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的辞职信像一颗石子,在张雅琪和丁宇轩的心湖中激起阵阵涟漪。这封没有解释、没有告别,只有一句冰冷“道不同不相为谋”的辞职信,更像是一封无声的挑战书。
“难道他真的是被竞争对手收买了?”张雅琪秀眉紧蹙,担忧地问道。
丁宇轩轻轻握住她的手,沉稳地说:“不管是谁在背后操纵,我们都要做好万全的准备。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话音刚落,助理敲门而入,打破了办公室里凝重的气氛。
“张总,丁总,公司收到了来自多家技术服务公司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您们看……”助理将厚厚一沓文件放在桌上,每一份文件都代表着不同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
数字化转型是公司未来发展的重中之重,张雅琪和丁宇轩不敢有丝毫懈怠,立刻投入到方案研究中。
方案琳琅满目,各有千秋。A公司主推云计算平台,强调数据整合和资源共享;B公司则侧重于人工智能应用,承诺打造智能化生产线;C公司则另辟蹊径,主打工业互联网平台,构建产业链协同生态……
“每个方案看起来都很有吸引力,但又各有优缺点。”张雅琪翻阅着文件,眉头紧锁。
丁宇轩冷静地分析道:“选择最适合我们公司现状和未来发展战略的方案才是关键。数字化转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我们需要谨慎决策。”
为了确保方案评估的客观公正,公司成立了专门的评估小组,由经验丰富的赵女士担任负责人。赵女士做事严谨细致,但同时也过于追求完美,对每个方案都提出了大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导致评估过程异常漫长。
“赵女士,A公司的方案我已经按照您的要求修改了三版,您看还有什么需要调整的地方吗?”A公司项目经理语气中透着一丝无奈。
赵女士扶了扶眼镜,指着方案中的一处细节说:“我觉得这个数据接口的设计还可以再优化一下,效率可能会提高......”
类似的场景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不断上演。方案评估小组的会议室里,永远充斥着各种技术术语和无休止的讨论,方案评审迟迟没有进展。
“这样下去不行啊,再拖下去,项目就黄了。”张雅琪忧心忡忡地说。
丁宇轩看着一份份被反复修改的方案,陷入了沉思。赵女士的认真负责他看在眼里,但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和拖延的进度,让他不禁开始怀疑,这背后是否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第248章技术方案选择困境
丁宇轩敏锐地察觉到事情有些蹊跷。赵女士虽然做事严谨,但也不至于对每个方案都如此吹毛求疵。他不动声色地观察着赵女士的一举一动,试图从她细微的表情变化中找到答案。一次会议结束后,丁宇轩特意留下来,假意询问方案细节,实则观察赵女士的反应。
“赵女士,我对C公司的方案很感兴趣,您觉得他们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真的能解决我们产业链协同的问题吗?”丁宇轩看似随意地问道。
赵女士推了推眼镜,眼神闪烁了一下,含糊地说:“这个,C公司的方案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丁宇轩注意到,赵女士在提到C公司方案时,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这更加深了他的怀疑。C公司是业内新秀,方案在创新性和成本控制方面都很有竞争力,按理说赵女士应该重点关注才对,为何她却表现得如此冷淡?
“难道是有人故意在压制C公司的方案?”丁宇轩心中暗想。
为了尽快打破僵局,张雅琪决定亲自参与方案评估。她邀请了国内知名数字化专家陈博士加入评估小组,希望借助陈博士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帮助公司找到最合适的方案。
“陈博士,您是这个领域的专家,对这些方案有什么看法?”张雅琪虚心地向陈博士请教。
陈博士仔细审阅了每一份方案,并与各家技术服务公司进行了深入沟通,最终给出了自己的意见:“A公司的方案成熟稳定,但缺乏创新性;B公司的人工智能技术领先,但成本较高;C公司的方案最具潜力,但技术风险也相对较大……”
在陈博士的指导下,张雅琪和丁宇轩对每个方案进行了更加细致的分析,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和未来发展战略,逐步缩小了选择范围。然而,就在他们即将做出最终决定的时候,张雅琪突然发现了一个潜在的技术漏洞,可能会影响整个数字化转型的效果……张雅琪眉头紧锁,指着方案中关于数据安全的部分,语气严肃:“这份方案虽然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方面做了详细的说明,但对于潜在的数据泄露风险却没有充分的预案。一旦发生数据泄露,对公司声誉和客户信任都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丁宇轩神色凝重地点点头,他深知数据安全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数据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他看向陈博士,问道:“陈博士,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有没有什么解决方案可以弥补这个漏洞?”
陈博士沉吟片刻,说:“数据安全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任何方案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安全。我建议,在选择方案之前,最好邀请专业的第三方安全机构进行独立评估,全面排查潜在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张雅琪和丁宇轩对陈博士的建议表示赞同,但他们也知道,邀请外部专家进行评估势必会增加项目成本和时间,而且可能会引发内部的争议。果不其然,当他们把这个决定告诉公司管理层时,立刻遭到了部分人的反对。
“我们已经请了这么多专家参与评估,为什么还要再花冤枉钱请外部机构?”一位部门经理质疑道,“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吗?”
“是啊,而且外部机构对我们的业务情况也不了解,他们的评估结果未必就准确。”另一位经理附和道。
面对质疑,张雅琪冷静地解释道:“我知道大家都很关心项目进度和成本,但数据安全是数字化转型的生命线,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邀请外部专家进行独立评估,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识别潜在风险,并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安全策略,从长远来看,这对公司发展是有利的。”
尽管张雅琪已经尽力解释,但反对的声音依然存在。就在专家评估即将开始之际,张雅琪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信中只有短短几句话:“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要轻易做出选择,否则后果自负。”
张雅琪的心猛地一沉,这封信是谁寄来的?他们想干什么?难道这背后还隐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这封信像一根刺,深深地扎进了张雅琪的心中,让她感到不安和焦虑。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