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扩大会议……”
“看来,调研的事也只能延后。”
回到办公室的高育良,回想刚才赵立春和自己谈的一些话,赵書记的意思也很简单。
等开完这次省委扩大会议在下去调研。
“咚咚……”
“进来……”
“领导……”
却见张志华将办公室的大门小心关上,面容忐忑的走到办公桌前,眼神和姿态充满了尊敬,
“小张啊,什么事啊。”
“领导,我刚才听到一则消息,省委的徐書记,好像接到了仲组部电话,直接打给省委的。”
这些年他的冷板凳生涯也不是白坐的。
往日一切照旧,自从他成为高書记的秘书以后,也算飞上枝头变凤凰,很多人都看来攀附。
如今张志华也在省委秘书处搞了个自己的小圈子。
搞这个小圈子的目的不是为了什么,毕竟他是跟着领导的,领导强,秘书强,领导弱自然秘书弱,张志华搞这个圈子就是收集消息。
现在来看他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省委机要处刚接到电话。
张志华这边就已经收到了一些消息。
“徐峰書记……”
“是的,领导……”
“我知道了……”
高育良看向他的眼神露出一抹赞赏。
如此看来,赵立春書记召开省委扩大会议意图,多少也能猜到一些,恐怕有徐峰書记有关啊。
“你先去忙吧!”
高育良也是第一次对他露出和善的笑容。
显然,张志华通过了他的考验,现在的张志华已经有能力作为他的秘书,接下来就是信任度。
“是,领导……”
张志华面露喜色的走出办公室。
等他离开后,高育良这才掏出自己的手机,准备打给在正在组织部一个同届硕士老同学。
高育良是1977年上大学的,那可是帝国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哪一届的学生含金量自然不用多说,八十年代的硕士比熊猫还稀少。
当初那届二十七个硕士同学有十六个身居高位。
不是全国各省政法部门发光发热,就是在各大985或211大学担任校长,或在中枢政法委任职。
此外,除去硕士同学,他还有本科同学,以及博士的同学,那些同学都已经五六十岁,除去搞学术的,当官的最少都是副市和正市。
所以说,上大学是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特别是对于普通人来说,上大学逆天改命。
当然,这个大学值得是211和985的大学。
他能代表你的不止有学识,还有那恐怖的人脉,以及你闻所未闻,甚至没有接触过的圈子。
“真有调动……”
挂断电话的高育良眉头一皱。
岭南省的羊城市委書记出了一些问题。
岭南,位于帝国南部,也是全国经济最好的省份,羊城便是岭南省会,仅次于岭南的鹏城。
岭南的鹏城和隔壁西江的虔城一样。
这两市的市委書记,都是由省委副書记兼任。
岭南羊城市委書记还有一种说法,那就是岭南省鹏城市的预备市委書记,未来的省委副書记。
鹏城市委書记有被称为未来的岭南省長。
徐峰从京州市委書记,调任岭南省羊城市委書记,看起来是平掉,实则却是属于升迁啊,现在就看对方能否突破年龄的障碍。
“岭南,等等……”
“难道……”
忽然,高育良想到了什么。
前世那些岭南世家在15年前相当活跃。
往后却给人一种销声匿迹的感觉。
高育良又拿起手机打给岭南任职的一个老伙计。
这个老伙计和他是一个寝室的,依稀记得当初寝室论大小的时候,八人去厕所里面比大小。
最终年龄最小的高育良毫无疑问是寝室老大。
这个老伙计是岭南省的省政法委書记。
“你可是难得给我打电话啊。”
“你们那边怎么了!”
“你这家伙打电话过来准没好事啊。”电话那头的老伙计言语无奈,随即正色道:“既然你问到这,那我也说一下,岭南的事当做不知道。”
“行,我知道了……”
此时高育良的心里多少明白了什么。
看来,上面真对他们出手了,岭南的那几个世家虽然不至于倒霉,却也要将一些东西交出来。
可以预见未来他们的实力将会大打则扣啊。
“达康書记……”
“还有王政書记……”
高育良在本子上写了两个人的名字。
几乎可以预见,徐峰書记最多也就一两月时间,恐怕就会调走,到时京州市委書记出现空缺。
达康書记是否还会如原本一般坐上这个位置。
“呵呵……”
“你现在坐不上去。”
高育良脸上不禁露出一抹笑容。
自己初来乍到,算上他省委共有十二个人。
省委的委员会他一个熟悉的都没有。
将来要在汉东扎根,省委的各个成员能拉拢的,自然要拉拢,就算不能拉拢也要选择合作。
以往的汉东省准确来说划分三个派系。
省委書记赵立春为首的改革派,其中的成员有京州市委書记徐峰,吕州市委書记林正阳,常务副省長李源。
其次便是以省長刘振东为首的本地派,其成员有省委秘书长付正立、省委宣传部長罗志学。
以及汉东省的省委组织部的部長黄正同志。
最后稍弱的便是省委副書记梁群峰,省委统战部的部長万海江,便是梁群峰的得意门生。
当然,还有汉东省的省计委書记刘保国。
汉东省委的十二人组中,势力最大的改革派占据其中五票,本地派占据省委的四票,梁群峰占据三票,因为军方的夏承弼只支持一把手。
夏承弼是大汉帝国汉东省军区的少将司令。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