闻上仙指引!”
镇元子微微一笑,未见其动作,少年已自行起身。
“既有此心,我便赐你名姓,以示认可。”
“请上仙恩赐!”
镇元子遂将心中早已准备的名字说出。
“你今后便是赵公明,承载着世间最初的清净之气,往后须勤加修炼。”
“感恩上仙赐名,弟子定当铭记教诲!”
赵公明的虔诚态度令镇元子内心欢喜,面上却不露声色。
待赵公明再次抬头,镇元子已隐去身形,无迹可寻。
心中赞叹上仙妙法的同时,赵公明也深知自己前路漫漫。
然而,想起镇元子的吩咐,他心中涌起一股力量,信念更加坚定。
三千载时光,他将全力以赴,希冀有朝一日能真正成为上仙的高徒。
镇元子心中沉思,料定赵公明未来必成大器,将在关键时刻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镇元子目光穿过山峦,落在那缓缓漂移的三朵白云之上,心中泛起微微的波澜。这对于他来说并不罕见,然而这三朵云蕴含的灵气却异常浓郁,仿佛正修炼得道的仙子。他心中一动,想起了曾相遇的赵公明,心中猜想这或许便是传说中的三霄姐妹。
在镇元子的认知中,赵公明与三霄的关系非同一般,他们之间的亲近,或许正预示着某种缘分。他决定给予这三霄一场前所未有的造化,将她们纳入自己的庇护之下。毕竟在封神大劫中,三霄凭借混元金斗展现了惊人的力量。
他步向云团,尽管感受到了潜在的危机,却依旧坚定地伸出了手。金色的法力从他指尖流出,注入到那三朵云团之中,使得它们膨胀且绽放出斑斓的色彩,犹如神迹显现。云团之上,金色的烙印犹如符箓,彰显着镇元子的神通。
改写后的小说语句:
镇元子的目光越过群山,锁定在那仿佛具有灵性的三朵白云之上。这三朵云并非寻常,它们内部的灵气波动强烈,让人不禁联想那传说中的三位仙女——三霄。想到之前与赵公明的相遇,镇元子心中有了定计,或许这正是命运的安排。
他决定施以援手,给予这三霄一场难得的造化,将她们引入自己的修炼之道。即便面对未知的危机,他仍自信满满,法力涌动间,三朵云团便被金色的能量包裹,膨胀巨大,并且被奇异的光彩所点缀。云团之上,镇元子留下的金色烙印,预示着她们未来的不凡。
“感激不尽,上仙的恩德,我们姐妹三人无以为报。”
三霄的声音中满含着新的智慧之光,显然是镇元子刚才的点化,使她们灵智洞开,交流起来更为流畅。
“无需挂怀,有缘自会相见。说起来,你们也算是我的故交传人。”
镇元子提到的红云,乃是天地间第一缕云霞所化,将三霄视为其传承,并不为过。
“若你们愿意,可往东方行十里,寻那由清风孕育而生的生灵。待三千年期满,便来万寿山五庄观,成为我的弟子。”
三霄的声音难掩兴奋之情。
“多谢上仙提携!三千年后,我们姐妹若能化形圆满,必定前往五庄观,向上仙行拜师之礼!”
“嗯。”
镇元子心中盘算,如此一来,自己的人脉也将逐渐铺展开来。
虽然在原著中,这些女仙的结局颇为凄凉,琼霄、碧霄惨遭杀害,碧霄更是被元始天尊打散元神,云霄则被镇压于昆仑山麒麟崖下,赵公明也惨死于陆压箭下,而姜子牙亦难辞其咎。
但既然她们将拜入自己门下,或许能够逃过那些命中注定的劫难。若有紧急时刻,镇元子自当亲自干预。
至于原著的剧情,镇元子对此不屑一顾,他自顾自地改写了这三霄的命运,将她们从通天教主的门下截取过来。
镇元子对通天教主的无理毫不在意,他踏上洪荒的广阔天地,任岁月流转,65年的沉淀与修行,让他对世界有了更深的感悟。当他重返万寿山,红云已达到大罗金仙巅峰,兴高采烈地出来迎接。就在此时,一道带着无边威严的声音穿越苍穹,宣告鸿钧道祖即将在紫霄宫再次开讲,洪荒的生灵们为之狂热。
改写内容如下:
镇元子对通天教主的态度冷淡至极,若非忌惮其背后的圣人,三清的威名早已被他踩在脚下。
处理完琐事,他继续漫步在洪荒的广袤大地,感受着这里的荒凉与非常时期的沉寂。
在这片浩瀚无垠的荒野中,他见证了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万物兴衰,内心虽有所触动,但终究归于平静。
六十五年如梦,镇元子再次踏上万寿山,红云急匆匆地以大罗金仙巅峰之姿迎接。
恰逢道祖的二度讲道,机遇难得。
正交谈间,一道威严而神秘的声音响彻四野,那声音虽轻,却直击心灵。
伴随那声音而来的,是一股令人臣服的强大气息,洪荒的生灵纷纷跪地。
“千年已逝,三十三天外,紫霄宫讲道,有缘者得之!”
此言一出,整个洪荒世界沸腾了,无数生灵从长久的闭关中苏醒,整个世界陷入了无比的狂热。
鸿钧道祖四千年前的一讲,便让洪荒的高阶战力飞跃提升,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因此,面对鸿钧的第二次讲道,洪荒的生灵们谁也不愿意错失这千载难逢的机遇。
在洪荒的广袤天地间,众多大罗金仙纷纷踏上征途,穿越混沌,朝着三十三重天的胜境进发。
“清风、明月,为师离去后,五庄观就托付你们了。若是有失,后果不堪设想!”
“师尊放心,弟子定为守护五庄观竭尽全力,愿师尊此行成果累累!”
清风和明月深知肩负重任,单是那两棵先天灵根,便是无价之宝,万一有所闪失,他们就算百死千死也难以偿还。
镇元子对这两位弟子的性情颇为信赖,随即带着红云踏上了离观的旅程。
“镇元子道兄的仙法玄妙,令人仰慕。”
红云对镇元子突如其来的举动感到震惊,自己甚至未能及时作出反应,便已被带离五庄观。这一番手段,让他心中充满了敬畏,意识到即便同处一境,修为之间亦有云泥之别。
镇元子心不在焉地回应了几句,他的思绪显然在别处。
在洪荒的其他角落,也有大罗金仙正赶往三十三重天,其中数人偶遇镇元子,他们中有些与红云交情匪浅,曾在道祖座下同听讲道。然而一见到镇元子,他们不敢多做停留,急忙离去,连寒暄都顾不上。
镇元子原本就不胜其烦,面对众人避之不及的态度,更是感到一阵焦虑。
“哼,这些个胆小鬼,我又不是嗜血的妖怪,何须逃之夭夭。”
红云闻言,不禁苦笑着摇摇头,戏谑地说道:
“道友太过谦虚了,你在不周山的壮举早已传遍天下,他们对你的敬畏可是深入骨髓的。”
说的是镇元子曾在不周山一怒之下挑战三清,强夺造化的传奇故事。
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些故事被添油加醋,镇元子的形象也变成了一个恶名昭彰,无法无天的存在。
对此,镇元子自然满腹牢骚。
那些本想亲近他的人,一见到他那副愠怒的面容,便都望而却步。
在混沌虚空的旅程中,他们瞧见了两道身影正朝紫霄宫方向急速飞行。
前方的那位女仙似乎不愿有人跟随,不断加快速度以拉大距离。
后者显得有些急切,对着前方的身影呼喊:
“瑶池仙子,请留步,今日道祖开坛,何不一同前往?”
闻言,镇元子立刻辨认出了这两位仙人的身份。
那位独立前行的女仙正是由天地至阴之气化身的西王母,而那位焦急跟随的则是东王公。
这两位仙界高人,各有来历,西王母更是以天地间至阴之气的化身而身份尊崇。
东王公,与西王母并称天地至阳至阴之气所化的神仙伴侣。理论上,他们本应成为一段佳话。然而,东王公虽被尊为洪荒男仙之翘楚,却因愚蠢行为,令人摇头。他在道教经典中被赋予崇高地位,可惜他却不识时务,竟招惹了妖族强者东皇太一,终落得被杀的下场。这一来,西王母便成了望门寡妇,对东王公的愚蠢行径显然已是忍无可忍。
就在此时,镇元子的出现令在场的神仙都为之一震。东王公与西王母在空中飞行,速度不由自主地放慢,尽量避开镇元子的气息,显现出对这位大罗金仙的敬畏之心。而瑶池仙子,却因此人出现,心中开始酝酿着某种计划。
观察了身后之人一眼,瑶池从他脸上读出了惊恐,这坚定了她的决心。
此刻正是她摆脱那人的绝佳时机,她宁可选择跟随威名远扬的镇元子,也不愿与那懦夫为伍。
瑶池果断提升速度,直奔镇元子而去。
这一幕让尾随其后的东王公大为震惊。
特别是当镇元子的目光扫来,他几乎要屏住呼吸。
按照常理,他们应相互吸引,但自瑶池化形以来,他对她的追求始终无果,瑶池对他并无好感。
见瑶池投向镇元子,东王公也鼓起勇气,紧随其后。
镇元子立刻察觉,回头一望,旁边的红云也露出惊诧之色。
这可真是奇了,别人避之唯恐不及,她却主动上门。
“道兄留步,我乃瑶池,特来拜会镇元子道兄,以及红云道兄。”
瑶池追上他们后,立刻向镇元子行礼致意,出于对镇元子的尊重,也对红云礼貌地回了一礼。
红云回礼,并问道:“瑶池道友,有何贵干?”
镇元子仅以点头回应,目光在瑶池身上打量,虽然她不及女娲,却也能引起他的兴趣。
如果瑶池主动一些,镇元子自是不会拒绝。
至于原著的情节,他们早已将其抛诸脑后。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