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福保,陛下赐你性命,允你建国。大量白银于你建国初期送来交趾供你发展,你不思感恩,不念皇命,如今跪在我面前,还有用吗?”
军营之中,堂堂交趾国王竟是像条狗一样趴跪在华令臣的面前。
如今宁天辰已然横扫整个北交趾,南交趾又充满了叛军,这个阮福保已然只剩下了一个空壳名义上的交趾国王。
他也算不是太蠢,明白了穷途末路,也不再继续躲藏,赶在灭国前跑来丢这最后的颜面。
“将军,请,请,请您回去告诉陛下,我愿亲自前往京城三跪九叩,只要,只要你们愿意撤军,我,我,我做什么都行,赔多少钱我都愿意!”
就像是一条毒虫想要抓住最后的救命稻草,那阮福保脸上尽是可笑又幼稚神情。
华令臣都觉得好笑,这人不会是真以为跪地求饶就会放过他了吧?
“当初陛下开战前已经给过你机会,更早之前也给过你机会。可你直到现在才知道后悔,还有用吗?”
“三跪九叩?哈哈哈哈哈哈,你以为你的三跪九叩很值钱吗?”
阮福保身子猛地一颤,惊慌失措下,竟是慌不择路的说道:“你,你们,你们要是不撤军的话,长时间耗下去,对,对你们也没好处!”
这话已然算得上是赤裸裸的威胁。
华令臣听得忍不住给他鼓起了掌。
“到了这时候都还有如此底气,阮福保,真不愧是你啊!”
“国家存亡,我,我,我只能告诉你我会做什么。到时候真的把人逼急了,对大家都没有好处!”阮福保咬紧牙关说。
他直到现在还没搞明白一个事情。
华令臣站起身来走到他身边。
“阮福保,看你直到现在还没搞懂情况,我便将陛下的话原封不动告诉你吧!”
“陛下说,愿意投降,那我大明就多一个民族。若不愿投降还要垂死挣扎,那便龆龀不留。”
“你可明白这话是什么意思?”
浑身瘫软坐在地上,颤抖的嘴唇,惊恐的目光说明了他此刻的精神状态。
本就是败军之将,跑来威胁华令臣,那不是找死,那是什么?
当场阮家依靠大明的扶持建国,而后又依附于罗刹。
但他们没有作为一个小国的觉悟,而是张开一嘴黑牙想法设法要从大明的身上啃一块肉下来。
如果真要放过他,那大明的国威何在?
以后其它番邦国知道了阮福保没死,纷纷效仿他的行为,大明可就要再次陷入腹背受敌的状态了。
“在你死前,我再告诉你一些话,希望你能记在心里,下辈子牢牢遵守。”
“你们这些弹丸小国本可依附于大明,以贸易和扶持发展建设,可偏偏你们野心勃勃,想要一口吃下自己吃不掉的肥肉。那结果只能是什么?被人乱刀砍死,炖成狗肉汤!”
话音落下,长剑从背后伸了过来。
阮福保自知大限将至,可他还不想死。
顿时间阮福保尖叫着站起身来。
“绕,饶过我吧,我求求您饶过我吧,我,我,我知道错了!”
手起刀落,像是皮球般的脑袋滚到了地上。
华令臣冲着旁边的副将招了招手
“把血处理干净,找个精致一点的盒子装起来,陛下不日将要册封贵妃,将这人的人头与在他府上搜刮出来的宝贝一起献给陛下!”
副将连忙点头过来接过了人头。
但是却显得有些犹豫,似乎有话想说。
“你怎么了?是有话想要说?”
“将军,兄弟们浴血拼杀,真,真不留一点下来?”
军中有军中的规矩,这些战利品都是战士们浴血拼杀而来。
所以一般夺城之后,都是让战士们先抢三天。
如果全部献给宁天辰,难免会引起不满。
“浴血拼杀?你知道我们为什么可以浴血拼杀的如此顺利吗?”
“陛下一己之力赶去兖州,扶持完颜羊骨朵上位,这是冒着多大的生命危险?与陛下相比,我们称得上是浴血?交趾国有哪怕一支有抵抗力的军队吗?”
此话一出,副将连忙跪在了地上。
“华将军切勿动怒,小的明白了!”
就在这时,斥候突然冲进了营帐。
“将军,陛下急信!”
华令臣连忙接过信封迅速拆开。
副将冷汗直冒,小心翼翼的看着华令臣。
片刻后华令臣放下信件十分无奈的笑了起来:“陛下急信说了,攻下交趾是大家的功劳,交趾国库之中的财报用以犒赏三军,命我们如无遇到抵抗,切勿枉杀一人。”
这下给副将整不会了。
士卒们抢三天,最多也就抢个国库的零头。
陛下不让他们去抢,还要把国库里的财报分给他们。
消息也很快传到了将士们的营地之中。
“陛下要将交趾国库均分给我们?这,这是真的吗?”
“密信都传到了华将军的手里,还能有假啊?”
“我的妈啊,陛下对我们也太好了吧?”
……
这是大家之前从未有过的体验,大家只知道做错了事情要被罚,前不久第一次在陛下身上知道了做对了事情会有赏。
而如今大家更是知道了,如果把事情办好的话,还会有重伤。
顿时间一个个士卒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既然迫不及待准备下一次的攻城略地了。
华令臣在营中饶了一圈,感受着那激动的氛围,他的嘴角也带着笑意。
而且此时此刻他心中是对宁天辰更加的佩服了。
两场仗之后,这三万大军已然成为宁天辰的死忠。
可以说现在要是传来勤王救驾的消息,这三万人绝对可以日夜不休拼死赶回京城。
这些人身上的东西,正是那交趾国王阮福保欠缺的忠诚。
正如华令臣所说,只要他足够忠诚,那陛下绝对不会忘了他们!
就在这时,有人突然举起了酒杯。
“诸位,我说两句话!”
“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这么的畅快,这一切都仰仗着陛下,都仰仗着皇恩!”
“在这里,我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与此同时,其他人相继呼应。
“吾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