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局势

换源:

  在漫长的五百载流转中,洪荒世界悄然演变。在这期间,无数生灵历经元始天尊的试炼,得以蜕变,预示着他们未来的辉煌。这些幸运儿,天资过人,才智出众,受到了通天教主的青睐,并有幸得到圣人的亲自指导,这是何等的荣耀,几乎等同于拥有了一张护身符般的免死金牌。

通天教主虽然门下弟子众多,却仍若有所失,那种感觉难以言喻,不知是否错觉。而在这长达半个千年的岁月里,元始天尊的名字逐渐被遗忘,人们对他的消息不再关注,即便偶尔有人提及,也难再激起洪荒世界的兴趣。

因此,对于昆仑山巅那番异动,洪荒之中尚且一无所知,燃灯道人之类的名字,也仅仅成为偶尔被提及的笑料。

可笑料终究会失去趣味,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皆然。

就在洪荒世界依旧沉浸在宁静的日常之中,突如其来的圣道威能从昆仑山巅扩散,横扫整个洪荒。

终于,那个几乎被洪荒众生遗忘的名字——元始天尊,再次崛起,他成就了圣人之位!

“吾乃元始天尊,今于昆仑山玉虚宫立阐教,以先天至宝盘古幡镇守气运,愿天道为证!”

那股令人敬畏的圣道力量伴随着元始天尊的声明,其声音如雷霆般响彻洪荒。

所有生灵都在这股力量下战栗,修为较浅者更是直接昏迷。

元始天尊心胸并不宽广,且极重颜面。

他深知过去数百年来,自己在洪荒中或许被视为笑柄,这是他所不能容忍的。

无法逐一质问,元始天尊便选择以这种方式,用他那无上的圣道力量,让洪荒众生心生敬畏,从此不敢有丝毫轻慢。

对于元始天尊突如其来的成就圣位,整个洪荒世界都陷入了震惊之中。

不得不承认,若非这次意外成圣,元始天尊的名字或许已经淡出人们的记忆。

在女娲、老子和通天教主之后,洪荒终于迎来了第四位圣人。

圣人的降临对洪荒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这意味着洪荒将迎来第四场灵雨甘露,灵气的品质将得到显著提升。

这不仅能助力万物修复损伤,虽不能使人重生,但效果也相差无几。

至今,洪荒已享受四次灵雨的恩泽,灵气之浓郁远胜往昔。

显然,这对于洪荒的生灵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们自然乐于见到这样的变化。

众多生灵对元始天尊也抱有憧憬,毕竟这是一位圣人,他即将创立教派,自然需要收徒。

他们以为自己或许有了机会。

然而,现实并非如此简单,元始天尊又怎会接纳那些未能通过通天教主考验的生灵呢?

这岂不是自贬身份?

对于极为重视尊严和面子的元始天尊来说,这种事情是绝不可能发生的。

在他眼中,尊严和面子远比任何事物都要珍贵。

元始天尊证得圣道,使得八景宫中的老子侧目,心中惊异,昆仑山方向的气息变化明显,宣告着三清全体踏入圣人之列。此时,金鳌岛上的通天教主亦感应到了那股圣道波动,心中泛起微妙的涟漪。

“终究是迈出了这一步啊。”通天教主暗自低语,声音中带着几分复杂。

他对元始天尊并无太多好感,昔日的种种纠葛难以释怀,而今对方的突破,让他心中既有羡慕,又不乏怨念,但这些情绪很快被他敛去,毕竟他还有自己的路要走。

而在西方,接引与准提面对元始天尊的飞速进展,面色铁青,心中不平衡至极。

“这,元始师兄的进步真是出乎意料,准提师兄,我们该如何应对?”

“还有什么可犹豫的?我们也必须加快脚步了!”

显然,接引与准提对这样的结果耿耿于怀,他们加速修行,却不想竟是这样的结局,心中的不甘难以言表。

在须弥山的巅峰,弟子们似乎能触摸到接引与准提散发出的怨气和无奈,纷纷谨慎行事,隐匿自身。于是,接引和准提全力投入立教大业,力求不被其他强者甩开。百年如白驹过隙,他们携手在西方世界开创了西方教。

忽然一日,须弥山上空凝聚出一朵前所未有的巨大功德祥云,其之庞大,前所未有,似乎弥补了西方过去所遭受的不足。然而,即便这天地间无尽的功德,也无法满足两位圣人的渴望。接引与准提最终止步于圣境二重天的巅峰,虽心有不甘,却也知道功德之事,非他们所能强求。

随着鸿钧座下六位弟子纷纷踏入圣人之列,洪荒大地迎来了圣人时代,战力因此得到了质的飞跃。这六位圣人,无疑是推动洪荒战力水准提升的关键力量。在这个时代,洪荒的战力如同破茧之蝶,飞速成长,而这一切,圣人功不可没。

在洪荒的辽阔天地中,六大圣人被尊崇为至高无上的存在,尽管在洪荒之外,他们的地位或许并不那么显赫。即便洪荒众生意识到天道圣人与大道圣人之间存在区别,这样的分别对他们而言,依旧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对于绝大多数生灵来说,能够触及圣人的境界已经是无法企及的高度,更遑论选择其中的一条路径。即便是达到准圣的层次,对多数生灵来说也是可望而不可即。

尽管在洪荒之外的宇宙中,六大圣人的地位或许并不如想象中的那般崇高,但在洪荒之内,他们却是无可争议的至强者。对于洪荒的生灵来说,天道圣人与大道圣人的差别不过是名号上的不同,真正的差别对他们而言太过遥远。能够接近圣人境界,哪怕是准圣,都已让无数生灵止步。

鸿钧圣人首开讲道之先河,他的传授使得洪荒的战力大幅提升,众生的修为随之水涨船高。受其影响,女娲等圣人亦开始在自己的领地内传授道法,延续千年。即便是远在西方的二位圣人,也效仿此举,尽管规模较小,影响力有限。六大圣人的讲道,均极大地推动了洪荒世界的力量进步。

在这片洪荒大地上,不少生灵的修为因六大圣人的教化而飞速提升,这一现象已是常态,致使洪荒的势力格局悄然生变。曾经,洪荒的霸主唯有妖族与巫族,其他势力难以抗衡。但如今,圣人之教派的出现,令这两大族群也不得不心存敬畏,不敢轻易挑衅。

在这些圣人的影响力下,以通天教主为首的截教尤为强盛。截教的优势显而易见,通天教主不拘种族,只看重资质,广纳门徒,开一代风气之先。相较于排在通天教主之前的两位圣人——女娲与老子——他们对收徒之事并不甚热心。女娲专注于己身修炼及人族的福祉,无暇他顾,故而并未收入弟子,燧人氏在蜗皇宫的修行也使他无涉此事。

至于那位老子,他迄今为止只接纳了一位高足,即玄都。据说,老子的弟子选拔标准极为严格,几乎没有一位生灵能够达标。玄都,作为人族的一员,究竟是如何奇迹般地通过了考验,至今仍是个谜。

在洪荒世界中,通天教主的截教因门徒资质上乘且数量众多而备受推崇。相比之下,元始天尊的阐教似乎略显劣势,但其所辖的十二金仙等杰出弟子,以及实力非凡的副教主燃灯道人,依然让阐教在洪荒中占据一席之地。

至于接引和准提所掌的西天教,尽管位于灵气充沛的优越地理位置——须弥山,但在底蕴深厚的东方昆仑山面前,仍显得略逊一筹。即便天道对西方有所倾斜,总体上的差距仍是显而易见。许多生灵因无法忍受元始天尊的性情,或是对其虚荣心的了解,而选择了其他道路,但不可否认,阐教中的强者,如那十二金仙,以及在洪荒中位列一线战力的燃灯道人,都昭示着阐教的强大。

在东方,四位圣人的威名远播,单是他们的四道灵雨,便已足以使一切势力望尘莫及。与之相对的西方教,尽管拥有两位圣人坐镇,却因地利之限,鲜有生灵愿意西行皈依。因此,西方教的门徒大多源自当地的生灵。而阐教与截教则几乎将洪荒中九成的优质生灵纳入麾下,造成了实力分布的极大不平衡。

随着六位圣人纷纷开坛讲道,各教派蓬勃发展,洪荒世界中的准圣数量急剧上升,直逼千位数。正如镇元子一人便能斩杀数十准圣的壮举实属罕见,如今洪荒的准圣数目已得到大量补充。这样的变化,使得巫族与妖族的准圣在整体中所占的比例下降,进而影响了他们对洪荒的统治力。

在非圣人介入的战斗中,准圣的数量往往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巫族与妖族的准圣数量虽然有所增长,但在洪荒准圣总数激增的背景下,这一增长微不足道。随着洪荒准圣基数的膨胀,两族准圣的占比自然下滑,导致他们对洪荒的掌控力度减弱。毕竟,在圣人不出手的情况下,准圣的数量越多,战斗的胜算便越大。而如镇元子那般,能以一敌众,在众多准圣中杀出重围的实力,在洪荒中实属凤毛麟角。

而且最为关键的是,相比较这些圣人教派,巫族和妖族之中都没有圣人出现。

没有圣人作为后盾的话,其他的势力自然不会像之前那样谨慎对待巫族和妖族。

对此无论是巫族还是妖族都是束手无策,毕竟没有圣人他们也没有办法啊,也只能将观其变,见证这一切的改变。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