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父磁子笑

换源:

  天空中洛幽宫徐徐飞过,这神宫飞得很慢很慢,慢到了如果不给神宫立一个明确的时间点的话几乎是看不出洛幽神宫在稳定推进。

华丽的神宫最外层看起来就是一颗纯粹的大火球,这也是宇宙中最合理的恒星光源系统,神宫是在宇宙诞生后方才建造,之前的光源系统靠的是燃烧神界本身,这样做当然是极大的浪费,而浪费就是犯罪,于是不知是此前哪位天帝脑洞大开,创造出了仿照宇宙位面恒星系统做为外壳的天宫。

天宫运行中无上的伟力劈开了黑暗与荆棘带来了光明和希望。整个神界的光源现在都靠洛幽宫点亮,庞大的神宫在处就是光明,过处即是黑暗,这是神界最大最显眼的光源,也不知道是哪个凡夫俗子传出了神带来光的话,大概是传转了吧,原意应该是神宫带来光才对嘛。

不过这神宫也不是一开始就叫洛幽宫的,以前昊天大帝在位时赐名“云霄星宫”,寓意神宫凌架云霄,操持万星间。昊天大帝是一个喜欢“意境”和“文化素养”的秒人,执政期间十分看重下属的文化与才华,更是以文化作为了祂那个时代的纲领,一朝到了极幽帝,极幽帝又给改成了以扫清混沌改革强三界为目标。

再往前几载,则是清净无为的太一帝,太一帝喜欢勘道,不喜杂物,于是就把自己登极前的位格赐予了神宫做名字,叫“东皇极宫”,至于更之前?大概是叫做金乌神宫来的吧,或是天盘宫?那谁知道呢。

当然说起这太一帝,就不得不提传说中他为了弥补他在位时那些缺损的天道部分,召集了十万神、仙,共同研究如何重建大道,这一研究就出事了啊,大帝用他的无上伟力融进了天道,结果数万万三界人士都看见了大道中间被横截去了一小截,本来嘛,大道有失一向只是传说,可东皇这一手是自爆了?

这下想捂盖子也捂不住喽,数万万看见的人一传播,好么,几乎整个神界短时间内都知道了大道有缺,还甚至一度引起了恐慌动乱。

这事儿太一帝明显是欠考虑昂,要知道神界之大仙神浩瀚,如此庞大的神界,从来是不缺什么野心家和别有用心之徒的。

在东皇极宫的大力压制下,这件事才逐渐消弭于无形,不过在哪之后太一大帝再也不敢大规模举办什么研讨会就是了…

那一年,掌管诸界平衡的监视者们无意间发现了上古被割裂时代的线索,缺失的时代明显是天道缺失所造成的,恰恰这件又不知怎么泄露了出去,于是大家都快忘记“大道有缺”事件的再度浮上台前。

在神界一直有个迷,太一帝是怎么继承的神界大权?神界从何而来?为何从太一帝开始就有了一套成熟的,繁杂的规则与秩序?又为何已知历史以“太一”为始,这时就有神界的学者和一些砖家,大胆假设了神界曾被割裂过,一个文明从来不是一撮而就说有就有的,更不用说像是神界这种高度复杂又担负着监视平衡与维护诸界次级文明重任的高级文明了,同时还有狂仙大言不惭的讲说截掉的那节大道,就是大家忽然之间集体缺失的记忆。

妄言者也开始大胆假设神界曾因为某些事故或者大变动改变了所有人的认知,大家一开始就有对神界深刻的印象,对自己的出身和对世界的认知也很合理,却无一人能回想起太一之前发生过什么。

天界安稳的局面又一次被打破,舆论渐渐变得不可控,那个时代简直是野心家和反动者的狂欢。

当监视诸界平衡的监视者将事实禀报给太一帝时,太一帝竟是在舆论已经彻底爆炸的情况下才知道发生了这么大的事。

太一帝十分看重此事,当年正好是太一三载又三十七年二月,所以此次事件被编号“三三七二案”正式载入神界界录中,太一帝根据上古的线索和以探知的秘闻,粗略总结出了三大假设:

一,神界的过去和现在(太一帝时期)确实有被主动割裂开的痕迹,太一帝认为这是因为三大大主神格^中的“时间”曾不为神所知的神格的消失过,时间神格莫名其妙的消失了一段时间后又被某种力量重塑过。

二,诸界崩塌应该是有一股神秘的力量或势力吞噬同化了那些消失的星域,要不然只是天道缺失的话无法解释为何诸天万界崩解的速度如此之快,后来这股力量被发现是从神界逃逸的混沌^,混沌之力有如此威胁盖因万物自混沌出,出则为万物,入则为虚无,所以混沌自然有着吞噬同化诸界和宇宙星域的本能,就算神造之物,也抵挡不住混沌贪婪的本能,混沌代表了世界终极的终结,胆小者甚至听闻混沌出现就已经吓破胆嘞。

三,大道崩解的速度和混沌对两个位面的破坏息息相关,这点是太一帝无意识间探索大道与混沌的线索发现的,经过比对这一点被无数仙神证实了,在神界诸人神的眼里,从未觉得大道的缺失和自己息息相关,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大道本就是整个神界的意志所在,有祂们这些人什么事?结果太一帝通过研究却告诉祂们一旦大道缺失就失去了对混沌的压制,失去压制的混沌就会本能的吞噬同化万物,万物的崩解同时会带来天道更快的消逝,好么,简直是死循环了都。

太一大帝还认为大道最初的缺失和时间神格的消失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合,只是这点却没有足够的证据可以证实。

大道代表了神界基本规则与万界的基石,有裂痕缺陷这么致命的问题太一大帝如何能视而不见?于是太一帝专心研究如何能补全天道缺失的部分,而对混沌的对策则是发现过境的踪迹即镇压,要将混沌势力消灭在萌芽中。

往后四载间,投身资深研究员的东皇太一努力破解上古历史,寻找补全大道之法,同时取自我的一部分,以培养一批有资格接任三界主宰的接班人,昊天就曾是太一指定继承了他的神位,成为了三界之主,过继出神位的太一大帝没有愧对祂主宰万界的责任,毅然决然选择了以身合道……结果没有任何结果……

由于昊天与太一是平稳交接禅让继位,所以当年的乱子可比现在的神界要小的多,这也导致了昊天大帝没有太大的危难与进取心,昊天在位期间支持文教事业却对天道的崩解和混沌的祸乱视而不见。

这样看来极幽天帝简直是位雄主,与其说极幽帝喜欢瞎折腾搞改革,不如说是昊天大帝更幸运有前辈铺好了前路扫平了障碍。毕竟如果能凑合一下将就用,谁会想着天天折腾自己公司员工\所掌诸天呢,这不是让极幽帝赶上了么,赶上了接手烂摊子不努力当个雄主都不行啊。

后土圣地所在的中州府仙岛,这座排名神界第十一的仙岛原名叫做中恒鉴仙岛,极幽帝推行改革后改称了很多仙界中枢的称呼,这样的举动一是统一前两位天帝期间混乱的神界各编制和称呼,二是表明自己锐意进取的意志,现名中州府的这座仙岛实际面积要是以地球文明比拟,能有超过地球表面积那么大,属实是不小,当然以中州中枢所管辖的诸多星系来讲,只能说堪堪够用,可惜大道的缺失和混沌的破坏,加上神界大乱,如今中州府所管辖的小世界已经所剩无多了。

中州府。

杨家。

杨府后宅真君殿。

真君殿宏伟夺目,整体流光溢彩,宝气十足,殿顶所普金光琉璃瓦,主体红砖青銮台阶,斗拱飞檐林立,瑞兽坐落各角,旁的偏房里间与之一比皆不足道也,此等大气磅礴阔气无比逼格十足的神殿,正是整个中州仙境都赫赫有名的战神居所,要知道整个神界才有九位主神,其中杨府的主人杨戬,正是太一昊天两朝元老正位主神,主战争与武力之职。

厅中三人,一神一仙相对而座,宝座上坐着的是剑眉星目头上带紫翎镂银束发冠,身披海涛流银甲,腰系狰兽带,看起来摄人无匹的战争之神杨戬,光看外表就生猛的不行“英武不凡”这四字简直是为祂量身定制。

杨戬斜坐在神座上,神态潇洒闭目后仰靠在那里,双手依着呲牙咧嘴的豹子头扶手,双腿自然伸展着登在大殿的地板上。

祂的左脚褚地露出了裙版下方的流云青玉护腿,其下则是穿着一双黑皂靴,抬腿间杨戬的右腿攀上了左脚,略显优雅的微微摇晃了起来,这形象,要不然就说那些浮夸拉风的形象何来呢?都是大佬们无意中展现出的风采昂,世人觉得大佬所为有深意有内涵,逼格自然就被捧出来了罢。

杨戬对面跪坐在殿门处的小子,显得毕恭毕敬小心翼翼,这人正是杨戬所收的义子,杨启帆。

那间脚都有些坐麻的杨启帆轻声发问到:“父亲,天帝要选召我当那巡界御史,我不明白,两届已经封闭了一载有余,这次重启界门通道,按理说机会难得,为何新帝要我去?”

作为一个在昊天大帝失踪后出生的生灵,杨启帆正好赶上了神界混乱各自为战,那时候的生灵想要活下去是如此的不易,杨启帆作为其中一个,那是绝顶的幸运了,正好赶上了杨戬收留,成了一名光荣的神二代。

杨启帆觉得自己的人生由两部分组成,二十岁之前浑浑噩噩,生活在当年水深火热饱受混沌荼毒的左卫境,二十岁之后被三界第一战神的义父杨戬所看重,被义父悉心调教几乎近百年都未曾出过杨府,每天除了安心修炼就是学习一些神界的知识。

以他这样在封闭的环境下铸就的见识和依旧天真的性子杨启帆觉得这等好事不应该轮到自己才是,然而这种好事莫名其妙的就是轮到了他这个无名小卒身上。

杨启帆不是没想过自己家的背景,可自己明明背靠中州的杨家,还作为上界天神的养子,按理说不被清算就已经算他杨家运气好极幽帝格外开恩了。

其实杨启帆是封闭的太久了,他不知道的是杨真君与昊天大帝虽有些亲戚关系,确是第一批支持扶位极幽天帝的从龙之臣,极幽天帝掌权后杨戬又属于最识相的那一批,没有给新帝添任何麻烦不说还主动的要求了隐退。

极幽天帝一看这杨家果是忠心耿耿且知道进退,才动了扶持杨家下一代的心思。

“嗯,此事虽有你有关,却也与你无关,神宫用你,不过想表达不会对我等老臣过河拆桥弃之敝履的态度罢了。”

神座上的杨戬嘴角一撇,睁开了眼睛细看跪坐在下首的锦袍少年,最近几年这孩子一直在闭关,杨戬都好久没看见自己的宝贝儿子什么模样了。

面白如皓玉的美少年杨启帆同样以恭敬谦量目光大大方方看向了自己的义父。

杨真君心里满意点头,他很是喜欢这孩子,年幼时就能在混沌肆虐的左卫境中侥幸成活,修炼时更是认真不蹉,学习上这孩子差点但也算用心了,至于处事嘛,也罢,没见过世面的孩子能有多成,这次下界正好让他历练一番。

杨戬如是想着,觉得自己想法可行,就右手虚抬,在两人上空用神力构成的棋盘多绰出了一颗白子。

白子落处正好堵住了黑子的大龙,看的杨启帆是不明觉厉啊,曾经杨启帆很是不明白义父为何如此爱装北…划掉,为何义父总爱独自拈棋,后来梅姨告诉他那是因为真君这样的练棋也是锻炼神性的法门,于是杨启帆信了,不信不行昂,他刚从半仙升到地仙,距离成神还差十万八千里呢,他哪知道那些大神是如何修炼的,就全当义父真以此法在修炼把。

“那父亲觉得此次下界孩儿该如何?”于是杨启帆问道:“孩儿的意思是孩儿该如何才能让天帝信任孩儿呢?”

杨戬并没有第一时间回复儿子的问题,而是又用神念持黑子落下一弈,顿时棋盘中黑白两棋大势均衡,也难分彼此。

觉得自己棋艺又有突破的杨真君愉悦的伸手揉揉神座边蹲着的懒狗,那懒狗头上毛都被揉乱了还眯缝着眼睛不愿动弹…真是,懒到没边了。

看的一边侍立的梅姨眼皮一跳,心说真君大人又开始了啊,又开始装起来了。

跪坐下方的杨启帆见爸爸不说话,心里也在肺腑爸爸的装北技巧越来越熟练了真是,呜呜,其实比起修炼和枯燥的学习神界知识,我更想学爸爸的人前显圣昂。

殿中三人各有自己的心里活动,都在努力的饰演好带孝子,大忠仆,好爸爸的各自角色。

良久,杨戬才回复已经跪麻的儿子道:“你且放心去,为父已经为你准备好了一切,只要你能顺利圆满的完成天帝的三个交代,那你此行回来定会得受重用。”

“弱只是忠心,神界亿万万生灵该有多少?新帝要的更多是能力,和更少的掣肘,我儿明白了吗?”

杨启帆用力点点头,表示自己受教,回复他爹到:“如此说来父亲的意思是儿子的前途要看新帝交代的任务完成成度啊。”

“孺子可教。”

“那父亲,巡视下界算一件否?”

“嗯,巡视下界算一件,交流两界制度和各自优点算第二件,至于第三件么?第三件尤为重要,新帝所讲要不拘一格降人才,所以我儿如在下界遇见可堪雕琢之人一定要举荐上我神界来。”杨戬收起眼中的玩味,认真的对着杨启帆道。

“是,孩儿记下了。”

杨启帆俯身拜倒,一个叩首下来额头都红了一片呢。

(混沌^,万物始万物生,作为一切的开始,混沌的力量即使是神界也难以操控,混沌太过危险,也只有天道可以制衡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