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出征

换源:

  铠甲傍身,宁天辰走出养心殿,然而一众官员已经在养心殿外跪了一地。

一见到宁天辰,众人立刻惊呼。

“陛下,万不可御驾亲征,万万不可啊!”

对这些官员而言,宁天辰御驾亲征就代表着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

一旦这一战输了,皇帝都没有了,他们就算逃亡蜀州,也没有了任何意义。

而且皇帝没有子嗣,他们甚至想要拥立新的皇帝也不行,子嗣和兄弟都没有。

可对宁天辰而言,这一战他准备了太久了,该准备的东西都已经准备好。

天时地利已然齐全,现在差的就只有人和。

长长呼出了一口气,宁天辰看向众人。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大明的天子有死在马上的,有死在军营的,但绝对没有一个是死在逃亡路上的。”

“我知道这一战大家都没有信心,但是大家要明白,连你们都觉得打不过,要朕守在这里,前线的将士们会如何去想?”

“朕是有了逃跑的余地,可他们呢?他们要用命来守卫大明的江山社稷。”

“朕若是做好了逃跑的打算,他们还有继续奋战的信念吗?”

话说到这里,跪在养心殿外的官员们眼神也不是那么的坚定了。

宁天辰说的一点也没错,朝廷的一举一动,天下人都看在眼里。

还没开战,朝廷就想着要撤退,就想着要保全皇帝。

那前线的士兵凭什么浴血厮杀?凭什么用命去守卫脚下的土地?

“朕并不是一个好人,朕在诸位眼中或许残暴,或许无能,但有一点朕要让你们知道,朕绝不双标。”

“国难当头,朕要让他们去送死,那朕也就做好了一同前去的打算。”

“你们是国家砥石,你们留下来,留住大明的希望。而朕,身先士卒,要让那些蛮夷知道,我大明绝对不是任由他们宰割的肥肉。”

“话已至此,谁还要发对朕出征?”

毛文顺率先站起身来。

“陛下……老臣愿随陛下一同出征!”

“老臣也愿意!即使老臣马上功夫不行,也不懂得排兵布阵,但老臣这把老骨头,还能给陛下扛剑,还能擂鼓,还能记录军情!”陆玄民也起身说道。

最终,御史大臣也站了起来。

“陛下,老臣全族上下一千三百人,不论男女,愿随陛下出征!”

京城。

彩旗舞动,大军点于校场,百姓们夹道看着那大道之上跨下白马身披金甲的将军。

“宁大人率禁军和三大营出城了。”

“这哪儿是宁大人啊,这是陛下啊!”

“什么?这是陛下?”

“宁大人就是陛下!”

……

消息一传十十传百。

大军出发,粮草为后,然而还未出城,每个士兵的手里都已经被百姓们塞上了干粮。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些日子发生的事情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谁是为了他们好,百姓们心里一清二楚。

与此同时另外一边,久未露面的华令臣已然抵达大月国境内。

“将军,从这里往北,便能直扑罗刹首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副将指着行军地图说道。

华令臣嘴角上扬。

“不急,陛下说了,所有战役都只为灭国,小打小闹没有任何意思,待陛下由东到西,咱们再挥师北上与陛下横扫罗刹全境!”

另外一边。

“父亲,这是咱们唯一的机会了,陛下许诺若是这一战赢了下来,便将罗刹的国土切割一半给我们建国!”

完颜徽音连夜快马加鞭赶到了兖州,苟丽国方面已经被华夏横扫倭国全境的举动吓得不敢动弹,那两千人马已于昨夜返程。

只需要完颜羊骨朵同意完颜徽音的请求,这两千人将会随金军一同北上,将北边的几个港口乘势拿下。

深深吸了一口气,完颜羊骨朵有些颤抖的指向地图。

“传我的命令,集结兵力,全力攻打北方旧土,将罗刹人撵回冻土!”

三条战线同时推进,然而一切都是平静河面下的湍流。

不管是罗刹人,还是女真人都没能感觉到这平静湖面下的波涛汹涌。

京城距离黄河也就不到两百里,大军在第二日便抵达了罗刹先锋营渡河交锋的区域。

望着那上万人的军营,宁天辰少见的皱起了眉头。

“许右,你来跟我说说,如果我要冲入敌营的话,这一仗该怎么打?”

“禀陛下,罗刹人善用火器,以阵列的方式开火,那鸟铳的杀伤面极大,或许并不适合硬冲!”许右说道。

鸟铳虽然是早期火器,但罗刹人所用的阵列战模式弥补了火力不足的缺点。

虽然只有不少上万人,但每一轮都可以保证有上千人同时开枪。

这样的火力交叉网,除非是坦克或者装甲车来了,否则还真的就推进不下去。

而且罗刹人似乎有意观察过明军和倭国交战,研究过明军的战斗方式。

看着那连绵的地道壕沟,宁天辰也是感觉到了压力。

果然大型战争泄露的战术越多,就对自己越不利。

“扎营对峙,只要他们大军不渡河,就先跟他们这么耗着!”

“陛下,咱们最好还是一鼓作气将下面的敌军消灭,否则可能会有大麻烦!”慕星在旁边突然说道。

“什么麻烦?”宁天辰疑惑的看向了他。

“蒙人现在没有任何动作,但他们已经和罗刹人结盟,这就代表着他们肯定在寻找着机会。一旦蒙人选择在别的地方渡河,那咱们就得两线作战,同时面对至少六十万大军,不管是人数还是装备,我们都处于绝对的劣势!”

慕星此话倒是不假,如果蒙人在别的地方渡河,那宁天辰就只能被迫分兵。

现在他们的大军也就三十万人,等到援军练好送来,三个月内最多也就五十万的兵力。

而罗刹和蒙人加起来至少六十万兵力。

人数和装备上明军都不利。

唯一的优势或许就是大明人多,后续还有更多的兵卒能送来。

但是如果不尽快打过去的话,大明被消耗的越久,形势就越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