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懦夫

换源:

  现在大局未定,所有压力宁天辰也只能扛在自己一个人的肩膀上了。

月光下,一道落寞的身影一步一步走向了寝宫。

……

翌日清晨,天还未亮,百官已然赶到了太和殿。

以前从未有过提前早朝的先例,所以到场之后,众人心头都很是疑惑到底发生了什么。

“陛下为何要提前早朝?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葛大人这不是明知故问吗?昨日陛下在礼部确定了要和倭国继续交战下去,晚上就通知了我们提前早朝,必然是为了和倭国的战事啊!”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开始议论起来。

“华将军如今还在交趾,跟倭国继续打的话,咱们还有谁可以派出战啊?”

“对啊,这不是胡闹么?这要是出了什么事情,这该怎么办啊?”

……

就在众人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的时候,宁天辰没让太监进行通报,直接走入了大殿之中。

就像是一滴墨水进入了吸笔盘,黑色逐渐晕染开来,后面的官员陆续闭上了嘴巴。

前面的人倒是讨论的依旧激烈,特别是那秦淮民。

“我不赞成出兵,三大营之外可调动的兵力也就二十万,十五万镇守着黄河沿岸,三万在交趾,剩下两万在各地值守。”

“如果继续出兵跟倭国人开战,难不成要把包围京师的三大营一起调动出去?若是三大营被调了出去,京城的防卫难道就不管了吗?”

正当秦淮民慷慨激昂之时,熟悉的声音在他耳边响起。

“有禁军和锦衣卫值守京城,秦大人这是在怕什么?”

“本官不是怕,本官只是不想有任何意外发生。好不容易有了一场大战提高了我们大明的地位,若是又因为一场大战将刚得到的东西全送出去,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说话间秦淮民转过脸去。

这一看,吓得他连忙跪在了地上。

“参见陛下!”

“朕不是说过了非祭祀和国礼,不必下跪行礼吗?”宁天辰似笑非笑的看着秦淮民。

后者身子猛地一颤,连忙解释说:“好几日不见陛下,甚是想念,特行此大礼!”

场面话倒是挺会说,只可惜做人不太会做。

宁天辰也不跟他废什么话,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随后直直走向台阶坐在龙椅之上。

真龙天子的威压顿时释放出来,在场之人无一人敢抬起头跟宁天辰对视。

可这种不敢,并不是绝对的尊重。

自陈忠海下台之后,官员虽然换了一批又一批。

可实际上却没有几个宁天辰的心腹。

在场极大一部分人他们最先忠于的是自己,接着才是忠于宁天辰。

而在宁天辰之外,他们还要忠于他们自己的氏族。

可以说每个人的想法都复杂的像是一线城市的道路路线图一样,弯弯绕绕,纵横交错。

目光扫视了一圈,宁天辰轻声问:“朕是听说了诸位对于出战之事有不同的见解,因此想要问问各位大人都有什么意见?”

听到宁天辰的问题,终于将头垂的更低了一些。

大家都心知肚明宁天辰决意要战,如果这个时候说出不同的见解,必然会因此激怒宁天辰。

所以谁也不敢先开口做这个出头鸟。

见众人不愿意开口,宁天辰无奈一笑,接着轻声说:“如果大家不进行表态的话,那这件事可就由我自己说了算了!”

此话一出,下面的人明显要慌乱了不少。

终于有人从队伍里站了出来。

“禀陛下,老臣觉得此时若是出兵的话于大明而言并无半点益处。”

“蒙人和罗刹虎视眈眈,其它小国也并不完全按照我们的吩咐行事。”

“倭国更不是什么一两场战斗就能确定胜负的小国家,如果一直跟他们打下去的话,必然会伤到大明之国本,还望陛下三思!”

……

伤到大明国本?

宁天辰微微点了点头,接着继续询问:“那诸位的意见是什么呢?是劝朕赶快投降,还是想要劝朕做什么?”

“陛下,老臣觉得此时应当趁着倭国使臣还在京中,尽快与倭国使臣商议和解的事宜。若是等倭国使臣回过,届时咱们就算是想要商议,也已经没有了机会。”

好一个就算是想商议也没了机会,这话宁天辰感觉不像是一个大明的高官说的,更像是一个倭国人正在威胁着他。

宁天辰放眼看去,眼前这些人可都是大明的国家栋梁。

可却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想要避战,想要跟欺负了他们多年的敌人讲和!

“诸位,朕亲自说了要跟倭国继续打下去,你们想要讲和的话,岂不是说明了朕出尔反尔?”

此话一出,众人立刻主动为宁天辰辩解了起来。

“陛下这怎么能是出尔反尔呢!”

“对啊陛下,当时您在气头上,不能算出尔反尔,如果您不愿意说的话,这事情就交给老臣吧!”

这老东西倒是积极,出战的时候他畏畏缩缩,讲和的时候他一马当先。

问题在于,宁天辰这张脸还要不要了?

当日宁天辰可是当着那么多国家的使臣宣布要和倭国继续打下去,这才多久啊?一天时间就跑去找人讲和。

那宁天辰干脆直接别要脸了,不如拱手直接把大明的土地全部献给倭人。

“尔等的意思朕已经明白,不过朕今日并不是来询问你们的意见!”

“征兵的诏书朕已经让兵部开始印刷,十日之内便能传递全国上下各州府衙门。”

“今日朕找诸位来,是想问问诸位,军费开支诸位可有准备?”

此话一出,殿下顿时乱作一团。

朝堂上就像是菜市场一样,众人叽叽喳喳说个不停,每个人的眉头都紧锁着。

就好像宁天辰让他们准备军费,是在要他们的老命一般。

宁天辰就那么静静的看着他们。

等到他们吵的差不多了之后,宁天辰这才轻声问道:“诸位如果没有办法凑集军费开支的话,那就把乌纱帽摘了,大明不需要毫无作为的官员,不对,大明不需要毫无作为,只知大喊讲和的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