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汉东省政法委的工作汇报】

换源:

  省委大院,省委副書记办公室。

没过多久,省委办公厅主任林宇再次敲门进入。

手中拿着几份文件,恭敬地说:“高書记,文件都整理好了,我想跟您汇报下秘书和司机的安排。”

“您之前没带秘书过来,考虑到这边情况,如今您在汉东这边,秘书和司机都得重新安排,我这儿拿了几个人选资料,您看看。”

高育良接过文件,目光在上面扫过,陷入一阵思索。他没有立刻做出选择,说道:“我稍后仔细看看,小林啊,你考虑得很周全。”

林宇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高書记,还有住所的事,省委住宅区3号别墅已经清空,您看看是否需要修改或装修一下?”

高育良思索片刻,说道:“这个等我爱人过来再说吧,这几天我就先住在省委招待所。”

“好的,高書记,那您先忙,有什么需要随时吩咐我。”林宇说完,便轻轻离开了办公室。

高育良也没管他,拿起他送来的文件看了起来,目前最重要的确实是找一位顺手的秘书,京都时本想带着李学义一起过来。

最终,考虑到一些显示的情况。

高育良还是放弃这想法,临走前将李学义安排进了京都市,目前担任街道办主任的职务。

京都毕竟是大汉帝国的中心。

街道办那可是对应下面的一个县城。

街道办主任也相当于县長。

之所以放弃李学义,主要是他对这边不熟,加上又是自己的老家,高育良想找个当地人。

至少也要对汉东省各级情况明了一些。

林宇挑选的这几个人确实不错。

共有四个人,年龄最大的是80年出生,最小的那个则是1982年出生,基本都在三十岁以上。

让他满意的是则四个人都是科长。

体制内能在三十多岁混到科长的位置,并且还是在省委办公厅,没有一定的素养是上不去的。

至于学历那基本都是属于先决条件。

省委办公厅的科员,随便拎一个出来不是硕士,就是博士学历,并且还都是985和211的。

当然,也会有一些那啥的关系户。

不过这情况在综合处和秘书处不会存在。

秘书处的工作,主要是负责整个省委领导的日常文书和起草演讲稿,综合处则是各个秘书挂职。

这两个部门就算是连关系户也不可能进来。

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这两个部门能够直达天听,并且还是距离领导最近的部门,他们不是领导秘书,就是领导御用写手。

省委办公厅,共有十八个处:秘书处、省委总值班室、综合处、经济处、农村处。

以及党群处、法规和政法处、信息处、省委都察处和党刊处、机要交通处、干部人事处、行政处、财务处和技术室。

“咦……”

正看文件的高育良不由闪过一丝诧异。

张志华,汉族,1980年出生,淮东省岛城人,1998年就读于汉东大学,经济管理学硕士。

真正让他诧异的是此人居然是省委定向选调生。

省委定向选调生也就是省委选调生。

张志华,2006省委选调生,2006-2009年,岩台市第一中学的老师,2009年调回汉东省委。

如今的省委选调生都要去基层工作一到三年时间,此人是三级主任科员,也就是所谓的副科,八年的选调生并且还是副科,极不正常。

高育良拿起内线电话打给省委办公厅秘书处。

“小李……”

“高書记……”

“通知张志华同志过来一天。”

“好的,高書记。”

省委办公厅秘书处的处长办公室内。

李处长面色复杂的放下电话。

“张志华……”

“这小子走运了啊。”

对于张志华的事情他也知道一些。

传闻在七年前,张志华还在烟台市当中学老师,现任省委统战部長李克华还是市長的时候。

曾去烟台市第一中学暗访,由于当时的张志华不知道对方身份,不小心得罪了他,虽说李部長不在乎,下面人却不能不懂事啊。

这样导致那个前途无量的张志华一坐做冷板凳。

要不是因为对方是省委选调生,加上张志华在工作上一直兢兢业业,恐怕都要被清理出去。

“让张志华同志过来一天。”

李处长拿起电话带给该科室的科长。

与此同时,高育良的办公室内。

此时的高育良坐在休息区的行政沙发上。

坐在他旁边的三人,分别是汉东省政法委常务副書记赵明、汉东省政法委副書记李刚。

以及汉东省政法委办公室主任章维。

他们三人,也代表了三个级别,省政法常委副書记是正市级,副書记是副市级,至于章维则是三人中最低,只有正县级。

坐在高育良对面的赵明率先开口:“高書记,我们跟您汇报下近期省政法委的工作。”

坐在沙发上很是随意的高育良微微点头,也没有开口说话,反而拿起茶几上的茶杯缓缓喝了一口,却给人一副聆听的姿态。

赵明开口道:“近期,省政法委主要围绕维护社会稳定、推进法治建设两项重点工作展开。”

“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我们加强了对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上个月共处理了958起较大规模的事件苗头,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李刚接着说道:“在法治建设上,我们推动了多项法规的修订与完善,特别是针对经济领域的一些法律空白进行填补,为汉东省的经济发展营造更好的法治环境。

“目前,已有X项法规草案进入审核阶段。”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