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燧人氏,快向几位师叔行礼吧,别愣着了。”在红云的引导下,燧人氏立刻俯首行礼,恭敬地说道:“弟子燧人氏,向各位师叔问安。”众人纷纷含笑点头,红云对他的喜爱溢于言表。
“这些便是你的师兄师姐,无需我多做介绍。”燧人氏依次向赵公明等人行礼,谦逊有礼:“燧人氏参见各位师兄、师姐。”赵公明身为大师兄,亲切地拍了拍燧人氏的肩膀,微笑道:“师弟不必多礼,咱们都是自家人。”燧人氏初始有些迟疑,但很快便融入了这份温暖,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
“你们先退下吧,六耳,你负责为燧人氏安排住宿,顺道带他领略一下五庄观的风景。”镇元子吩咐道。六耳欣然领命,能为新来的师弟安排一切,他感到十分高兴。至于祝融,作为特殊的弟子,镇元子只将他视为半个弟子。
镇元子见弟子们和睦相处,心中宽慰。毕竟,若是弟子间发生内斗,不仅棘手,即便解决,心中也难免留下嫌隙。如今这样融洽的氛围,正是他所乐见的,希望弟子们能一直和睦共处,避免纷争。
红云眼中含笑,目送着师侄们渐行渐远的身影,对于镇元子座下的弟子们,他心中充满了喜爱。
“红云啊,如果你看着眼热,不妨自己也收下几个弟子。以你的实力,收徒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吧?”
毕竟,红云的修为已经攀至准圣后期,实力非凡,若是他有意收徒,定会有人趋之若鹜。
红云轻轻摇头,淡然回答:“算了吧,我个性多变,不适合为人师表。我还是专注于培养这些师侄们吧,你的弟子不就是我的弟子么?”
镇元子闻言,只是报以一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志向,不强求也罢。
接着,他们的目光落在了同样修为达到准圣后期的常曦和羲和身上,四人的实力在洪荒中也是屈指可数。
红云望向天空,用眼神向镇元子询问,镇元子轻轻点头确认,红云这才好奇地开口问道:
“道兄,你已经迈入了混元大罗金仙的境界?”
“是的。”
镇元子简短的回答,立刻引得在场的众人惊叹不已。
毕竟,连开天辟地的盘古都未能达到这一步,而镇元子却做到了。
镇元子虽然清楚自己达到这一境界有所取巧,但成果就是最好的证明。
红云对镇元子的修为境界羡慕不已,身为准圣后期的他,与已跻身混元大罗金仙的镇元子相比,差距愈发明显。
然而,红云并未因此陷入固执,他对自己的定位清晰,仅仅是对此表示了一下感慨。
镇元子目光深邃地望向红云,察觉到了他的一丝失落,但相信红云自有调整心态的能力。
他随即询问:“我离去洪荒,已过万年之久了吧?”
红云确认道:“正是,镇元子道兄莫非不知?”
“略有感知,只是那片时空流速异常,我在彼处经历的时间更长,已超过万载。”
“混沌之虚,果然奥妙无穷。”
镇元子的经历确实非凡,曾在混沌中斩杀魔神,其神秘莫测可见一斑。
“那么,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洪荒又有何变故?”
红云等人便向镇元子叙述了通天教主成圣、创立截教,以及元始天尊、接引准提成圣,分别创建阐教和西方教等一系列重大事件。
镇元子听后心中明了,诸圣涌现,三教鼎立,预示着巫妖大劫的时限已逐渐逼近。
这一切显然不是短期内会发生的,妖族还未走到屠杀人族以铸屠巫剑的那一步。
而那十颗金乌星辰尚未来到世间,帝俊甚至还未寻得自己的道侣。
在洪荒世界如此纷乱之际,众多势力崛起,单是那些圣人的教派就足以让人头疼。
再加上虎视眈眈的巫族,帝俊在众多强敌环伺之下,哪有闲暇去寻找道侣呢?
他整日为妖族事务繁忙,根本无心理会这些私事。
镇元子对三教的情况进行了深入了解,发现截教势力最为庞大,其规模甚至让西方教和阐教相形见绌。
通天教主座下更有四大亲传弟子和随侍七仙,他们这一代已在洪荒中名声大噪,修为飞速提升,虽未至准圣之境,却也相差不远。
镇元子沉思良久,心中有了打算。就在此时,常曦好奇地靠近,询问他的未来打算。
“我打算仿效他人,创立自己的教派,以此立教证道。”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镇元子,对他的决定感到难以理解。
“道友,你之前提到,达到天道圣人的境界会被天道所束缚,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那种束缚是对那些即将成圣的准圣而言的,而我如今已成就混元大罗金仙,超脱了天道的掌控。”
红云若有所悟地点头,常曦则继续追问:“既然混元大罗金仙与圣人相差无几,道友为何还打算创立教派?这似乎有些多余。”
“这并不多余。外界并不知道我已达到大道圣人的境界,在他们看来,我还只是准圣。如果我展现出圣人的力量,必定会引人注目。”
“因此,我打算以创立教派为掩饰,以此证道成圣,也为自己遮掩真实实力。”
此时,他们终于明白了镇元子的深意。
对镇元子来说,成圣并非遥不可及,他手中握有鸿蒙紫气,这是系统赋予的至宝,不受天道限制,可以放心依赖。
镇元子返回五庄观后,便开始筹备立教证道的大计。
而洪荒之中,因镇元子的归来,已有人暗中布局,但知情者寥寥无几,毕竟只有鸿钧与女娲与他有过一面之缘。
而这两位大能,也非会将消息随意泄露之人。
鸿钧早已与天道合一,自然无暇在洪荒中逗留。
在洪荒的深处,女娲娘娘长久地隐居在蜗皇宫内,与外界隔绝,连消息都难以传递至她的领域。
一般的生灵自然难以触及到镇元子的境界。
然而,证道成圣的老子和元始天尊,受天道护持,对洪荒中的一切变动都有着超凡的感应。
就在老子闭关修炼的第二年,他突然感受到了镇元子的归来,这让他瞬间打破了闭关的宁静。
怒火在胸中燃烧,老子无法再静心修炼,他无法容忍镇元子借走太极图一去不返,竟长达一万年之久。
“我倒要看看你这次还有什么借口!”
带着满腔的怒气,老子离开八景宫,直朝万寿山的五庄观而去,决心要带回属于自己的镇教之宝。
成圣以来,老子鲜少如此动怒,即使尽力压制,怒火仍然难以平息。
在老子启程前往五庄观的同时,昆仑山之巅的元始天尊在玉虚宫的庄严殿堂内,安坐于龙椅之上,目视众多门徒以及尊贵的燃灯道人,其修为已达令人敬畏的准圣巅峰,于洪荒世界享有极高的声誉。元始天尊素来重视威仪,其门下弟子亦在洪荒中声名远播,尤其是那以广成子为首的阐教十二金仙,广成子本身已逼近大罗金仙的极限,距离准圣之境仅一步之遥。元始天尊怀着满意的心情,不吝惜时间传授妙道,意在激发弟子们争先进取,以图在修行的道路上再创佳绩。
在诸多圣人教派中,元始天尊的门下弟子们实力相差无几,皆未跨越至准圣的门槛。若能率先培养出一位准圣,岂不昭示着元始天尊教诲之卓越,阐教之优越?因而,他不惜投入宝贵时光,深入指导。燃灯道人亦趁机聆听,自是受益良多。
正在讲道的元始天尊忽然停下了声音,目光看向了殿外,其余的弟子们都颇感震惊。
广成子作为大师兄此刻当然该有他出面了,轻声呼唤道。
“师尊,师尊,可是发生什么事了?”
元始天尊的身上散发出淡淡的寒意,这一点让广成子敏锐的察觉到了,一定是师尊在生气。
感受到弟子的呼唤,元始天尊缓缓吐出一口浊气,随后说道:“镇元子回来了。”
听到这,不仅是这些弟子们,就连燃灯道人都是神色一变。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
在场的人们都知道当初元始天尊在镇元子的手下吃过不少的亏,尤其是围杀镇元子的那一次。
更是将元始天尊的脸都打没了。
场中众人感受到他强烈的杀意,皆知镇元子命运堪忧。太乙真人眼见师尊即将动身,急忙上前阻止,提醒师尊不可亲自动手,以免落人口实。太乙真人建议使用身外化身,既顺应天命,又能维护师尊威名。元始天尊思索片刻,认为化身足以克敌制胜,同时保持了自己的尊严。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