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听说了吗?钱府昨晚冲进去了许多东厂番子,据说上到老爷下到丫鬟全都被抓了起来。”
“钱府也有人敢进去抓人啊?这是怎么回事?”
“鬼知道怎么回事,反正我感觉最近肯定要发生许多的大事,咱们还是都保护好自己吧!”
……
京中茶馆,每天都有从四处而来的三教九流汇聚于此。
有的是来谈论新鲜见闻,有的是来商议某些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这散布在京城各处的茶馆便是京城最大的信息枢纽,几乎所有的小道消息,都是从这样的地方散播出去。
类似于几百年后的营销号评论区。
角落处,宋廷生一口接一口的灌着闷酒。
这几日时间他四处碰壁接连受挫,就连最开始愈演愈烈的舆论,也随着时间过去逐渐被更多发生的事情所掩盖。
到了今天,已然听不到有人谈论宋怀治案的事情。
“小兄弟,我见你这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酒,是有什么烦心事吗?”
宋廷生抬头看向说话之人。
对方年龄在四十出头的样子,留着一脸的络腮胡,眉眼间带着一丝正气,但眼神却没有直视宋廷生。
可能是被人冷落了太久,宋廷生也想有个人可以说话,于是便举起了酒杯。
“鄙人姓宋,你想听我的事,那就得陪我来喝一杯!”
对方也是爽狂,接住宋廷生递过去的酒杯便是一饮而尽。
“痛快,老哥哪里人啊?难道不知道我的事情吗?”
“在下杭州人士,姓李名大,你叫我李大就行了。未曾听闻过宋兄弟的事迹,还请宋兄弟细讲!”
似乎被打开了话匣子,宋廷生抱起酒坛子就开始了讲述。
对面那人倒是也极为配合,全程皱紧了眉头,当宋廷生讲到高潮处的时候,还会配合着宋廷生附和两句。
一杯接一杯的酒下肚,宋廷生已然忘乎所以,甚至大喊了起来。
“哪儿来的公平啊?我们平头百姓的孩子就不是孩子吗?”
他的声音很快吸引了周围人的注意力,立马有人把脸转了过来。
“兄弟,你这是遇到了什么事情?怎么在这茶馆喝起了闷酒?”
宋廷生大手一挥:“不,不,不,不提也罢,你们也帮,帮……”
还没等宋廷生说完,李大猛地站了起来。
“诸位,事情是这样的!想必大家之前应该听说过宋怀志案吧?凶手之残忍,简直令人发指!可时至今日凶手都没有被制裁,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就因为那凶手是一个朝廷官员的儿子!”
“宋兄弟这段时间一直在京城四处奔走,就想要一个公平的说法,可却是四处碰壁。”
“他们官官相护,不给我们百姓活路,各位难道就能如此坐视下去,看这不平等之事发生?”
“今日各位若是不摇旗呐喊,改日这件事发生到各位的头上,又有谁替你们申冤鸣不平?”
……
李大的言语很有感染力,但在场之人纷纷把脸转到了一边。
大家又不是蠢,干嘛要去跟朝廷作对?
见众人不为所动,李大顿时冷哼了一声。
“哼,我本以为京城之中有仁义之士,没想到都是一些贪生怕死之徒!”
……
傍晚。
“陛下,您让建造的蒸汽机已经落成,就等您去冶铁所开启了。还有那些叫做电机的东西,也全部组装完毕。”
“苟丽国王的书信也已经写好,由许右统领亲自带队送去了苟丽。”
慕星在旁边汇报着今天的工作,宁天辰嘴里叼着草根,享受着这让人感觉无比舒适惬意的静谧夕阳。
微风拂过面颊,扰动了面前的发丝,宁天辰捡起一片落叶。
“阿卡肆柒的配件怎么样了?”
“禀陛下,匠人们已经手工将您设计图上的配件雕刻了出来,随时可以送来给您组装。”
“让他们快拿来吧!”
宁天辰早已是迫不及待。
他对那些匠人的技术倒是一点都不怀疑,毕竟都是随便雕刻鬼功球的工匠,按照图纸雕刻AK那并不算复杂的配件难度并不算多高。
慕星赶紧跟旁边的二狗使了个眼色,随后又转过脸告诉宁天辰:“陛下,还有一件事要汇报!”
“什么事?皇后又闯祸了?罚她禁足就行了!”
“不不不,皇后最近很老实,每天都在坤宁宫中研究编舞的事情,说是要按您的要求成立女团!”
“那你要汇报什么事情呢?”宁天辰继续问道。
“午门前聚集了不少人,都说是要为宋怀志讨个说法,问我们凭什么要官官相护,我已经调查过了事情的起因,是宋怀志和一个神秘人在酒馆之中散播的消息。”
“如今消息散播的原来越广,陆陆续续还有更多人赶过来。因为事关平民,我不敢擅自调动锦衣卫处理,所以就像询问陛下该如何是好?”
宁天辰将嘴里的草吐在了地上,站起身的同时挥手脱下了长袍。
“把便装给朕拿来,朕倒是要看看,他们到底又要玩儿什么花样!”
虽然还未开战,但现在已经是绝对的战时,这时间跑来干这些事情,当真觉得宁天辰仁慈?
换上便装,宁天辰甚至做好了最坏的准备,可到达现场之后他才发现,所有的准备在这一瞬间变得好像不是那么有必要了。
望着眼前那人山人海,一时间宁天辰有些不明所以。
“这是有多少人?”
“锦衣卫统计了,大概两千人,还有人在不断赶来。”慕星在一旁解释说。
两千人?而且还有人在不断赶来?
宁天辰只感觉自己大脑好像一时间接收不了这么多的消息了。
使劲的锤了锤自己的脑袋,宁天辰再看向慕星。
“人怎么来的?为什么会这么多人啊?到底是什么情况?”
接连三个问题丢在慕星脸上,慕星也只能会以一个懵逼的表情。
这群人倒是真的有趣,宁天辰那征兵诏书发了这么多天,应征的不到一万人。
结果现在跑来午门前聚集的就有几千人了。
说他们怕死,他们又敢聚集在这里。
说他们不怕死,却没几个人主动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