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江的安抚之词如同春风化雨,让十二祖巫心中的疑虑与恐惧烟消云散。他们深知,除非女娲介入,否则区区妖族并不能构成威胁。多年的争斗,双方实力彼此透明,除却女娲这一变数,妖族并不能翻起大浪。虽然不排除意外,但巫族有信心应对。
目前,帝江并不急于挑起战端,他有更重要的计划——先向女娲表达祝贺。在女娲成圣之际,洪荒各势力纷纷趋之若鹜,他也不能让巫族显得孤立无援。“后土,玄冥,你们速去搜集珍宝。我们需前往凤栖山,与众势力一同向女娲致敬,不可落于人后。”两人领命而去,巫族对女娲的尊重,也是对人族友好关系的巩固。
所谓面对笑脸之人,下手亦须留情。在这众多生灵面前,巫族之礼,她自当接受。
否则,有失圣人风度。
在凤栖山道场,自从小妹女娲晋阶为圣人,伏羲便在此翘首以盼。
他心中明了,女娲迟迟未归的原因不外乎两件:一是络绎不绝的访客,送上恭贺;
二是她亲手造就的人族,需要她亲自料理,这自然耗时费力。
正当伏羲思忖间,天际一道丽影飘然而至,其美貌令人惊叹,周身却散发着令人敬畏的威严。
这份威严,唯有在鸿钧道祖身上,伏羲曾经体会。
目睹此景,伏羲为女娲之成就感到由衷的欢喜。
女娲落地于道场之上,所过之处,众生皆顶礼膜拜。
伏羲眼见女娲之辉煌,激动难耐,面上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但紧接着,他眉头紧锁,思考着该如何向女娲问好。
直呼其名,显然不妥,且今非昔比,身份有变,礼数上自当更加周到。
于是伏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口中说道:“伏羲,参见女娲娘娘。”
女娲见状,心中却无故生出一丝烦躁,带着微微的皱眉,向伏羲走来。
“哥哥,我们之间何必如此见外?外人面前或许需要礼数,但你我兄妹,何须拘束。”
“即便我已位列圣尊,不依旧是你心中的小妹吗?这份血脉亲情,岂是区区实力可以撼动的?”
伏羲轻笑,手不自觉地拂过发丝,嘴里低声呢喃,却未言尽其意。
“礼数固然重要,可现下……”
话未毕,女娲便是不满地斜视伏羲一眼,使他未出口的话生生咽下。
“哥哥若是再这般说,我可真要生气了。我说的还不够明白吗?无需太过介怀!”
感受到女娲话语中的急切,伏羲明白了她的真挚之情。
唉,既然妹妹都这么坚持了,做哥哥的又怎能不妥协。
他对女娲的情感始终如一,庆幸她仍旧保持着那份纯真的情感。
伏羲的担忧终归多余,女娲对他的敬爱之情并未改变。
女娲重返凤栖山不久,洪荒世界的大小势力纷纷前来拜访,为她的归来庆贺。
伏羲对此早有准备,事先便吩咐下去,要求门下弟子对来客以礼相待,对所有贺礼都要恭敬接纳。
伏羲心想,这毕竟是对女娲娘娘的一片心意,若是不接受,恐怕会让人误以为女娲对他有所不满。
他预料到接下来会有更多的人不请自来,纷纷以各种方式恳求女娲娘娘的谅解。
为了避免这种情形,伏羲不得不采取行动。
多亏了他的指示,这些道童才能够如此井然有序地迎接每一位贵客。
来访的领袖,无一不是拥有准圣实力的修士,涵盖了从初期到中期的各个层次。
凤栖山道场,这个曾经幽静的地方,现在却是人声鼎沸,各路知名修士云集。
伏羲也应接不暇,毕竟这里是他修炼的道场,作为主人,他必须尽到礼仪。
正当众人谈笑风生之时,天边突现一道赤金色的火线,直奔凤栖山而来。
伏羲一看便知,来者定是妖族的帝俊与东皇太一。
就在此时,“天庭天帝在此!”的喝声在山间回荡。
众人目光齐聚天空,那金碧辉煌的太阳神撵,以及其后跟随的众多妖族强者,使得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妖气。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壮观一幕,凤栖山道场中的各路势力都不禁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
毕竟,妖族在洪荒世界中的崛起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自从道祖三次开讲,天庭的力量已至巅峰,洪荒世界,除了巫族,无人敢于挑战。
即便在今天,面对圣人,又有谁敢造次?难道不怕惹恼了女娲吗?
女娲和伏羲的身影,先一步出现在凤栖山上空,俯瞰着妖族的方向。
众多势力眼见此景,无不羡慕,能让圣人亲自出迎的,毕竟寥寥无几。
不仅是他们,连妖族成员也感到震惊,未料女娲会亲自出面。
那些原本态度嚣张的大妖,在女娲面前瞬间收敛,恭敬地行礼。
真实圣人的威严,令一切虚妄之心无处藏身。
帝俊和东皇太一也步下太阳神撵,向女娲和伏羲表达敬意。
“天庭帝俊,参见女娲圣人。”
在圣人亲自迎接的待遇面前,任何身份都显得渺小。
他虽为天帝,但在女娲面前,也知谦卑之道。
圣人给予的尊严,若不妥善把握,恐怕会招致不快。
“帝俊道友,无需如此拘礼,毕竟我亦是妖族一份子。”女娲的话让帝俊心中狂喜,面上不禁露出满意的笑容。
他料想女娲对妖族的认同,也意味着对自己的认可。
既然如此,未来定能寻得机会,与女娲建立更为亲密的关系。
女娲今日能公开以妖族自居,便说明他帝俊此行凤栖山,并非徒劳。
思及此,帝俊心情大好,立刻指示随行的大妖献上早已准备好的厚礼。
这些珍宝,皆是帝俊与东皇太一精选而出,虽不舍得送出,但考虑到女娲的身份与实力,也只得将心疼之情抛诸脑后。
毕竟,女娲作为洪荒中的圣人,其价值足以匹配任何礼物。
正当帝俊与东皇太一跟随女娲、伏羲走向凤栖山深处时,一股强烈的煞气突然袭来,迫使众人止步,目光齐齐投向远方。
帝俊与东皇太一脸色骤变,他们对这股煞气再熟悉不过,除了那常年与他们为敌的十二祖巫,无人能散发出如此气息。
果不其然,如同预期的那样,十二祖巫的身影出现在了凤栖山的道场之中。
帝俊与东皇太一怒目圆睁,对十二祖巫充斥着杀意,心中渴望将他们斩尽杀绝。然而,此处乃凤栖山道场,女娲圣人的清修之地,让他们不得不按下心中的怒火。在此地妄动,即便祖巫不反击,也定会招来女娲的不悦,甚至有可能被逐出此地,使得今日的计划化为泡影。
帝俊深知,冲动行事并非明智之举,他担忧性情急躁的东皇太一会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他紧紧盯着东皇太一,果然发现他浑身颤抖,几乎要祭出混沌钟。帝俊急忙拉住他,用严厉的眼神让他冷静下来。毕竟,来日方长,不必急于一时。
与此同时,祖巫祝融也怒火中烧,眼中闪烁着猎杀的渴望,见到帝俊和东皇太一就如同见到了猎物,恨不得立刻将他们撕裂。双方在凤栖山道场中,杀意汹涌,却因忌惮女娲圣人,而强行压抑各自的冲动。
鉴于大哥的吩咐,即便是祝融也按捺住了自己的冲动。
帝江在抵达此处之前,已反复叮嘱兄弟姐妹们切勿轻举妄动,尤其是对祝融的提醒更为严肃。
祝融满怀怨念地盯着对方,却被一股突如其来的压迫感所摄,不得不收敛起自己的怒火。那来自帝江的威严目光,让祝融不得不无奈地打消了念头。
四周的观者见状,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妖族与巫族长久以来互为仇敌,尽管自鸿钧的法令颁布以来,双方交手的次数大大减少。
但一旦相遇,彼此间依旧保持着一种危险的默契,仿佛随时准备将对方送入坟墓。
此时,十二祖巫之一的帝江轻咳数声,成功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即便是帝俊和东皇太一也不禁望向这边,随后又迅速转开视线。
“我巫族十二祖巫特来恭贺女娲圣人晋阶圣境,区区薄礼,望圣人笑纳。”
帝江的声音响彻凤栖山,众人的目光齐聚于此。
他抬起右手,一团光芒在其掌心闪现,缓缓飘向女娲。
女娲仅以一伸手,那光团便温顺地落在她的手中。光芒消散后,一柄精致的长剑显现在女娲的掌中。
伏羲在一旁,目光被一柄看似普通却散发着先天之气的宝剑所吸引,其上闪耀的光芒令人赞叹不已。
“这莫非就是传说中的极品先天灵宝?巫族这份礼物,真是豪气万丈。”
“巫族之富,果然名不虚传。”
伏羲凝视着这柄小剑,不禁发出惊叹。
这剑虽不起眼,却蕴含着十二种截然不同的气息,仿佛藏有不凡的力量。
他望向十二祖巫,眼中闪过一丝领悟的光芒,心中有所猜测。
女娲则对帝江问道:“此剑确为先天灵宝,但我好奇,为何它会带有你们十二祖巫的气息?”
女娲的洞察力不愧为圣人,一眼便看穿了其中的奥秘。
“这是因为,我们十二兄弟姐妹各注入了一滴精血于其中,故而剑中蕴含了我们的气息。”
此言一出,四周立刻引起了一片哗然,这样的宝物在洪荒之中实属罕见。
一柄附有祖巫精血的先天灵宝,其价值与威力自然非同小可。
这份贺礼的厚重,无疑彰显了巫族的诚意与尊重。
女娲略一沉吟,随即含笑对十二祖巫表示:“这份厚礼,我便收下了。巫族之心意,我自会铭记。”
听到女娲这么说,帝江这才放下心来,他准备礼物确实是用了不少的时间。
但最关键的是,女娲会不会收下。
如今女娲收下这巫族的合力,就代表这接受了巫族的示好。
所以在这段时间内,女娲不会出手帮助妖族对抗巫族。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