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天下百姓

换源:

  弓着身子,天牢司狱像是一只剥了壳的虾米,弓着腰一路小跑了进来。

“陛下,人已经带到了外面,现在宣他吗?”

天牢司狱话音刚落,门外突然传来骂声。

“狗皇帝,你不得好死,你今天要不杀了我,我必定骂你个狗血淋头。”

“狗皇帝,你丧尽天良,骄奢淫逸不知羞耻……”

……

把玩着铁木制成的惊堂木,宁天辰眉头一挑。

“他平时都这么骂朕吗?”

天牢司狱小脸一白,扑腾一下跪在地上。

“陛下,陛下,他,他,他,他这是失心疯啊,管不住嘴,臣,臣这就去给他戴上嘴套。”

旁边的毛文顺也是连忙跪在地上。

“陛下,陆玄民他因为妻子女儿的原因患上了失心疯,现在已是失去理智,还请陛下莫要生气伤了龙体。”

两人吓得战战兢兢,但宁天辰却是面露微笑一撇嘴说道。

“我还以为骂的多难听了,原来就只是骂了这些话啊?”

“啊?”两人同时抬起头来不知所措,也不知道陛下这说的是不是气话。

使劲咽了一口唾沫,天牢司狱试探性的问道。

“陛下,那,那,那要处理他吗?”

宁天辰双手一摊。

“处理他干嘛,他想骂就骂呗,朕以前的确不是个好人!”

天牢司狱那本来惨白的脸色顿时间变成了绛紫色。

这些话让谁来听都能感觉到阴阳怪气。

毛文顺哆嗦着抬起头来。

“陛下莫要生气伤了龙体啊,陆玄民年岁已大,没有多少年头了,还请陛下不要动气!”

“没有多少年头怎么行,赶紧去宣御医过来,好好给他检查诊断一下,朕可要他长命百岁!”

宁天辰越说,两人心里就越是慌张。

冷汗顺着脸颊流淌进入了脖颈,官服都在几分钟的时间内完全湿透。

眼看着两人就要不行了,宁天辰突然用惊堂木敲了一下案台,两人身子也是同时一哆嗦。

“你两个愣着干嘛呢?司狱你赶紧把人带进来,毛大人你快去宣御医,听不到朕说话吗?”

被宁天辰这么一训斥,两人茫然的对视了一眼,随后分头出发,司狱小心翼翼将戴着枷锁的陆玄民拽了进来。

而毛文顺则是离开天牢策马前往御医院。

“狗皇帝,你有本事就杀了我,来啊,我不怕你,老夫活了快六十年了,已经活够了,你来啊!”

宁天辰微微点头。

“五十多岁,政治角度来说,还算是壮年,行,能堪大用!”

“狗皇帝,我在跟你说话,你听不到吗?”

“不过脾气是有点暴躁,以后可以改一改!”

两人对话牛头不对马嘴,天牢司狱在一旁吓得是双腿直哆嗦,恨不得拔刀一刀给那陆玄民脑袋砍下来。

就这么过了一会的时间,也不知道陆玄民是不是骂得累了,喘着粗气瞪着眼停止了怒骂。

“陆大人怎么不骂了?朕一直听着呢!”

此话一出,陆玄民张嘴就要骂,天牢司狱一咬牙也是豁出去了,直接把手塞进了陆玄民的嘴里。

“唔……唔……”

嘴被堵住,陆玄民本能地咬了下去,鲜血顺着他的嘴角流淌了出来。

忍着巨痛,天牢司狱也没将手给抽回来。

“你仇恨朕,仇恨陈忠海,那你就把恨意用在我们身上。据我所指,天牢司狱这些日子待你不薄,你如此伤他,有何良心?”

宁天辰话音刚落,陆玄民就松开了牙。

没感觉到痛,天牢司狱暂时也不敢把手收回来,就这么保持着姿势。

“司狱,把手松开退到一边,朕有话要对陆大人说!”

天牢司狱哆哆嗦嗦将手收了回来,小心翼翼地看着陆玄民,准备好在陆玄民准备继续骂的时候把手再塞进他嘴里。

“不必那么谨慎,陆大人若是想骂,那就让他骂!”

“狗皇帝你到底想做什么?跑我面前来惺惺作态有什么用?”

看着陆玄民总算恢复了一些理智,宁天辰站起身来。

“朕要你重整大明财政,让朕有足够的钱去攻打倭国,去收复那丢失的半数土地,去把那些外族欠下的所有债都还回来!”

有那么一瞬间,陆玄民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但是很快他便笑了起来,只是那笑容里全是嘲讽的味道。

“哈哈哈哈哈哈,狗皇帝你还是一点没变,想一出是一出,朝令夕改。”

宁天辰一挥袖袍,那绸缎在空中抽打出闷闷雷声。

“朕没跟你开玩笑,如今我们已和倭国正面宣战,三月时间我定会将他们打回本土,届时你的作用就要开始发挥了。”

“朕打算开设国有钱庄,你是学数学的,想必你应该知道朕说的是什么。储蓄和放贷两种模式并行,朕要让大明财政掌握在朝廷手中。”

“准确地说,掌握在你的手里!”

哄厚响亮的声音回荡在衙门之中宛若龙吟,陆玄民呆立在原地,似乎大脑接收不了那么多的信息。

与此同时,旁边的天牢司狱骤然跪在地上,大喊着:“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声音惊醒了陆玄民,但同时那稍微释放着精光的双眼,又恢复了之前的暗淡。

“你有事求我?哈哈哈哈,是天下学子都不听你的话了吗?”

“还是说你和陈忠海闹僵了?”

“不如如何,我都不会再入朝为官替你,替那所谓的朝廷做事,死了这条心吧!”

陆玄民态度坚决,高傲地昂起了脖子,闭上眼睛等待着宁天辰的苦求。

但宁天辰会求他吗?显然不会。

后退两步绕过案台,宁天辰坐回到了位置上。

“朕来找你不是为了讨好你,而是为了天下百姓。”

“朕翻遍了这两年各地递交来的奏折,仅去年一年时间,各地饥荒灾民人数多达六十万。”

“各地造反频繁,山匪流寇四处皆是,百姓已是民不聊生。”

“路有冻死骨,可朱门酒肉臭,不论是官员,还是士绅,他们手中所掌握的财富远超于百姓,甚至超过了朝廷。”

“朕要的是公平,朕要的是天下百姓都能吃的起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