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绣庄暗局

换源:

  秋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青瓦,苏婉指尖翻飞,银针在绸缎上游走,一朵栩栩如生的并蒂莲正逐渐成型。绣庄内烛火摇曳,将她的身影拉得老长。突然,一阵细微的脚步声从后门传来。

“吱呀——”木门轻响,林昭浑身湿透地闪了进来,发梢滴落的水珠在青砖上晕开深色痕迹。他警惕地打量着四周,方才摆脱那群黑衣人追杀的紧张感还未消散。

“坐。”苏婉头也不抬,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茶在炉子上,自己倒。”

林昭一怔,这才注意到屋内弥漫着淡淡的茶香。他抹去脸上的雨水,缓步上前,目光落在绣架上那幅尚未完成的绣品上。金线勾勒的莲花纹路,竟与他在族谱残页上见过的某种暗纹极为相似。

“你怎么知道我会来?”林昭端起茶杯,热气氤氲中,他的眼神锐利如鹰。

苏婉终于放下银针,抬起头来。烛光映得她眉眼如画,却又透着几分冷冽:“天机盟的情报网,遍布天下。从你在祖宅发现族谱残页那一刻起,你的一举一动,便在我们的监视之中。”

“天机盟?”林昭猛地站起,茶杯中的茶水泼洒而出,“江湖传闻中,那个能操控天下局势的神秘组织?”

苏婉轻笑一声,从袖中取出一枚刻着云纹的令牌:“正是。我们的任务,便是维护江湖平衡,防止有人掀起大乱。而你手中的族谱残页,牵扯到能号令江湖的‘金陵印’,这也是我们寻找多年的关键线索。”

林昭握紧了腰间的短刀,后退半步:“你们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

“合作。”苏婉起身,走到窗边,望着雨幕中的街道,“金陵印下落不明,但根据我们的情报,它与当年宫廷秘宝之事息息相关。你想解开家族灭门之谜,我们想找到金陵印维护江湖,目标一致。”

林昭沉默良久,想起那些追杀他的黑衣人,想起父母临终前的嘱托,心中泛起阵阵苦涩。他缓缓说道:“我凭什么相信你?”

“就凭这个。”苏婉展开一幅泛黄的地图,上面密密麻麻标记着各处地点,“这是天机盟多年来收集的线索,其中有几处,与你族谱残页上的信息不谋而合。而且,”她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寒芒,“追杀你的人,背后似乎有‘血煞堂’的影子。这个江湖第一邪派,你觉得凭你一人,能抗衡多久?”

林昭握着茶杯的指节骤然发白,杯壁沁出的水珠顺着纹路滑入掌心,凉意直透骨髓。他耳畔忽然响起三年前城郊乱葬岗的惨状——那日他去捡拾柴火,却撞见血煞堂的人正在处理“货物”,被铁链锁住的少女脖颈间烙着暗红印记,尚未断气的躯体被裹进草席,像扔死狗般抛进深坑。为首的疤面人发现他后狞笑:“小崽子,记住这张脸,等你长大,血煞堂的买卖也有你一份。”

此刻苏婉提到的“血煞堂”三个字,让那段记忆如毒蛇般缠住心脏。江湖传言里,这个组织以活人炼蛊、拿婴孩试毒,连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的“金刚不坏体”,都曾被他们活生生从高僧身上剥离。上个月漕帮满门被灭,现场只留下染血的黑幡,幡上猩红鬼爪印与林昭昨夜在黑衣人袖口瞥见的暗纹一模一样。

“他们已经追到城西当铺了。”苏婉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指尖划过地图上密密麻麻的红点,“这是近十日血煞堂分舵异动的记录,每个标记都对应着一起离奇失踪案。”烛光在她眼底跳跃,映得那些红点宛如渗血的伤口,“知道金陵印秘密的前朝遗孤,如今只剩林家一脉。”

林昭喉结滚动,后颈突然泛起细密的冷汗。他想起父亲临终前死死攥着的半块玉佩,玉上刻着的莲花与族谱暗纹如出一辙;想起母亲被黑衣人刺穿胸口时,仍在奋力将他推进枯井的决绝。那些追杀他的弯刀寒光,此刻与记忆里乱葬岗的血色重叠,在眼前交织成令人窒息的罗网。

“他们不会放过我的。”林昭低声呢喃,指甲深深掐进掌心。茶水早已凉透,倒映着摇曳的烛火,恍若无数只窥探的眼睛。窗外秋雨骤急,打在窗棂上的声音突然变得刺耳,他下意识望向绣庄紧闭的木门,仿佛随时会有带着腥风的弯刀破门面来。

苏婉将一杯温热的姜茶推到他面前,青瓷杯壁上的云纹与天机盟令牌如出一辙:“血煞堂的‘幽冥搜魂阵’已经布下,整个京城都在他们监视中。但...”她顿了顿,从绣架夹层取出半截青铜残片,上面蟠螭纹与林昭族谱上的图腾竟能完美契合,“天机盟蛰伏二十年的线人,在乾清宫旧址发现了这个。”

“我需要时间考虑。”林昭深吸一口气道。

苏婉点点头:“三日后,子时,还是这里。希望你能做出正确的选择。”说着,她从绣架上扯下一块绣布,递给林昭,“拿着这个,若是遇到危险,凭此可联系天机盟的人。”

林昭接过绣布,上面是一朵未绣完的莲花,针脚间隐约透出金线勾勒的暗纹。他将绣布收好,转身踏入雨中。

雨幕中,林昭的身影渐行渐远。而苏婉望着他离去的方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她重新坐回绣架前,银针再次穿梭,这次绣的,却是一枚古朴的印章——金陵印。

暗处,几道黑影闪过。其中一人低声道:“盟主,真要与这小子合作?他毕竟是外人。”

苏婉冷笑:“他手中的族谱残页,是解开金陵印之谜的关键。而且,血煞堂已经出手,我们需要他的血脉之力。记住,在得到金陵印之前,他不能死。”

秋雨裹挟着寒意,将青石街道冲刷得发亮。林昭的身影在雨幕中渐行渐远,拐过三条街巷后,终于消失在斑驳的院墙转角。苏婉立在绣庄二楼的窗前,望着他离去的方向,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窗棂上褪色的朱漆。

“盟主,真要与这小子合作?他毕竟是外人。”一道黑影从房梁跃下,单膝跪地,面罩下的声音低沉而警惕。

苏婉转身,目光扫过屋内散落的线团与未完成的绣品,烛火将她的侧影投在墙上,宛如一幅水墨剪影:“血煞堂的探子已经在城南茶馆蹲守了三日,他们比我们更清楚族谱残页的价值。林昭手中的线索,是打开金陵印之谜的钥匙。”她顿了顿,从袖中取出半卷泛黄的密信,“暗卫传来消息,血煞堂堂主厉无常已亲自带队入京,若我们不抢先一步......”

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瓦片轻响。苏婉眼神骤冷,手中银针闪电般射向暗处。“叮”的一声,银针与暗器相撞,火星四溅。三道黑影破窗而入,手中弯刀泛着幽蓝的光,显然淬了剧毒。

“苏盟主,交出金陵印线索!”为首的黑衣人狞笑,刀锋直指苏婉咽喉。

苏婉身姿如蝶,旋身避开攻击,绣架上的绸缎被剑气割裂,化作漫天飞雪。她手腕一抖,暗藏在袖口的软剑出鞘,剑光如练,与黑衣人战作一团。血腥味在狭小的绣庄内弥漫,打翻的烛台引燃了散落的绸缎,火势迅速蔓延。

与此同时,在距离绣庄三条街的城隍庙内,林昭蜷缩在供桌下,怀中紧抱着苏婉给的绣布。方才回家途中,他又遭遇了一波追杀,若不是凭借对街巷的熟悉勉强逃脱,此刻早已横尸街头。绣布上的金线在黑暗中泛着微光,他忽然发现,莲花纹的脉络竟与族谱残页上某处破损的图案契合。

“看来,这金陵印的秘密,远比我想象的复杂。”林昭喃喃自语,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绣布边缘。突然,他摸到一个凸起的暗袋,从中取出一张薄如蝉翼的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一行小字:“明夜子时,城西废窑,见信物。”

而此时的绣庄,火势已冲天而起。苏婉击退最后一名黑衣人,衣衫染血,发丝凌乱。她望着燃烧的绣庄,眼中闪过一丝痛惜,随即转身从密道离去。暗处,一双猩红的眼睛注视着她的背影——血煞堂的暗桩将这一幕传回了据点。

“苏婉果然与林家后人有勾结。”厉无常把玩着手中的骷髅头戒指,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笑,“传令下去,不惜一切代价,在他们找到金陵印之前,斩草除根。”

夜雨依旧,火光照亮了半边天。江湖各方势力如同蛰伏的毒蛇,在黑暗中蠢蠢欲动。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