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兄弟之争、阋墙之乱

换源:

  故而,自打那次皇家秋狝围猎活动结束之后,有将近三个月的时日光景,为夫都没有去过韩家伯父的府上,找过松哥儿,与他一同吃酒耍子玩乐。

而为夫一直在心里面,百转纠结的事情,也从来未曾告诉过,包括父亲大人在内的任何一人知晓。

贞观十七年的正月初日年节,为夫即便是再不情愿,也不得不前往,韩家伯父的府上,为两位老人家拜年、上寿,而为夫我也正是在这样的场合之下,方才知晓了长青贤弟,之所以会以如此的方法与手段,料理、处置与晋王李治殿下,箭法比试的事件,实乃是因为父命难违的缘故。

而韩家伯父却是并没有对此,有甚么过多的言语释疑,只是淡淡地说了一句:此乃是天意如此,我韩家与你梁家这两个家族,数百口子老幼妇孺、青壮人丁的身家性命,都需得指靠着,后汉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故智往事了。

当年的为夫,亦是如同韩松那厮一般,不甚喜欢读书、学识,这些长大成人之后,方才知道乃有大用的事物,所以对于韩家伯父,寥寥数语的解释,这心里面便是如同,打翻了浆糊罐子似的,更加是一片懵懂、糊涂!(对此,梁母已然是咯咯的娇笑出声。)

当日为夫回到了家中之后,立即向父亲大人,转述了韩家伯父的释疑之言,而父亲大人听了之后,沉吟了良久,方才一字一句地叮嘱为夫道:想我梁、韩两家,父祖一辈的生死交情,乃是自前隋末年,随同高祖皇帝陛下,晋阳起兵伐隋之时,就建立起来了,至今已经延绵了,几近一个甲子的年数。

在高祖皇帝陛下的武德年间,梁、韩两家,忠心效命的共主,唯有当时的至尊天子高祖皇帝陛下。

故而,我梁、韩两家,所有有着官身仕途的男丁,既没有投身于,息王、隐太子李建成的门下,也没有效命于,当时已与隐太子建成、故巢王元吉,势同水火的秦王殿下,他那势力庞大的政治利益集团,从而才可以独善其身。

当今的皇帝陛下,登基即位、承继大宝之后,并没有因为,当初的立场、站队问题,而发难、问罪于我梁、韩两家。

甚至于就连在此之后的那场,明发谕旨、昭告天下,褫夺了许多武德旧臣们,封爵爵位的事件之中,也没有波及到我梁、韩两家,反而较之高祖皇帝陛下的武德时期,更为加恩、荣宠了许多。

能够得遇如此,宽宏大量、恩宠有加的天子共主,为父与你韩家伯父,感激涕零之余,曾经在当年,发下过重誓,誓言我梁、韩两家的所有人丁,必将忠心地效命于,当今的皇帝陛下,效命于我等,乃以生命与鲜血,铸就而成的大唐帝国,如违此言,定教我梁、韩两家,遭遇雷亟之祸,举家皆焚、万劫不复!

而如今的时局形势,眼见着太子李承乾殿下,与魏王李泰殿下,他们两派的政治势力集团,已然是如同武德时代的隐太子建成、故巢王元吉,与秦王殿下,宫变之前的时局形势,一般无二、势同水火,新一轮的夺嫡之争,俨然已是迫在眉睫。

你韩家伯父与为父我,曾经仔细地研察过太子承乾殿下与魏王泰殿下多年,对于这两位皇子的品行禀性、行事为人,亦是有着几乎完全相同的论断,不论是太子承乾殿下,还是魏王泰殿下,他二人的身上都有着,甚为严重的品行、禀性瑕疵。

如太子承乾殿下,身有足疾、不良于行,狂悖焦躁、不敬师长,甚至曾经口出狂言道:我作天子,当肆吾欲,有谏者,我杀之,杀五百人,岂不定?!

又如魏王泰殿下,则是天性凉薄,尖刻寡恩、不恭不悌、兄弟阋墙之祸根也!

值此波诡云谲、暗流涌动,观叶落而知秋将至的关键时期,你韩家伯父能够有着,如此这般的眼光与魄力,实乃是我梁、韩两家数百口子人丁的天大幸事!

为父我观他晋王李治殿下,自幼聪慧、知书达理、端庄安详、礼贤下士、为人诚孝、宽厚仁慈、尊老爱幼、兄友弟恭,且因为亦是故文德皇后,嫡出爱子的缘故,自是可为未来天子之位的重要人选。

父亲大人说到这里的时候,特意叮嘱吩咐为夫,自今日之后,要多多地与你长青兄弟往来交道,若是有了合适时机的话,不妨与晋王殿下,再多多地往来、亲近一些,只是莫要太刻意、张扬,但要让王爷殿下,明白我梁家的心迹即可,唯有如此行事,才不会辜负了,你韩家伯父的一片良苦用心。)

之后,父亲大人又与为夫细述了一番,后汉三国时期,诸葛家族的故智往事,而直到这个时候,为夫这才知晓,后汉三国时期,鼎鼎有名、家喻户晓的诸葛孔明先贤,先是辅佐着蜀汉昭烈皇帝、先主刘备,奠定了三国时代,蜀汉一朝的格局。

先主薨逝之后,又以托孤之情,辅佐着后主刘禅,承继了蜀汉的国祚,可谓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而其胞兄诸葛瑾、侄子诸葛恪,则是在孙吴太祖皇帝孙权的政权里面,担任着重要的官职,忠心地辅佐着孙吴政权延续着国祚。

其堂弟诸葛诞,则是在曹魏政权之中,长期担任着扬州刺史这一非常重要的官职。

自从为夫清楚了,诸葛家族的故智往事之后,自然也就明白了,父亲大人与韩家伯父,他们两位老人家的心思意愿。

只要太宗皇帝陛下在位一日,父亲大人与韩家伯父,就会忠心耿耿地效命于太宗皇帝陛下一日。

一旦太宗皇帝陛下薨逝大行、龙驭宾天之际,他们所忠心效命的大唐天子,承继大宝皇位的皇帝陛下,也必须是太宗皇帝陛下,谕旨明发、颁布天下的合法继位皇子!

但要是有那些,居心叵测、别有用心之徒,想要趁此国丧未发之时,欲行那等停尸不顾、束甲相攻之赵武灵王的旧事,从而祸乱我大唐帝国国朝的庙堂,涂炭我大唐千万黎庶子民的性命,父亲大人与韩家伯父他们二老,一定会起兵勤王,誓死捍卫我大唐帝国太宗皇帝陛下,谕旨明发的国祚承继法统。

说完了这些之后,梁父的脸上,则是突然浮现出了一种,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怔怔地看着,一脸恍然之色的梁母,良久,方才轻声地说道:所有的事情,怪就怪在其中的一点之上。

那次皇家秋狝围猎活动,举办的时间,为夫记得是贞观十六年的九月,而转过年来的贞观十七年二月,前太子李承乾殿下,因为涉嫌参与了,前汉王李元昌、侯君集,与前驸马都尉杜荷,欲图谋反一案,被太宗皇帝陛下,废黜了其太子之位,贬为庶人、徙居黔州。

同年三月,太宗皇帝陛下的嫡二子,前魏王、濮王李泰殿下,因为密谋夺嫡之事事发,被太宗皇帝陛下贬为东莱郡王,徙居均州。

而贞观十七年的四月七日,乃为父亲大人,与韩家伯父所重,尤其是韩家伯父,极为看重的晋王李治殿下,甚至于不惜为此,赌上了他们韩家,嫡长子韩松、韩长青,未来前途与命运的少年王爷,则是非常意外地被太宗皇帝陛下,明发谕旨,册立为了我大唐帝国,新的太子!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