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大人,我说话你是听不见吗?”
宁天辰又重复了一遍,但毛文顺还是没有反应,就像是一个在梦境中无法分清楚现实的人一样,毛文顺不敢动弹,生怕动一下就会醒来。
一直到小太监来到毛文顺身边。
“毛大人,您在不回答陛下可就要生气了!”
“陛下,陛下万岁!”心中激动难以形容,以至于毛文顺只能憋出一句陛下万岁。
“这世界上没有万岁之人,别说那些屁话,随我来养心殿,我有事情要交代给你。”
进入养心殿毛文顺依旧是那副神离梦游的表情。
“你是不相信朕还是怎么回事?朕可已经把人杀了,你是不打算帮朕收拾这个烂摊子吗?”
毛文顺连忙摇头。
“不不不,陛下并未做错任何事,没有烂摊子一说。”
“陛下能将那两贼杀掉,此乃是天大的好事,与国有利啊陛下!”
与国有利?这四个字宁天辰怎么听都感觉陌生和奇怪。
“一旦消息泄露出去,那倭寇大军必然会大举进攻,怎么个与国有利法?”
“陛下已然表明抗倭的态度,自然是与国有利!”毛文顺激动的说。
华令宜此刻就像是个情窦初开的小姑娘,时不时将目光落在宁天辰的身上。
世上所有人都怕死,但也有很多人怕没尊严的活着。
这样活下去会比死了更加的难受。
宁天辰今日能跟他们表明态度,即使接下来就会死,他们也是已经得偿所愿并无遗憾。
“只是可惜了陛下今日并未能将那陈忠海一并杀了,多好的机会啊!”华令宜感叹着。
宁天辰不禁笑道。
“什么好机会啊,今天他带来的那些官员,可都不是他的骨干嫡系,那老乌龟聪明的很,早已是给自己留好了退路。”
“就算朕把他杀了,织造局,茶马司,漕运司,包含了大明半数以上收入的产业依旧在他那些干儿子干孙子的手里。”
“他一死只会让局面更加难以控制,朕还需要他活着爆金币!”
虽然听不懂爆金币是什么意思,但华令宜依旧像是个小迷妹一般看着宁天辰。
男人最迷人的时候,莫过于运筹帷幄落棋下盘。
特别是宁天辰还是因为她所做的这些。
每每想起,华令宜脸上便不由的泛起了桃花。
“你也别一直盯着朕看,让小嬷嬷去把你哥叫来,朕有事要交代于他!”
“遵命陛下!”华令宜学着毛文顺的摸样绷直了身子。
虽然是个皇后,但此刻宁天辰看着她的感觉却像是可爱的邻家小妹妹,没忍住便温柔的揉了揉她的脑袋。
这一揉后者的脸色便是更加红润了。
“快去吧!”
华令宜像是小兔子一般蹦蹦跳跳着离开。
等她一出门,宁天辰眼神再度恢复严肃。
“毛大人,你可知道我大明每年的钢铁产量吗?”
“陛下为何如此询问?难不成国库中的铁料已然不足以打造武器了吗?”毛文顺心头一紧,要是武器都没有的话,那还谈何而来的抗击倭寇。
“倒不是没有铁料,而是还不足够,朕有别的打算!”
昨天晚上宁天辰看过了现今版图,整个大明只剩下了长江以南的区域,和明朝灭亡时的南明国土相差无几。
而铁矿含量最高的几个地方,大部分掌握在女真人的手里,还有小部分在鞑靼人手中。
没有足够的铁矿,那宁天辰接下来想做的事情可就难操作的多了。
于大局而言,现在攻打女真要远比攻打倭国重要。
但是宁天辰需要一战定名,让天下更多人知道他这个皇帝并非昏君。所以第一战的倭国是必须要打。
“毛大人,这是我之后的规划路线,你先看看!”
毛文顺接过宁天辰递来的图纸。
使劲的眨巴着眼睛,像是眼花了一般。
好一会之后,毛文顺这才疑惑的问道。
“陛下,此图并非我大明之版图,您画的是什么啊?”
“啊?我画的就是大明版图啊,东南所有区域全部沿海,西边以整个青藏高原以及中亚高原作为屏障,进可攻退可守。背面直达乌拉尔山脉,连接西伯利亚平原。”
“整个国土线都是屏障,届时朕进可攻退可守!”
虽说是个平行世界,但国土区域却是一样的,所以宁天辰画出的就是国土的最优解。
但是在毛文顺的耳朵里,这些言论可就不是最优解了。
“历朝历代哪怕是最大的盛世,也未曾有过如此国土面积,陛下,您,您,您这是要做什么啊?”
“朕要让后世千秋万代每一户人家的窗台,我大明的明月必朗照之!”
疯了,陛下已经疯了,毛文顺压根不敢去想这些东西,那不是在做梦吗?
而且还有个更现实的东西毛文顺不得不提。
“陛下,这些年一年比一年更加寒冷,不少农民东种后无法春发,秋收产量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所以四处叛乱才会愈发频繁,解决难民之事恐怕才是当务之急!”
在毛文顺话音落下的同时,三个字出现在宁天辰心中,小冰期。
天寒地冻粮食欠收,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起义频发暴乱四起,这就是亡国的迹象。
不过宁天辰看了那么多年农业频道,自然有应对解决的办法,而且这办法还很简单。
那就是大棚种植。
只要有了成规模的大棚,再加上女真占领区的那一大片黑土地,整个中原地区的平原土地,宁天辰有着绝对的自信可以在十年内完成人口爆发。
“难民之事朕会一一处理,待到沿海部队设防完毕,朕会去亲自考察民情。”
“现在先商量现在需要解决的是,大将军应该快来了,你收拾一下吧!”
毛文顺满面笑容整理着桌上的东西,这种有人吩咐的感觉反倒是让他无比舒服。
就像是一支原本散漫各自为主的团队突然间有了主心骨,需要做的事情也都明确了起来,大家的干劲自然也就上来了。
就在这时,小太监进殿来报。
“禀陛下,皇后已带大将军来到殿外!”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