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齐明达并不相信沈承乾真的能负担起一支大军所需的食粮和军备。
满朝的文武大臣们自然也都不相信!
他们都等着看沈承乾笑话。
而齐明达不准备只此而已,想起被沈承乾害的断子绝孙的儿子,他的心头就迸发出了强烈的恨意。
“陛下,也不能就这么轻易的让他尝试,否则今天来一个人出口妄言,明天来一个人出口妄言,难道都要答应不成?”
皇帝微微的眯了眯眼,看出齐明达另有意图,手指微微的敲了敲龙椅扶手。
“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微臣觉得应当让沈承乾立下军令状,倘若他当真能做到自然是有功论赏,但若是做不到,那便是坏了两国议和,断了朝廷的后路,其罪当诛!”
说到最后一句话的时候,齐明达的眼底泛起了墨色凶狠。
他是绝对不信沈承乾的妄言,逼沈承乾立下军令状既能摆脱日后户部的责任,也能借此机会弄死沈承乾。
一石二鸟,沈承乾自己找死,何乐而不为?
皇帝不由的沉默了起来,不管怎么说沈家满门忠烈,沈承乾又是沈家唯一残存的血脉,若是杀了沈承乾,只怕难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
满朝文武的大臣不少人蹙紧了眉头,满脸不赞同。
让沈承乾自己想办法筹粮搞钱供养一支军队,想必所需的权利只怕不小,沈承乾先前又是个纨绔子弟,一旦滥用职权,只怕后患无穷。
更何况陛下若是答应了沈承乾,往后冒出一堆人来效仿沈承乾,又该如何?
这朝廷岂非乱了套?
“陛下不可!”一位大臣上前,深深的叹息一声道:“陛下,自古以来国有国法,在其位谋其政,沈承乾不过是一介白身,如何能放权于他?”
随即又有几位大臣提出了反对,甚至还有一位大臣说出只怕放权容易收权难,不能乱了朝廷的法度。
一群大臣都在这里反对,沈承乾还没来得及着急,齐明达的脸色却冷了下来。
要是让这群人当真劝住了陛下,岂不是坏了他的阴谋?
这么好的一个弄死沈承乾的机会,他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陛下!”齐明达用力的提高了嗓音,快步走到了龙椅的正下方,直接深深的拜了下去。
“陛下,诸位同僚说的甚是道理!但……”
他话锋一转,胸有成竹的说道:“陛下可以任命一位内侍充当监军,有监军在,自然不怕沈承乾滥用职权,更不用担心他胡作非为,陛下以为如何?”
整座大殿不由得一静,一部分大臣依旧满脸不赞同,还有一部分大臣则是眼前一亮,深觉此主意不错。
“陛下,臣以为齐尚书此言不错!”
“臣附议!”
“臣亦附议!”
一连好几个大臣站出来,皇帝的神色明显动摇了。
派出去的内侍肯定是他的心腹,到时候沈承乾的一举一动都会向他汇报,就不必担心沈承乾搞鬼或者滥用职权。
“如此……”皇帝犹豫起来,不知道到底应该派哪位内侍。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齐明达忽然抢先一步道:“王顺公公一向对陛下忠心耿耿,识文断字又素有才能,臣以为派遣他去再合适不过!”
王顺?
皇帝眉头微挑,这个王顺在他面前一向恭顺,体贴入微,为人机灵,又会说话,很会察言观色,也算深得他心,派他去倒也不错。
皇帝的神色舒展开来:“如此也好,那就派王顺给沈承乾当监军!”
齐明达立马再次弯腰下拜,满口都是圣上英明之类的恭维。
一些大臣也跟着连连的点头。
而另外一些秉性忠厚,一心为国为民的大臣心中却暗暗叫苦。
因为那个内侍是出了名的奸宦,表面温和实则奸猾,不择手段的讨好帝王,背后又借帝王的恩宠厚颜无耻的拼命敛财。
为了钱财,这个王顺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手段下作的惊人!
御史台的一位御史当即站出来反对,齐明达却冷冷的横了他一眼,皮笑肉不笑的说道:“诸位同僚,陛下刚才可都已经同意了,诸位同僚该不会觉得自己比陛下还英明吧?”
一句话让御史的身子顿时僵在当场,抬头再看看陛下对王顺毫不设防的信任,御史还有那些没来得及站出来的臣子只能默默的低下了头。
“沈承乾,监军一事,你可同意?”皇帝居高临下的看向沈承乾。
沈承乾神色冷漠,他说不同意,难道就不派了吗?
垂下眸,他没什么表情的说道:“臣并无异议!”
“好!你现在就立下军令状,朕自然会放权与你,否则即刻滚出金銮殿!”皇帝握紧了龙椅扶手,正襟危坐。
“对!赶快立下军令状,别耽误大家时间!”
“没错,沈承乾你不立下军令状,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一群大臣都开始咄咄逼人,一个个都紧紧的盯着他。
齐明达在这群人中施施然的走出,阴阳怪气的说道:“沈承乾,天上可不会掉馅饼,想要得到就要付出代价!”
看着这一群人无耻的嘴脸,沈承乾不相信真的无人不知齐明达提出让自己立军令状,是想要借机害死自己。
可他们仍旧帮着齐明达,助纣为虐!
这大盛的朝堂藏污纳垢,人心险恶!当真让人齿冷!
“好好好!”沈承乾连连冷笑,他猛的一甩袖子,直视着高座上的帝王,又环顾了满朝文武,最后目光落到了齐明达的脸上。
“这军令状我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