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人?你敢骂我?你知不知道我是谁?”
倭国大使那标志性的眼珠子一瞪,但转过脸去猛然看到了站在廖广林身边的宁天辰。
嘴角扬起露出得意的笑,甚至还冲着宁天辰得意的扬了扬下巴。
“皇……”
倭国大使嘴刚一张开,龙吟脆响之声刺入众人耳膜,只见白光一闪而过,好似从倭国大使肩膀切口处萌生出了一颗樱花,漫天樱花飘落,在他那惨叫声中演奏出了一首东瀛悲情小曲。
没有任何招式,就好似屠夫剁肉,每一刀落下都在不至死但会让人极其痛苦的位置上。
在一道道惨绝人寰的叫声中,倭国大使逐渐没了生机。
而他带来的那些卫兵,一个个早已是吓破了胆,傻愣愣站在一边连话都不会说了。
宁天辰突然一把揪住倭国大使的发髻,后者此时只剩下了一颗脑袋。
紧接着那血淋淋的画面让周围所有人全部把脸转到了一边。
也不是太恶心,还是太恐怖。
“廖广林,给本官拿个盒子来!”
廖广林好似打了鸡血一般,冲进旁边的店铺,把人老板装钱的箱子给抱了出来。
“大人,这小子的大小正好足够!”
宁天辰反手接过箱子,将那倭国使臣的脑袋直接塞了进去,还在滴血的箱子反手扔到了那几个卫兵的身边。
“把这个东西带回你们倭国,这是我送给你们地皇的礼物。”
几人已然被彻底吓傻,站在原地哆哆嗦嗦动都不敢动一下。
只见宁天辰眼神一凝,一股无形的波动从宁天辰的体内爆发开来。
霎时间对面几人吓得是当场发起了抖。
“还不把盒子捡起来赶紧滚?”
惨叫声中既然已然完全失了智,抱起盒子头也不回转身就跑。
也许从未想过会发成这样的事情,周围百姓和官员纷纷闭紧嘴巴,一个个像是丢了魂一般愣在原地。
“诸位,倭国弹丸岛国,他今日敢在京城行凶,敢将我京城百姓踩在脚下,明日他就敢踩在诸位的脸上。”
“我大明往些年对倭国屡战屡败,但那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本官乃是兵部尚书宁天辰,今日所有的责任,本官一人来扛!”
“诸位不要有任何害怕,也不要有任何担忧。从今以后,本官向大家保证,从今以后,再不会有外人欺负大家!”、
……
宁天辰话音落下,不知道是不是没有提前准备演讲的缘故,周围的反应并不激烈,也就只有廖广林在鼓掌,周围百姓脸上皆是麻木的表情,似乎一个个完全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仔细看着那一张张脸,宁天辰心中说不上的无奈,这得是被欺负了多久,才能做到如此的麻木?
不过那样的日子都已经过去,现在宁天辰已经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长舒了一口气之后,宁天辰侧目看向了旁边的廖广林。
“廖员外郎,你跟我来一趟吧!”
一路带着兵部众人再度回到衙门之中,宁天辰拽着廖广林进入了后衙。
但是前面那些官员却是率先乱做一团。
“赵侍郎,这下该怎么办啊?倭国大使被我们新来的尚书大人给杀了,咱们该怎么站队啊?”
“对啊,要是陛下他们怪罪下来,咱们可就担当不起了,侍郎大人快想想办法啊!”
“这件事跟咱们也没多大的关系,我觉得咱们应该是第一时间要和这件事撇清嫌疑!”
……
周围的人是陆续的开口,只是从他们嘴里说出的那些话,和放屁的区别真的就没有多大。
赵侍郎和徐侍郎两人作为兵部侍郎之下在场官职最高的官员,所以现在需要他们来好好主持局面。
不过两人都很清楚杀人的是谁,整个大明上下,还没人敢把这位怎么样,更没人敢说来找这一位的麻烦和责任。
不过话不能说的太明白也太清楚,赵侍郎率先开口说:“反正都要打仗了,杀了就杀了呗,陛下不会说什么的。而且宁大人也说要承担责任了,你们怕什么?”
“我们当然是怕牵连啊!这宁大人才多大的年龄啊?干出这么一档子事,我担心他是不是真的能抗下责任!”
“万一陛下到时候开始切割,遭殃的不还是我们吗?”
在场有不少都是老油条,包括了赵侍郎和徐侍郎,所以下面的人才敢那么明目张胆的说出那些话。
但他们不知道宁天辰的身份,赵侍郎和徐侍郎知道啊。
只见徐侍郎猛地一巴掌就拍在了案台上。
“不过就是杀了个倭国蛮夷,你看你吓成什么样子了?要不你直接给那群倭国人跪下,叫他们爹,说你要把所有钱,要把你家所有女人都给他们,求他们放过你好不好?”
徐侍郎此话一出,众人纷纷沉默了下来。
在场之人都不明白,为什么平日里最大的老油条,今天居然是这么的激昂。
与此同时里面的房间之中。
“刚才的事情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宁天辰冲着廖广林扬了扬下巴。
廖广林猛地一拍大腿。
“痛快,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痛快过了,大人,您做了一件我很早之前就想做的事情!”
看着廖广林那兴奋无比的表情,宁天辰脸上却是没有任何的笑意。
“痛快是痛快了,可你有想过结果吗?有想过其中会蕴含的风险吗?你有没有解决办法呢?”
原本脸上的激动和笑容一扫而光,廖广林立刻锁起了眉头。
“我,我,我还没想过!”
他哪儿有什么解决办法,他爽完了可就不管别的事情了。
这廖广林的状态就和大部分愤青一样,只管爽快,但是不知道后果是什么。
宁天辰可不想自己手底下的官员会是这么一点脑子都没有。
“本官现在需要你给本官一个明确的解决办法,你能给出来吗?”
廖广林眉头紧锁,迟疑了片刻后抬起头看向宁天辰。
“不能给倭国任何主动出击的理由,咱们得先人一步以这件事发难,否则倭国必然借此事四处宣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