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回家影响

换源:

  赌城一天半,港岛两天。吴勇这几天算是全身心的放松,特别是美惠子到来以后,吴勇的所有行程都安排的非常合理,就连最后的礼品准备都不用他操心。

几天后吴勇总算回家了,踩着脚下的泥土闻着路边清新的芳草气息,他感觉金窝银窝,都不如自家的草窝。

吴勇先去了芦苇荡,把一些偷拍的交卷放到那,然后又把芦苇荡的鸭子和鸡过了一遍才到了毛纺厂供销社隔壁的邮局。至于纳粹资料暂时还没办法交出去,他怕过两年给销毁了。

“阿姨,我打电话。”

吴勇好几个月不来,可依旧是熟面孔。打声招呼就不用那些反锁的手续。

“打哪里?”

“京都军区,这是号码。”

“军区?”

“嗯,找人,你说吴勇回来了就行。”

“喂,接军区……”

都是人工转接,而且这时候电话线路少,很多时候都需要等待,吴勇等了半小时就没耐心了。

“阿姨,一会通了你就说吴勇回来了,有些东西放老地方,让他们派人拿走。”

“行,阿姨知道了。你赶紧回家吧,不告诉你大姐一声吗?”

“我这就去隔壁找她。”

吴勇背着背包出门转弯就进了供销社,一进门就被吴敏看到了。

“小弟,你啥时回来的?”

“大姐,我刚回来。这就来你这了。”

“来,先进来。吃饭了吗,大姐给你找吃的。”

吴敏打开通道就把吴勇拉到柜台里面,然后从底下拿出自己的挎包就开始翻找吃的,还把自己的水杯递给吴勇。

“大姐,我吃过饭了。妈在家不?”

拿着水杯,享受着久违的亲情。

京郊军区秘密基地。

刘秘书刚把文件送到档案室,就接收到一个红色文件夹,打开只开了一眼就立刻合上,然后急步去了局长办公室。

“局长,吴勇回来了!”

进入办公室以后,确定没其他人,刘秘书忍着兴奋汇报了这个消息。

“那小子真回来了!”

听到准确消息,局长也松了一口气。知道安全和彻底回来可不一样。在他看来再厉害也只是孩子,要是真出什么事可就是国家的巨大损失。

“是的,局长,他从毛纺厂邮局打的电话。”

刘秘书再次确认回答。

“这小子好是好,就是太野了。”

放心了,说话也轻松了。

局长这时候丝毫不记得当初还是他下达不许短时间回国的命令。

“这个,局长,他说有东西,放老地方了。”

刘秘书再次汇报。

“东西,你亲自去一趟那里。让警卫排保护。不,让所有人员秘密跟随保护,你一个人骑车过去,穿防弹衣带防护挎包。”

听到这个,局长重视起来。那小子可不会拿小事打电话。既然往这里打电话一定有重要东西。

“局长,不,不至于吧。”

刘秘书知道一些情况,可具体资料他并不清楚。只知道吴勇是个孩子,还是一个很厉害的孩子。

“你是不知道那小子的能耐,能让他专门打电话送的一定不是普通东西。小心点好。”

局长心有余悸的说。然后拿起桌上很少用的红色电话开始下达一系列命令。

“是,局长,我保证安全的把东西带回来。”

刘秘书保证,他不是作战人员,可也有训练。

“嗯,去吧。不用紧张,这个事别人不知道,敌人更加不可能知道。”

很快,整个京城的安全系统开始启动,除了极少数的几个人以外,所有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包括执行命令的武装部队。隐藏在京城的敌特此时更是担心哪里又暴露了,会不会连累到自己,纷纷启用撤离计划,只要发现危险就会立即跑路。

而就在这时候,有一个邮递员骑着自行车从郊区进城,然后穿过一部分管制街道一路南行到了芦苇荡。

“胶卷!这么多!”

看着自行车后面带来的箱子,还有桌上堆放的交卷和厚厚的档案袋,刘秘书只能把标记绝密的档案袋都放车后的防护箱里。在他看来能标记绝密的文件袋应该最重要,而那些交卷,不是他不重视,而是真没地方放,最后只能在房间里就地取材把交卷重新打包,最后装进一个麻袋里,废了不少功夫才放到车后固定好,和来时的紧张小心不同,回去得时候刘秘书更多的还是埋怨自己的力气怎么这么小,这自行车的速度还是太慢了。

路上刘秘书汗流浃背,努力骑车。基地里的人员紧张的盯着桌上的电话,任何一部电话响起,都会第一时间接听。

“到哪里了?”

局长看着时间,按照计划应该已经回来才对。

“局长,根据下面汇报的信息,我们做了分析。刘秘书骑车带了很重的东西。”

“立刻派警卫排出去,开车把东西和人接回来。”

“局长,保密?”

“不怕,东西回来比啥都重要。”

他现在有些埋怨吴勇没说清楚了。不过他也只能暗暗埋怨。吴勇的任务早就完成,上百万吨的粮食不知道救了多少人,给国家省了多少外汇。

十分钟后,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刘秘书连同自行车被人抬到了会议室。

“局长,任务,任务完成。我一定努力训练,下一次一定,一定能更快……。”

刘秘书已经好些了。可一路急行,还真把他累够呛。

“行了,这些都是?”

局长看着保存完好的箱子还有那个大大的麻袋。麻袋看着很普通,可从封口不难看出做了很严密的措施。

“文件都在箱子里,看样子是弯弯那里的,还有这些,都是胶卷。”

刘秘书回答。

“胶卷!”

随着惊呼声。

“赶紧冲洗。我要第一时间看到照片。”

“是。”

基地自然不缺照片的暗室,可这么多还真没见过。最主要的是这些胶卷还都不一样,有普通的胶卷,也有间谍专用的相机胶卷,刘秘书整理的时候就看到好几个外国最新的间谍相机。他并没有打开查看,根据他所知的信息这类相机胶卷不能随便取出,只能在重洗照片的时候才能拿出来。

“局长,这些是潜伏的敌特名单。”

等待照片的时候,保密箱已经打开。

随着文件袋的开启,里面的纸质文件也都露了出来。

“局长,这是小鬼子隐藏的弹药库资料。”

“我这里也是,不过应该是小鬼子的细菌武器库。”

“这里还有。是小鬼子遗漏的特务信息。”

……

弯弯间谍名单一份,弯弯隐蔽电台密码一份,小鬼子秘密武器库资料和细菌武器库具体位置。这些资料都不用出这个房间就能确认其真实性。间谍已经抓获不少,名单上剩余的就是他们遗漏的。秘密武器库更是发现了好些,对比资料很容易就能确认。最让大家后怕的是那些隐藏的细菌弹武器库,之前几乎没有发现。这还是他们第一次看到这么详细的资料。

“报告,局长,照片已经出来了。”

“快拿进来。”

“是,局长。”

很快,好几个身穿防护服,带着口罩头套的军人进入会议室,然后从身后的工作人员托盘上拿起一张张照片。

“这些?这是实验室。”

“嗯,不像,我看是飞机生产车间。”

……

“报告局长,照片有一些杂乱,需要时间整理才行。”

“都是什么照片?”

“报告局长,几乎都是和军事有关的照片。有各种武器研发图纸,还有武器的生产过程。我们还发现了一些拍摄的文字性照片,已经开始放大冲洗。”

“武器!”

“是的,局长,都是西方最新的武资料。”

“嘶!”

听到这个答案,整个会议室的人都吓了一跳。

读书三件事:阅读,收藏,加打赏!