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缺毋滥低头不语。
他14岁便参军入伍,在韩国军中一路立下赫赫战功。
十五年前的大梁城还不归属于韩国管辖,它还属于齐国的地界。
由于大梁城独特的地理位置,它位于齐,韩,楚,三国交界的地方。所以一直是这三家非常敏感的地方,都在明里暗里的绞尽脑汁,也要生抢到手地方。
其实大梁城最早是梁山国的王城,据说是姜工在大周朝建朝之处,亲自分封了周氏的宗亲,同时也是大周朝的开国元勋,梁山王周钊,世袭此地的,后来群雄割据,周钊的后人在此建立了梁山国。
周钊一族得封此地,历时三代,终于在大梁城中,改造好了一座千顾楼。由原来一座低矮的破庙,扩建成为现在的举世名楼。
据说城内藏有惊天的秘密,谁得到这个秘密,谁就可以称霸七雄。
这个秘密是什么,没有人知道,它是大周朝开国之初的神人姜公,亲自设坛封存于此的,并且当时就立下誓言,世上任何人不得擅闯此楼探寻那个惊天的秘密,如有违反此誓言者,天下的诸侯,都有权力奋起而而诛之。
不但如此,姜工当时还分封了周钊一族,永远守住这个秘密。
百年前的诸侯混战,梁山等小国依次被周围的大诸侯所吞并,而最终奠定了现在七国争霸的局面。
而大梁城,就成了百年来齐楚韩三国不断地争夺的焦点地区,大小战役不计其数,你争我夺,除了其重要的战略地理位置,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城内的这座千顾楼了。
上一任城主,齐国的宁远王呼延豹,自持齐国在七雄中实力最强,无人可敌,竟然冒天下之大不韪,试图窥探千顾楼宝藏,率兵攻打千顾楼,被楼主白须老叟率守楼驻军誓死抵抗。
此一战引起了七国的强烈不满,傀儡王室周建王,趁机便一纸讨伐书发下来,号召天下诸侯共同征讨这个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齐国,于是各路诸侯纷纷响应,先后出兵讨伐齐国。
其时官封镖旗右将军的韩国名将宁缺毋滥,立刻率800子弟军,连夜奔袭,率先攻入了大梁城,与齐国50000守军殊死混战了一天一夜之后,最终率领部下,与千顾楼守军会和于千顾楼下。
并依据千顾楼的外墙,固守待援,最终等来了韩国的援军,把宁远王呼延豹赶出了大梁城。
而当时的齐国,面对北有燕赵,西有魏韩,南有楚越的围攻下,早已是自顾不暇了。当时就连远在三千里之外的秦国,也以讨伐的名义,派出了一只彪悍的骑兵,一路随其他五国的大军杀入齐国。
鼎盛一时的齐国面对6国的围攻,就此败得一泻千里。最后不得不各种割地赔款,总算是保住了齐国王室在齐国最后的一部份土地。
如此强盛的齐国,此一战之后就此萎靡不振。时至今日仍无法恢复当初元气,最终落入七雄中孱弱一国的悲惨境地。
而于此同时,由于宁缺毋滥的英勇善战,加上是他带领韩军最先攻进大梁城的,所以别的国家见抢城无望,只得最终放弃了大梁城,待在齐国境内搜刮够了油水后,也就纷纷撤兵了,无意争抢大梁城的归属,最终使得大梁城,划归了韩国版图。
而孱弱韩王虽大喜过望,但又视大梁城为烫手的山芋,虽从傀儡周建王手中,讨得一纸诏书,任命宁缺毋滥为大梁城新任城主,但他也仅仅是给了宁缺毋滥个县令的职务。
领将军衔的县令,这在七国里也算是独出仅有的了,不过大梁城至此在宁缺毋滥的带领下,才有了这15年的和平岁月,大梁百姓才能获得了修养生息的难得机会。
见宁缺毋滥低头思索,铁血无情静静的站在原地等候,多年的依赖,使他坚信,没有宁缺毋滥解决不了的难题,他现在只需按照宁缺毋滥的指示去办就行了,其他的已经不需要他来操心了。
宁缺毋滥沉思了好一会,这才慢慢地抬起头来,目光中已经恢复了以往的坚定和沉着,只见他平和的对铁血无情说到:
“老铁,你即刻回城,明天一早,在全城贴出告示,通告全城百姓,我大梁军剿匪成功,即刻班师回城,我明天回城后,会与全城百姓共同庆祝这次剿匪的成功。”
“届时我大梁城全城庆祝三天,千顾楼外广场布置庆祝场所,千顾楼停业三天。”
“城防布置依旧,只是明哨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不再用双岗了执勤了。”
“命令老田,慧聆司全员动员,密切监视七国所有王室和军队的动静”说到这里,宁缺毋滥停顿了下,想想没什么可在交代的了,
随即高声喊道:“田丹何在?”
守在外面的田丹听宁缺毋滥喊自己,连忙快步跑进营帐:高声应道:“田丹在。”
“据我军前营军报,我军已全部剿灭了黑风寨土匪,包括匪首武大疤瘌在内1468名土匪已全部落网。”
虽然这早已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但是听到这个好消息,田丹仍然是兴奋的一拍巴掌,高兴的叫道:“太棒了。”
宁缺毋滥点头同意,然后继续高声宣布道:
“本帅打算明日回城,与全城百姓一起庆祝这个胜利,命令我仪仗队,连夜启程,务必于明日午时,到达山口,接我回城。”
“是,我马上飞鸽传书,令金甲仪仗队即可整装,明日午时,在山口迎接大帅。”
田丹兴高采烈地回答道,然后又略带迟疑的问道:
“大帅,您看我,明天要不要也同您一起回程呀?”
宁缺毋滥赞同的点点头说到:“嗯,你同我一起回城。”
“是,”田丹啪地打了个立正,腰杆拔得笔直。脸上抑制不住的露出了骄傲的表情。
“铁捕头,你也即刻回城吧,把这个好消息带给全城的百姓,让百姓们也都高兴高兴。”
“是”,铁血无情也标准的打了个立正,行军礼应道。
“田丹,你送铁总捕头出去,然后去中军大营,请郝元帅过来下。”
宁缺毋滥给铁血无情回了个军礼,然后向田丹吩咐道。
“是,铁捕头,您随我来。”田丹高声应道,然后转身向铁血无情做了个请的手势。
铁血无情再次向宁缺毋滥行军礼后,转身随着田丹快步走出了宁缺毋滥的营帐。
出得帐来,田丹一边引路一边兴奋的和铁血无情调侃道:“行啊老铁,鼻子够尖的,我们这边今天刚刚收了黑风寨,你就闻到消息了,够精密的呀。”
铁血无情没心思跟他胡扯,只是敷衍的笑了笑,快步跟随田丹除了营门。
再次寒暄了几句,铁血无情就头也不回的飘进了漆黑的夜色中。
田丹不加多想,见铁血已无情渐渐走远,这才命令手下搬回了鹿寨,紧闭了营门,带着宁缺毋滥的命令去中军大营请郝紫郝元帅。
宁缺毋滥在自己营帐中,来回的踱了几圈,勉强压住了不安的心情,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书案后,慢慢的坐下,心情复杂地等待郝紫的到来。
冷眼注视着自己的黑耀夺魂剑,它正静静地矗立在营帐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那么的安静,那么的平和。
但是宁缺毋滥却隐隐的听到了它的低吼声,隐隐的看到了他的狰狞。
郝紫此时正在大帐中读着前方传来的战报,此此作战,攻坚部队进行的非常顺利,在几乎完全没有抵抗的情况下,各军按照前期的部署,顺利的攻进了山寨。
时至今日傍晚时分,黑风寨全部1468名土匪,已全部落网,期间只有武大疤瘌等几名匪首,在最后做了殊死的抵抗之外,其余土匪几乎都是见到大梁的军队,就乖乖的跪地投降了。
全部战斗土匪死伤205人,其中武大疤瘌自尽身亡。
而大梁军队只有25名伤员,其中还包括4名由于道路不熟悉,自己掉下山崖的倒霉士兵,可谓是兵不血刃,就占领的黑风寨。
本来就是,这股齐国匪兵,本来就战斗力不强,再加上多年来据啸山林,早就丧失了正规化的部队管理,久而久之士兵的作战能力也就随着土匪窝的散漫生活,而丧失殆尽了,再在突然出现的韩国军队的强力围堵下,不吓尿了才怪呢。
经过半天的核对,和相互指认,已经完全确认1468名土匪全部落网,无一遗漏,就连山上的信鸽,也在多名驯养员反复的交叉甄别下,确认了没有一只飞出黑风寨,因为多个驯养员都认定,鸽子丢了,就在韩军开始进攻山寨的时候,平日里活蹦乱跳的信鸽们,居然一只都不见了踪影,全丢了。
这就意味着此战的所有战略战术意图,都已全部圆满的完成了。
这对于他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统帅来讲,无疑是一个完美的开开端。
下一步,就是要在北进的路上尽快建立崭新的中军大营,由于黑风寨所在位置过于接近韩国,所以只能在北部山区重新选择一个,可以作为大梁军总指挥部的位置。
出兵之前已经选定的几个地点,明天他要亲自一一考察一下。
郝紫正在书案前仔细地阅读着军报,呼听外面军校来报:“启禀元帅,田丹大人求见。”
“嗯,快快有请。”
郝紫闻言,急忙起身,从书案后面转到前面,静静的等待田丹进帐。
门帘一挑,县蔚田丹大踏步地走了进来。
“参见元帅,”然后躬身施礼。
郝紫赶忙上前两步,双手托住了田丹的双臂,生生地免了他这一礼。
“免礼免礼,田大哥,深夜来此,可是城主有什么吩咐吗?”
郝紫虽然身为元帅,可是他深知这是宁缺毋滥在给自己机会历练,并非自己真的有什么本事可以号令大梁三军。
所以在正式的场合之外,他还是非常谦逊谨慎的,对待各军将领也并不会摆出元帅的架子来的。
特别是对这位宁缺毋滥身边的红人,大梁县蔚,兼铁甲军统领的田丹田大人。
见田丹深夜来访,料定必然是宁缺毋滥有要事要交代自己,派田丹来传自己过去的。
田丹久经官场,以他的资历,才智,武功,能做到现在的位置上,其左右逢源的官场技能恐怕才是他身上能排第一位的本事。
果不其然,田丹并未收回自己的手臂,依旧坚持着施完礼之后,躬身轻声道:
“启禀郝帅,宁城主有请。”
郝紫闻言,心中略感不安。
自从出兵以来,宁缺毋滥一直都是对他的用兵不予干涉的,所有的军事会议,运兵决策都是无条件的予以支持,从不干预。
而今夜突然叫自己过去,郝紫的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田大人,这么晚了,城主召见在下,不知道~呃~这个~?”
郝紫犹豫了一下,想从田丹的口中探取一些信息,好在心里做个准备。
谁想到老奸巨猾的田丹田大人口风严谨,并未透露半点信息,而是依旧恭恭敬敬地答道:“启禀元帅,城主只是吩咐请您过去议事,那具体的内容,属下真的是不敢妄加揣测。城主也没给在下吩咐。”
见从田丹这里讨不到任何的信息,精明的郝紫随即便不再继续打听,而是马上整理了军容,然后紧随着田丹来到了宁缺毋滥营帐前。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