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道祖开讲

换源:

  元始天尊心中燃起熊熊怒火,心中忍不住骂道:这些人究竟是想怎样?

接引和准提不是已经够惨了吗?

他们却还瞪大眼睛往这边瞧,真是令人不快。

然而,元始天尊还是努力抑制住怒气。

一方面,他明白愤怒只会暴露自己的无能;

另一方面,接引和准提遭受了更严重的打击,却还未曾发声。

当时三清遭受暴力,亲眼目睹的人寥寥无几,即便巫族之人四处传播,也无人知晓真相。

但接引和准提的遭遇却是在紫霄宫众多神圣面前,这事情必然会在洪荒传开,尤其是巫妖两族。

此时,紫霄宫的大门敞开,道韵浓郁,令人精神一振。

一如既往,一男一女两个小道童出现,引领众人入内。

这一次,镇元子没有再争着先进去,因为座位已由道祖鸿钧安排,无人敢违抗。

连最爱惹事的准提也因之前的教训,变得收敛,不敢再轻易挑起事端,毕竟他不想再次遭受痛击。

在众多金仙的喧嚣中,场面一度热烈。

但任何鲁莽的举动,都显得过于愚蠢。

西王母依旧紧随镇元子之后,而东王公纵然心急如焚,也不敢再继续追踪。

之前的交锋,已让东王公深深体会到镇元子的恐怖实力。

在同境界中或许他还能稍占优势,但面对高出一个境界的镇元子,唯有挨打的份。

更何况,镇元子已立于大罗金仙之巅。

就算镇元子在此处将他击败,鸿钧老祖恐怕也会视若无睹。

正如那四千年前的专属蒲团,依旧无人敢染指。

不论镇元子的威势,还是鸿钧的戒律,都非他们所能挑战。

西王母早已洞察东王公的跟踪,便轻巧地坐在镇元子身旁,以防其接近。

红云也巧妙地守护在二人背后,令他人难以接近。

镇元子对此只是轻轻一笑,未予理会。

就在金仙们的嘈杂声中,一道身影的出现,使得全场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位显赫的身影上,紧接着,紫霄宫内响起一片整齐的行礼之声。

在原小说语句的基础上,以下是对该段内容的改写:

“向鸿钧祖师(导师、圣祖)致敬!”

不同的声音此起彼伏,三清他们尊称其为导师,而其他大罗金仙则敬呼圣祖或祖师。

“嗯,都免礼起身吧。”

随着鸿钧祖师的威严之声,所有人感到身体轻盈,仿佛有一股神奇的力量将他们轻轻托起。

这神秘的一举,令在场的三千紫霞客都不禁露出惊异的表情。

鸿钧祖师的目光扫过下方众人,当看到三清、女娲等人时,眼中流露出赞许之光。

然而,对接引与准提的打量,却明显缺少了热情。

当鸿钧的目光落在镇元子身上时,哪怕只是短暂一瞬,镇元子依旧感受到了那股沉重的天道威压。

鸿钧祖师身为首位圣人,其深不可测的实力让人敬仰。

但镇元子眼神坚毅,光芒四射,心中暗自发誓,有朝一日定要超越这位圣人。

鸿钧祖师表面平静,内心却对镇元子感到些许诧异。

这个仅达大罗金仙巅峰的镇元子,其底细竟让自己难以洞察。

起初是细节不明,如今却连其命运的大致轨迹都变得模糊不清。

镇元子身上是否藏有不可告人的秘密?

能遮掩天机,扰乱先知,单凭镇元子一人断不可能做到。

这镇元子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尽管心中极不甘愿,即便是动用了各种推算之术,鸿钧祖师依旧毫无线索。

鸿钧对镇元子那股难以名状的熟悉感仍旧困扰着他,但最终决定暂且搁置。他调整好自己的思绪,目光投向座下的三千紫霞修士,徐徐开口:“今日,我所传授的是准圣境界之真谛,时限为三千年。能否有所领悟,全在你们个人。”即便拥有系统的镇元子,也对鸿钧的讲授聚精会神,因为他明白,虽然知道那三条路径,却不知其详细内容,无法仅凭起始与终结来臆测其中精髓。

鸿钧,作为洪荒世界中的首位圣人,曾培育出六位圣人,其实力在合道之后更是达到了深不可测的境界,即便其他圣人联手也无法撼动。因此,他的讲道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极其宝贵的,是绝对不容错过的机遇。

“准圣这一关,是成圣的跳板,跨过去了,就有机会迈向圣人之列,反之,则可能终身止步于此。”鸿钧语气严肃,“今日所讲解的准圣之道,直接关系到你们未来是否能够成圣,绝不可掉以轻心。在准圣阶段,就必须明确自己未来的修行路径。”

此言一出,众人困惑不解,难道成圣之路还有选择的余地?就在此时,老子紧接着发表了意见。

“请鸿钧道祖开示!”

在场的大罗金仙们神色庄重,无人敢有丝毫懈怠,皆凝神倾听。

鸿钧目光扫过四周,语气沉稳地开口:

“天地间,证道有三径!”

“一为法则证道!”

“二为斩三尸证道!”

“三为功德证道!”

语罢,鸿钧稍作停顿,继续讲解。

“此三径虽皆可通往圣途,然其径途与终局,彼此迥异!”

镇元子对这些基本路径早已烂熟于心。

盘古尝试以力之法则证道,却未能功成。

而女娲则凭借创立人族,积攒无量功德,走的是功德证道之路。

镇元子心中也在思量,自己应循何径证道。

“道祖,敢问何为法则证道?”

“法则证道,即是以三千大道法则为基石,如时间法则、空间法则等。”

“若选择此径,便应择己之所长,专修一法。”

“持之以恒,或许能抵达法之极致,终成圣果。”

此言一出,大罗金仙们皆感困惑,鸿钧已成圣,为何对证道之途似乎并不完全确定?

镇元子心中明了,这一切背后自有其因。

鸿钧道祖曾言,法则证道非他所长,而是古时盘古尝试之路。盘古祖神,作为此道先行者,其终局鸿钧自是明了。因而,鸿钧转向斩三尸之途。当诸神听闻盘古曾挑战法则证道,无不震惊。虑及连盘古也未竟全功,他们自认更无能为力。但十二祖巫,由盘古之精血化生,执掌法则,对法则证道仍怀希望。首领帝江,怀着敬意向鸿钧请教,鸿钧遂解说盘古曾攀至准圣之巅,选择了以力证道的艰难道路。

小说内容改写如下:

“法则证道,非我所经历,那是盘古祖神曾经的尝试。”

鸿钧对盘古的结局心知肚明。

故而他选择了斩三尸之道,对法则证道自然不甚了解。

未等诸神开口,鸿钧便洞察了他们的疑惑,主动解答。

“盘古祖神,便是法则证道的先锋。”

此言一出,众神哗然,方知盘古曾追求法则证道。

他们观察三清和十二祖巫,心中对盘古的结局有了答案。

多数人因此放弃了这条道路,毕竟连盘古大神都未能成功。

对他们来说,成功更是遥不可及。

然而,十二祖巫仍抱持希望,他们由盘古精血而成,若要走成圣之路,沿盘古之路似乎是最佳选择。

加之他们各自掌握一种法则,法则证道对他们而言似乎再合适不过。

祖巫们面面相觑,首领帝江最终跪地求教。

“恳请道祖详解。”

鸿钧叹息一声,缓缓道来:

“盘古祖神,选择了以力证道,那是法则证道中的一条险径。他当年已登临准圣之巅。”

在决定性的时刻,三千混沌神魔的干预使得盘古大神在激战之后气血衰竭,不幸陨落,身归混沌。十二祖巫闻之,面色愈发阴沉,意识到连盘古这样的伟力都未能成功证道,他们自己更是希望渺茫。关于盘古若未遭受攻击是否能成功证道的问题,鸿钧沉思良久,语气沉重地解答道:“即便没有三千混沌神魔的干扰,盘古大神拥有数件混沌至宝和开天辟地的功德,却也未必能迈出最后一步。”

众多大罗金仙对鸿钧的评价感到震惊,他们开始转向道祖提到的另一种证道方式——斩三尸证道,纷纷好奇地想要了解其真义。

改写后的小说语句:

“危机之际,三千混沌神魔的搅局让盘古大神在激烈的战斗后气血大伤,终至陨落,与世长辞。”

此言一出,十二祖巫的表情更加凝重。

如果开天辟地的盘古都无法达成,他们又岂能奢望?

身为开天辟地之首,盘古身负数件混沌至宝,却依然未能证道成功。

“那如果父神未曾遭受那些混沌神魔的攻击,他是否能够顺利证道呢?”

鸿钧沉思片刻,面露严肃,缓缓说道:

“恐怕也非易事。盘古大神即使拥有混沌至宝和开天功德,达到准圣巅峰,但法则证道之路艰难且险恶,非同小可,迈出那关键一步谈何容易。”

在场的大罗金仙们无不震惊,连成就圣位的鸿钧都如此评价,法则证道显然不是他们能够轻易尝试的。

于是,他们将目光投向了道祖所提及的斩三尸证道之途。

“鸿钧老师,可否为我们阐释一下斩三尸证道的奥秘?”

在这一段小说内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语句进行一些改写,以增强其文学色彩和表达效果,以下是改写后的内容:

此时,老子缓缓开腔,一词一句皆牵动着在场大罗金仙们的神思。

“诚然,证道之法艰辛无比,即便鸿钧道人也另辟蹊径。”

“既然有此明路,我们又何尝不效仿之,何况眼前便有一成功范例。”

“吾等体内,善恶执三尸,乃是吾等修行之种种执念所在。”

“当修为晋升至准圣之境,便是将三尸引出体外之时!”

“三尸既除,修为自然踏入准圣之巅。”

“三尸归一,化身与本体重合,便是踏上证道成圣之路。”

此言一出,金仙们面面相觑,心中自是疑虑重重——此法当真可行?

三尸之强,排出体外后,能否制服,实为未知。

与自己之战,听来荒谬,然而其中奥妙又岂能轻易参透?

若是不幸失败,又当如何?

正当众人心中疑窦重生,元始天尊率先发问。

“敢问尊师,如何得以斩却三尸?”

鸿钧淡然解答:“三尸之斩,法宝是关键。”

金仙们愈发困惑,法宝与斩尸又有何等联系?

“修为达标,三尸即可寄附于法宝之上!”

“法宝之品阶,直接影响三尸之力,品阶越高,三尸之力越强,斩却之后,证道成圣之实力也将更上一层楼。”

通过这样的改写,不仅保留了原文的基本信息,同时增强了语句的节奏感和深度,使得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若凭借品级低下的法宝斩除三尸,虽能轻易取胜,但成圣后的力量却会大打折扣!”

四周顿时响起一片哗然,众多大罗金仙都皱起了眉头。

毕竟,这是洪荒初辟,哪里能轻易找到足够的法宝。

即便是先天灵宝也极为稀有,至于那先天至宝更是寥寥可数。

若以后天灵宝来斩尸,那简直毫无意义。

虽然战斗变得轻松,但实力的鸿沟将变得更大。

届时,那些凭借先天至宝斩三尸的大罗金仙,恐怕只需数招就能将你击败。

并非人人都有那般好运能拥有先天至宝。

至于混沌至宝,更是传说中的存在,连镇元子也只是听闻过而已。

即便是有外挂系统的帮助,也难以轻易获得。

即便侥幸得到,恐怕连鸿钧道祖也会忍不住出手争夺。

毕竟,混沌至宝这样的宝物,连鸿钧自己都难得一见。

镇元子听后微微点头,这与他的认知相符。按照原著的说法,

斩三尸即是摒弃自身的善尸、恶尸和自我尸,也就是种种执念。

在斩除执念的过程中,可以将这些执念寄寓于各种先天灵宝之中,斩出无边的化身,法力无边。

佛门弟子则可将执念寄托于法相金身之上,同样威力无穷,但与先天灵宝相比,还是稍逊一筹。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