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洗筋伐髓

换源:

  劳累了一整天,林阳草草吃了晚饭就回到房间。这间偏房在电影里应该是文才住的地方,不过现在空荡荡的,既没有任老太爷的棺材,也没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法器。

林阳坐在木板床上,迫不及待地掏出《上清大洞真经》。油灯昏黄的光线下,泛黄的书页显得格外古朴。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第一页。

“上清者,三清之首,大道之源...“

随着林阳逐字逐句地阅读,他渐渐沉浸其中。书中的文字仿佛有了生命,在他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玄妙的画面。不知不觉间,他的呼吸变得绵长而有节奏,身体也自然而然地盘坐起来。

更奇妙的是,林阳并未察觉,在他专注阅读时,空气中开始浮现出五颜六色的光点。这些光点如同被磁铁吸引般,缓缓向他聚拢,然后悄无声息地渗入他的皮肤。

起初只是零星几点,但随着林阳对经文理解的深入,光点越来越多,最后竟形成了一道微弱的灵气漩涡,环绕在他周围。

与此同时,隔壁房间的九叔正在打坐调息。忽然,他眉头一皱,猛地睁开眼睛。

“怎么回事?灵气怎么突然活跃起来了?“九叔惊讶地感知着周围灵气的异常流动,“这方向...是阿阳的房间?“

九叔连忙起身,轻手轻脚地来到林阳房门外。透过门缝,他看到林阳正专注地研读经书,而那些灵气光点正源源不断地涌入徒弟的身体。

“这...这是洗筋伐髓?“九叔瞪大眼睛,难以置信地喃喃自语,“这小子还没入门就能引动灵气入体?天生灵体竟恐怖如斯!“

九叔既惊又喜,站在门外看了好一会儿。确认林阳没有危险后,他轻轻关上门,神情复杂地回到自己房间。

“看来我得加紧修炼了,不然被徒弟超过,这老脸往哪搁...“九叔苦笑着摇摇头,重新盘腿坐下,开始更加专注地调息运功。

不知不觉间,东方已经泛白。林阳终于从玄妙的状态中回过神来,他眨了眨酸涩的眼睛,惊讶地发现天已经亮了。

“我居然看了一整夜?“林阳伸了个懒腰,却意外地发现自己不仅不困,反而精神抖擞,浑身充满了力量。

但紧接着,一股刺鼻的臭味钻入鼻孔。林阳低头一看,顿时吓了一跳——自己的衣服上沾满了黑乎乎的污渍,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这是什么情况?“他连忙脱下衣服,这才发现皮肤上也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黑色物质。林阳想起前世看过的修仙小说,恍然大悟:“这是洗筋伐髓?我体内的杂质被排出来了?“

他赶紧打水洗澡,足足换了三桶水才把身上的污垢洗净。擦干身体后,林阳惊讶地发现自己的皮肤变得光滑细腻,连之前身上的一些小疤痕都不见了。

换好干净衣服,林阳站在铜镜前,仔细端详着镜中的自己。虽然还是那副瘦小的身躯,但脸色红润,眼神明亮,整个人焕发着勃勃生机。

“前世我不过是个普通人,这辈子居然有机会踏上修行之路...“林阳握紧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不辜负师父的期望!“

收拾妥当后,林阳来到厨房,简单煮了一锅粥。刚把粥端上桌,九叔就推门走了进来。

“师父早!“林阳恭敬地问候。

九叔看了看桌上的粥,又打量了一番林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你...感觉如何?“

“回师父,弟子感觉很好,特别精神!“林阳如实回答,“就是昨晚看书时不知怎么睡着了,醒来发现身上脏兮兮的...“

九叔嘴角微微上扬:“那是洗筋伐髓,说明你天赋不错。不过...“他故意板起脸,“修行之路漫长,切不可骄傲自满。“

“弟子明白!“林阳郑重点头。

两人安静地吃完早饭。收拾碗筷时,九叔开口道:“待会儿我们去镇上买些画符的材料和日常用品。“

“好的师父。“林阳应道,随即想起什么,“对了师父,能不能帮我把把脉?我感觉身体好像有些变化...“

九叔挑了挑眉,示意林阳伸出手。他三指搭在徒弟的脉搏上,闭目感受了片刻,突然睁开眼睛,满脸震惊。

“这...你的经脉竟然已经通畅至此?“九叔难以置信地看着林阳,“寻常人至少要修炼三个月才能达到这种程度!“

林阳有些忐忑:“师父,这是好是坏?“

“当然是好事。“九叔收回手,神色复杂,“不过修行讲究循序渐进,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今日起,我会逐步教你基本功,你要认真练习,不可贪快冒进。“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林阳恭敬地行礼,心中满是感动。九叔虽然表面严肃,但处处为他着想,这样的师父在前世可遇不可求。

林阳暗下决心,等自己修为有成,一定要帮助师父避开电影中那些劫难。无论是任老太爷的僵尸,还是其他危险,他都要和师父一起面对。

简单收拾后,师徒二人出门采购。任家镇的街道上人来人往,热闹非凡。九叔带着林阳先去了杂货铺,买了朱砂、黄纸、毛笔等画符必备的材料,又添置了些生活用品。

“师父,这些朱砂有什么区别吗?“林阳好奇地问道。

九叔耐心解释:“画符用的朱砂要选色泽纯正、杂质少的。普通朱砂画出的符箓威力会大打折扣。“

林阳认真记下,又请教了许多其他问题。九叔一一解答,对这个勤学好问的徒弟越发满意。

中午时分,两人在街边小摊吃了碗阳春面。回义庄的路上,林阳突然想起什么:“师父,我们义庄是不是还缺个牌匾?“

九叔愣了一下,随即笑道:“确实。等过几日,我请人写个茅山道场的匾额挂上。“

回到义庄,林阳主动帮九叔整理采购的物品。看着徒弟忙碌的身影,九叔站在院中,迎着午后的阳光,脸上露出难得的轻松笑容。

“或许,这就是天意...“九叔轻声自语,“让我在这乱世中,得此佳徒。“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