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陨石带中求生(二)

换源:

  哎……徐江发出一叹息说到……

“资源还是不够啊,还得继续寻找资源才行………”

“哈哈……”柳妃的声音传来

柳妃:“徐江,跟你分享个好消息。根据探测器发送回来的资料。

我们附近20万公里处,有一块直径大约2公里的,不规则固态全金属小行星碎片,根据探测器在上面的打孔测试,多为铁镍合金,有很大概率是原地球内核崩裂碎块,冷却后所形成。

只要我们能得到并开采这块小行星碎片,整个舱体修复工作就完全够了,甚至还有更多剩余的材料,用来制造其他装备。这样我们才能够,在这废墟中发展生存下去。”

徐江:“柳妃,我赞成你的观点。得到这块碎片,咱们短期内就不用到处去找金属资源,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装备空出来,去寻找其他有效资源,比如核燃料……

咱们的核燃料储备也不是很多,虽然短期内暂时还够用,但是等到我们的舱体修复工作完成之后,能源消耗量会呈几何倍增加。

所以我们一定派出更多的探测器,探测并收集核燃料,以备不时之需。

核燃料发电可是我们目前耐以生存的必须品,不可或缺,没有电,咱们就将不复存在,会变成冰冷漂浮的铁棺材,跟附近的岩石漂浮物没有任何区别。

飞行编队立即检测修整,确认无误后,带上工程机器人大队同时起飞。

登陆附近这颗镍铁合金小行星,固定好牵引设备、并给它安装上推进器,把它整个给我推回来!

推回基地就地熔炼成材料,这样我们就有足够的材料,用来改造升级战舰。”

[ai:滴:指令确认……]

[检测中……]

[工程机器人大队已就位……]

[坐标已确认……]

[编队已起飞……]

[任务执行中……]

经过计算,等这一次采集完成之后,就有足够的资源来维修整个舱体,同时制造引擎推进器,以及各种武装设备,让舱体真正的运动起来,成为宇宙飞船!!!

下一次采集资源就不用靠飞行编队出发了,自己就可以飞过去采集,不断改进,不断完善,不断壮大自己………

柳妃:“徐江,你看一下,这是我从上次的舱体初步改进方案中,优化后的改进设计方案……

按照原人类文明资料中,所想象的星际战舰外观所设计,并加以改良优化,让战舰更具有实用性,更适合宇宙中生存。”

[战舰改进方案:原舱体长3公里,宽1.5公里,厚980米,舱体最外部各个表面断裂缺口和陨石砸中缺口,均已切割修复平整。

舱头尾略做修改,切割为舰船形态。有一定导流性,防止大质量碎片正面撞击。

舰中部位切割,安装直径5米小型网格玻璃窗口4个,用作舰桥观察室、控制室,可直观宇宙空间,也可做观景台。

两侧面各做数个可开合仓门,一些用来供舰载机、无人机进出入,一些用来做机器人、物资通道进出口。

另外两边、上下、各设计数个可调节转动活动式引擎,飞行中用来调节方向。

前后各安装数台大型主引擎喷口,用来为飞船提供加速动力,和减速反推力。

飞船顶部平面安装了10台全自动旋转式,电磁主炮,和20台电磁副炮,以及各种原地球各国中程、远程、近程、返集群微型导弹。

配合各种雷达系统,形成全自动防御体系,防御未知小行星撞击。

同时在船身配备了10台能量武器,原人类文明最先进的激光武器,地球漂亮国AN-SEQ-3激光武器系统,并加以改良,目前最大输出功率2000千瓦,能重复攻击,后期可增大功率。

另外整个舰身上下、左右、前后安装了数十台全自动,原地球兔子家驱逐舰版本1130近防炮,射速每分钟11000发,用来防御各种接近目标,提高战舰生存能力。

四周角落部位,安装各种雷达,实时扫描,用来发现周边黑暗区域未知风险。

也设计了数十个逃生仓门,机器人能从内部随时出舱到达舰船顶部、底部、前后、侧面。从事维修、维护、或者执行任务。

舰船内部设计了,零部件生产车间,加工制造中心,各种必须品生产线,全自动机器人操作。随时能制造生产各种必需品零部件。如有损坏,能随时更换、补充。

另外各仓室相通,紧急情况依然可呈独立状态,部分仓室用来储存资源、武器、可随时调节、调配,机动反应能力迅速。

整个舰船内从新架设增加了主梁“龙骨”,和各个延升主体架构到舰船的各受力点,预防飞船后期机动起来后,速度增加,导致舰船出现开裂、断裂、甚至解体风险。

另外在舰船内部,额外增设了2个不同位置的紧急核动力仓室,每个仓内配备6台小型核裂变反应堆,用作预备动力源。

平时只做日常维护,一旦发生意外,主控能源室受损,飞船进入紧急状态下。备用能源仓能随时启动,并为飞船提供能源。

船身外部配备了数百个外挂接口,后期舰船装不下多余的设备,可以外挂在船外,毕竟目前不能浪费资源。

整个设计方案,将舰船打造成为,目前科技技术下能武装到的极限,当然等后期科技进步了,也能继续改进、升级。]

看完整个设计方案,徐江心里清楚这是目前技术上为止,所能拿的出手的最优化方案了。

同时也感叹柳妃学习能力的强大,作为刚刚诞生不到一年的数字生命体,基本就学习完了全人类文明的知识,并学以致用。

自己虽然也能做到这些,但是还是有些感慨啊,人类出生一岁前啥都不会。就算长大成年了,也不可能消化完全人类的所有知识。

不同生命形式的差距真的是太大了!

不知道在这黑暗的宇宙中,还有没有更强大的生命形式?如果有,那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生命形态?是自然生成的?还是后天改进的?这些目前都是一无所知啊。

徐江“柳妃,你真是太棒了,设计的方案很完美,按照这个设计方案,施工建造完毕后,咱们就是真正的战舰飞船了,再也不用像现在这么无助,这么被动了!!

等飞行编队把资源小行星推回来,咱们就立即施工建造,争取早日飞起来!”

“徐江你别这么说啦,我的设计方案也是一般般的啦,也没有你说的这么好,这里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呢……”萌萌的电子女声响起,这声音不是柳妃还有谁?

‘嗯?这声音怎么这么萌?似乎还有些害羞?柳妃还会害羞吗?这………?数字生命体也会害羞?这么神奇的吗?’徐江感觉自己懵了,CPU都快宕机了…………

时间一点点过去…………

[滴:资源飞行编队即将返回……]

[十分钟后进入基地着陆点上空……]

[各单位注意……各单位注意……]

[清空基地旁边附近5公里空地……]

[材料直径2公里……]

[着陆后立即固定………]

[准备中……]

很快机器人清理完着陆点杂物,连体飞行编队缓缓着陆……(注释:连体编队:由于金属小行星质量过大,单一飞机推动力不足,所以飞行编队把全部飞机连在了一起)

可以看见不少机体,被碎块陨石撞击得伤痕累累,很多机体接近报废,还有一些运输机没有回的来,被陨石撞击成了碎片,永远的留在了黑暗中,变成了漂浮物……

材料科技不过关,目前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目前也只能修复或重新生产机体。

由于金属小行星质量过于具大,整个着陆过程是缓慢的,上方飞机发动机喷口使劲往下压、加上小行星自身质量,下方降速喷口反推功率开到了最大,缓慢往下降落中……

终于快到距离地面最后10米的时候,下方运输机喷口长时间功率过载,结果没抗住、报废停摆了。

上方喷口还在持续向下施加推力,结果小行星一瞬间砸下来,位于下方返推的运输机全部被砸在下面变成了废铁。

巨大的撞击力,让地面甚至发生了轻微的“地震”,上方的喷口还在继续喷射向下施加着推力,推力牢牢的把小行星按在了地面,以勉撞击产生的反弹力,再把小行星弹飞了。

那样可就鸡飞蛋打了,废了那么大力,砸废了那么多飞机,才弄到的资源。真要是弹飞了,现在可没有那么多飞机再把它拖回来……

机器人大队一拥而上,给小行星施加固定装置,一层又一层的打孔加固,足足打了上千个孔,彻底牢牢的把它固定在地面才放心。

刚刚固定完……

突然!!!

基地防御系统ai紧急提示:

ai:[警告、警告……]

[一级危险警告!]

[所有机器人立即回舱寻找掩体……]

未完待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