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杜宇辰憋着嗓子,模仿原主的声音。
竹满这才闪到一边。
韩世春一听,本能地怔了一下。
小眼珠滴溜溜转了几圈。
心里有一万个猜想。
本是来捉奸的,这个掌事太监怎么就传出了太后口谕?
是国师没有摆平这个小太监?
还是没有摆平古慧央?
来都来了,好歹还是进去看看。
韩世春好不容易将负责监督朝纲的几位重臣哄来捉奸,好歹也要看出个热闹。
而大伙儿也是看在南域边关的确告急的份上,所以才斗胆来慈宁宫求见太后。
就算没有热闹好看,现在也骑虎难下。
于是乎,一行人走进慈宁宫。
韩世春首当其冲。
刚刚踏入议事殿,脚步突然僵住。
国师罗铭昏迷不醒,被绑在柱子上,倒是穿戴整齐。
但是旁边,放着传国玉玺。
这一瞬,韩世春感觉天都要塌了。
太后好端端的,传国玉玺却摆在罗铭的旁边。
古惠央栽赃陷害这一招,高啊!
但是韩世春能坐到摄政王这个位置,审时度势,化解风险的能力自然非比寻常。
趁着罗铭还在昏迷不醒,赶紧舍卒保车。
“天……菩萨!”
“本王万万没想到,国师罗铭居然是国贼!”
“竟敢潜入慈宁宫盗窃传国玉玺,贼子野心昭然若揭。”
“来人,将国贼罗铭带出去,斩立决!”
慈宁宫内宫自然没有带刀侍卫。
竹满除外。
但是竹满自然不会听摄政王的使唤。
“嘿嘿,摄政王且慢!”
古惠央突然发话。
她之所以这般操作,主要是好戏还在后面。
否则,直接让杜宇辰一根银针将罗铭弄醒。
按照杜宇辰的本事,罗铭自然是求生不能求死不成。
不怕他不当着礼部尚书、大理寺卿和监察院院长等朝廷重臣的面,供出韩世春这个幕后主使。
但是,古慧央不想把事情做绝。
保住罗铭的性命,以后还有大用场。
第一,罗铭会巫蛊之术,古慧央很想知道当年许皇后的遭遇,和巫蛊有没有关系?
和罗铭有没有关系?
第二,毕竟韩世春是蔼帝的妹夫,又是蔼帝赐封的摄政王。
在朝中培植了很多党羽,根基深厚。
古惠央也才垂帘听政一年时间。
暂时还不想和韩世春翻脸。
一介女流,年方十八,的确不是太懂得治国理政之道。
说白了,很多东西她还得向韩世春学习。
要不是韩世春野心昭彰,甚至还敢打传国玉玺的主意。
现在的大顺的确需要他这样一个摄政王。
对于古慧央来说,也需要小皇帝这个傀儡。
现在,留着罗铭,也就攥住了韩世春的软肋。
于是,古慧央拿腔拿调地说:“哀家也没想到,先帝尸骨未寒,国师罗铭居然就来盗窃传国玉玺。”
蔼帝死了三月,尸骨未寒只是一种卖惨的说法。
“哀家百思不解,这罗铭受先帝恩宠多年,怎么突然会有如此胆量盗窃传国玉玺?”
“莫不是被什么人蛊惑了?”
韩世春小眼珠子转了一圈,居然冒出了冷汗。
奇怪了。他可是一直没把古惠央这个年轻的太后放在眼里的。
只要古慧央乖乖交出传国玉玺,韩世春其实也不想为难她。
这一年的垂帘听政,古慧央其实都是躲在龙椅后面描眉画唇。
踩谁捧谁,还是他这个摄政王说了算。
韩世春不知足的是,朝堂之上,他这个摄政王和群臣一样,只能站着。
小皇帝年幼,而且愚钝。
韩世春要想坐上那把龙椅,手里必须有传国玉玺。
所以,首先得扳倒古慧央。
但是,这步棋下臭了。
韩世春很清楚现状。
礼部尚书、大理寺卿和监察院院长这些老顽固,满脑子的忠孝节义。
虽然这几个老臣,对蔼帝让古慧央垂帘听政的决定也心怀异议。
但是传国玉玺在古慧央的手里。
老臣们骨子里自然就还把古惠央当回事。
本来,大家伙是冲着太后贵体抱恙而来的,结果却发现,“抱恙”的是国师罗铭。
本来,大家是为了边关告急,来禀报太后请求出兵南蛮固边的。
结果,却发现国师盗窃玉玺、意图篡权的一幕。
攘外必先安内。
这可是比出兵南蛮更重要的头等大事。
万一这个时候罗铭突然醒来……
韩世春这个摄政王就做到头了!
韩世春菊花一紧,赶紧力挽狂澜。
当即声泪俱下。
“太后啊……”
“本王知道太后宅心仁厚,悲天悯人。”
古慧央一愣。
有吗?
我自己都没发现自己这么好呢。
“罗铭这大胆国贼擅闯慈宁宫,惊扰太后,盗窃玉玺,按律当斩,诛灭九族啊……”
“如果不斩立决,如何正朝纲,平民愤?”
这个时候,杜宇辰发话了。
“摄政王英明!”
“罗铭一夜之间,从国师沦为国贼,的确该斩立决,诛九族!”
“这国贼潜入慈宁宫,盗窃玉玺事小,惊吓了太后才是大罪。”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
第一,太后的贵体,比玉玺被盗重要多了。
第二,太后只是受到惊吓而已,并未失身。
这点,韩世春必须要搞清楚!
“不过……”
杜宇辰话题一转,突然顿住。
韩世春的额头上已经汗津津了。
“按照大顺律法,应该先将罗铭收监,交给大理寺和御史台会审定罪,秋后问斩。”
“说不定这一审讯,还会挖出他的幕后同党。”
韩世春抹了一把冷汗。
斜着眼睛看着杜宇辰。
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这个小太监呢?
大意了。
罗铭修炼邪术多年,能蛊惑宫女给古惠央喂下情蛊。
还能从暗卫的眼皮子底下混进慈宁宫,轻轻松松杀人灭口。
但是这个小辰子,怎么就活生生地站在面前?
而且高大挺拔,英俊威武,满面春风。
说话的声音铿锵有力,一点都不像个太监。
最关键的是,一个掌事太监,只管照顾好太后的衣食住行就是了。
他,居然敢给太后拿主意。
他,居然还熟悉办案审理这一套。
韩世春吸了一口冷气。
再仔细观察罗铭,风池穴上扎着的一根银针,隐约可见。
顿时明白了。
原来太监小辰子,才是真正的高手。
心里暗暗还有了主意。
这个小辰子,留不得!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