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争分夺秒的可控核聚变实验(一)

换源:

  月球、这颗地球人类文明唯一的天然卫星。在那场大毁灭中,也未能幸免,遭受重创……

孤独的在这片废墟中漂泊着,至今依然还时不时的遭受碎片高速撞击。

今日月球上空,迎来了新的来客。

一艘喷着火焰的钢铁战舰在缓缓下降,随着一阵烟尘四起,飞船稳稳的停在了地面上。

舱门缓缓打开,一堆武装机器人快速涌出,手持武器列队排列在两边。

只见一浑身金色盔甲和一火红色盔甲的机器人,一步步走下飞船,像是国王和王后般那样耀眼。

金色机器人和红色机器人,除了徐江和柳妃,还能是谁?

徐江亲自制造了这两台、与众不同的机器人,一人一台意识控制着它们走出了飞船,相当于身临其境。

“可算是到地方了,亲自下来走走的感觉就是不一样,这可是月球啊!

以前人类文明登上月球的人,那可是屈指可数。

现在……我正式宣布,月球是咱们不可争议的领土!”金色机器人双眼冒着蓝光、双手叉腰,骚包的宣誓着主权

“行了、行了,差不多得了。

别忘了咱们现在的处境,飞船急需补给,咱们现在跟逃荒的难民没什么两样。”火红色机器人无情的打击到

“哦……好吧,柳妃你说的对。”徐江瞬间卡壳,无言以对

柳妃:“工程机器人行动起来,立刻建造临时基地,基地方案已发送至云端。

多生产开矿工程设备、还有运输机,咱们还要去月球其他区域,开采那些资源。

在拉回来基地,这次咱们要做很多事情。”

一群群工程机器人,开始热火朝天的进入施工状态,一部分修整飞船。

一部分开始建造基地。密密麻麻的机器人大军,不间断工作,基地进入高速建设状态。

柳妃:“咱们飞船停靠的区域,离最近的大峡谷,不到10公里。

我对比过以前月球资料,以前这片峡谷区域,根本不存在。

如今我们看到的大峡谷,应该是在那次灾难中,被波及到,经过多次大毁灭撞击,才形成如今的样子。

整个月球表面,这种裂缝大峡谷,不在少数,陨石坑更多。

无人机工程机器人大队已经探明,这些大峡谷多为玄武岩、斜长岩。

其中有不少矿藏,富含大量铁,钛,铝,钾k稀土元素,磷,和可燃爆炸元素……

资料显示整个月球中,包含了原地球所有元素,和60多种矿藏,还有6种矿物是原地球所没有的。

表面土壤中富含大量丰富的氦3,这可是制作可控核聚变的重要材料。

所以这些峡谷可以直接开采,省除了我们不少爆破开采时间。

我们的工程机器人部队,可以多方面、多地点同时开采,极大的节省了我们的人力资源。”

徐江:“没错,柳妃我赞成你的想法。而且我觉得,如果资源允许,我们得为我们的方舟号母舰,建造几艘护卫舰才行。

我有种感觉,我们迟早要遇上那个毁灭地球的未知文明。

当然了短时间内,不要遇到是最好的,咱们需要时间发展。

如果运气不好点背,遇上了它们。哪怕打不过,逃跑也可能多一点点概率,哪怕那一点点概率,微乎其微。

咱们也必须从现在开始有所准备,届时定然全力以赴。”

柳妃:“你的担心不无道理。制造护卫舰,同时制造更多的舰载机、大威力核弹、无人机群。

这些方案已经生成,已上传至云端,工程机器人大队会逐步施工。

现在最主要的是能源装置,可控核聚变研究方案,势在必行!

不可在等待,必须马上开始试验,而且时间不多。

不管能不能成功,都必须要开始行动,这是重中之重。

假设如果真的成功了,也必须得马上离开这片区域。

因为谁也不知道这片黑暗区域里面,有没有那个毁灭地球的未知文明,留下什么手段没有?

之前我们再黑暗中飘着,和那些陨石一样没什么特别,所以可能危险不大。

但至从飞船开起来到现在为止,我们也算是闹出了一些动静。

不知道对方有没有发现我们?或者说对方已经发现了我们。

但是为什么对方,到现在依旧没有动静?

又或者对方在本星系只有监视?而新的攻击武器已经在飞来的路上?只是我们还没有发现?

所有这些种种,我们通通不知道。但是我们只能以最坏的打算来判断对方。

不能盲目乐观,毕竟它们已经毁灭了地球。所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会太多。”

随着开采进度的加快,资源的增多,又有大量的机器人被制造出来。

加入了开采制造大军,昼夜不分、不计代价的在挖矿、提炼、生产,收集一切资源。与时间赛跑。

距离飞船50公里外的一个大型独立实验室中,一群小型机器人,正在快速忙碌的组装着一台试验装置。

徐江:“等这台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组装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可控核聚变实验。”

没错,现在组装的这台装置,正是磁约束核聚变装置,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核聚变的原理很简单,只是一种能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原子核反应形式,这种反应是将两个比较轻的原子核,结合形成一比较重的原子核。

目前有3种聚变方法。

1是重力聚变,就是我们的太阳运行模式

2是惯性约束,激光打靶。

3是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仿星装置。

而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是目前为止人类用得最多的一种方式。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控制核聚变的速度和规模,以达到把核聚变产生的能量加以利用的目的。

所以只需要将等离子体,长时间约束在,高温、高压、高密度环境中,达到一定峰值,聚变就产生了,最后达到高稳定状态而不崩溃。

然后将聚变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我们需要的能量,可控核聚变也就算是成功了。

自然环境中这种高温、高压、高密度、高稳定环境,只有恒星上能实现。

所以没办法去恒星上做实验,就只能模拟这种环境。

模拟高温、高压、高密度环境,理论上而言,温度越高,粒子速度动能就越快,撞在一起的时候越容易发生聚变。

密度越高,也越容易撞在一起。约束时间越长,等离子体就越稳定。核聚变就更容易发生。

目前资料显示原人类文明,最先进、最有希望的聚变装置,就是我们面前这台正在组装的磁约束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

(注:磁约束托卡马克装置:在装置的中间有一个环形的真空腔室,然后在外面缠绕线圈,通电后可以产生螺旋磁场。

然后把氘和氚这样的气体注入装置里面,加热电离产生等离子体,这些等离子体会在磁场的约束下,在环形腔室内形成等离子体电流。

如果条件达到,这些等离子体就会实现核聚变,也就是俗称的点火成功。(注意这里的核聚变,是氢核聚变。目前的技术,也只能勉强实现氢核聚变。当然可能也有其它元素核聚变。)

装置有了,理论也有了。那么主要的是如何才能点火成功呢?

根据著名的‘劳森判据’,用公式说就是聚变三乘积(聚变三乘积:燃料离子的温度,等离子体的密度,能量约束的时间,三者的乘积,必须大于某个值(最少必须超过1兆安),核聚变才能自持进行。)

根据人类历史资料数据,原地球文明种花家,已经成功实现首次100万安培(1兆安)的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

目前是已知的,磁约束可控核聚变最成功案例。”柳妃指着屏幕上聚变模拟动画一一解释分析着

而且整个分析过程中,舰载强人工智能AI001还贴心的配上了那首,科学长脑进行曲《METAMORPHOSIS(Explicit)》

(喜欢音乐的读者,可以复制去听听)

柳妃的投影也从之前的古装大美女,变成了带着金丝眼镜,身着白大褂的首席科学家状态。

徐江:“嗯嗯……这音乐整得,科研氛围很不错,必须给001加鸡腿。

所以咱们只需要沿着种花家的历史数据,继续进行实验,在加以改进,就有可能成功实现可控核聚变!”

柳妃:“理论上是这样没错。实际上还要面对很多未知问题,咱们得在实践中来发现这些问题,然后一一去解决。

等到所有问题了都解决了,可控核聚变那就真正成功了。

还有就是原种花家的技术,是用氘原子和氚原子进行的核聚变,但氚原子具有放射性,半衰期为12.26年,而且还不好找。

还有氘氚原子在高温下,反应生成巨大的能量后,所产生的中子不利于防护。

所以我们后期聚变技术成熟后,要把氚原子替换成氦的同位素氦-3原子,而氦-3原子有两个质子、一个中子。

假如把氘原子和氦-3原子来进行聚变反应,也能够达到氘原子和氚原子反应的能量效果。

而且这个氦-3原子非常稳定,也没有放射性,这样子氘原子、氦-3原子两个都没有放射性,聚变后反应产生巨大的能量后,所产生的中子,也比较方便防护,同时能源也更清洁、环保。

而且氦-3是来自恒星太阳,太阳风把大量氦-3粒子,带到了月球上,和其他附近行星、卫星上。

这样我们就可以大量开采氦-3,以后也不会缺聚变材料,毕竟宇宙中最不缺的就是恒星。”

[滴:聚变装置组装成功……]

[正在自检设备、校正参数……]

[设备、参数校正无误……]

[可随时进行聚变试验……]

[是否立刻进行实验?]

徐江:“无关设备、机器人员,立即撤离实验室。调配独立计算机接口,来为接下来的实验数据运算。”

很快实验室一切准备就绪,随时可以进行实验。虽然材料科技达不到、技术也还不成熟。

但是眼下又不得不进行实验,因为谁也不知道接下来,会不会有多余的时间来进行实验。

黑暗中似乎有双眼睛在虎视眈眈,万一未知文明新一波的打击到来,那时候估计连跑路都未必有时间,更别说做实验了。

第一次可控核聚变实验进入倒计时……

未完待续………

飞卢小说,飞要你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